今天是《夜半一點鍾》開播第一天。
剛才在來電台的路上,天空滴滴答答地下著雨,這個夏夜居然顯得分外的潮濕和陰冷,黑洞洞的街道上隱約遊蕩著元寶蠟燭的氣味,似有似無。
等紅綠燈時手機響,我瞥了一眼,是香港流行音樂圈一個二線歌手打來的。我想起來,這是我以前偵探公司的一個客戶,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沒想到今天他會打電話過來。
我沒有接電話,等到了台裏才給他回過去,他很焦躁,說:
“我需要你的幫助,價錢好談。”
他不知道我已經不做偵探了。
“對不起,我”
“我現在不敢說太久話,我還得盡量壓低聲音,有人在監視我,你不要打斷,聽我說。”
“我養過小鬼,你是知道的,後來我嫂子不小心把貢爐打翻,師傅說小鬼和我緣已盡,我就沒再供奉下去。這個月,我感覺有人老在窺視我。那個人無所不在,能躲在最隱蔽的地方,走哪兒跟哪兒,說話說久了,他就會在耳邊笑。我甚至感到那不是個人,就是一雙眼睛,一雙監視我的眼睛。”
“現在天天做噩夢,找師傅也沒用,我懷疑那個小鬼陰魂不散,大姐頭不就是被養的小鬼纏上死掉的嗎?你要幫我,抓住跟蹤監視我的小鬼,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快崩潰了,怕是活不過鬼節,這不是人過的日子”
我隻好告訴他我無能為力,畢竟我已離開偵探這個行當,而且,跟蹤“小鬼”非我所長,隻好請他另請高明。
掛了電話,這才想起來,現在正是農曆七月份——鬼節!
據說每年農曆六月最後一天,地藏王就會把地府裏的惡靈都放到人間,這些靈界的朋友們在整個七月份裏,會毫不客氣地把陽間當成自己的地盤,該吃吃該喝喝,該報恩的報恩,當然了,該報仇的,也一個都不會放過。
於是,民間就有了“饗食”的說法,活著的人當街燒元寶蠟燭給過路的“朋友”,結冥福種良因,以終得善果,謂之“業力”。
這個“業力”,就是華夏文明乃至亞洲文明的宗教信仰中最為本源的思想基礎。
萬般皆空,唯因果不空。
這是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千古以來對大自然的敬畏是建立在“因果循環”基礎上的,這與西方文化中的“末日審判”殊途同歸,人們堅信舉頭三尺處有一雙神秘不可測的眼睛在注視著芸芸眾生,這股絕對權威統攝萬物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在以業力為標準執行裁決,維護著大自然的法則。
業力,即報應!
真的有報應嗎?
佛說神,即非神,是名神。
好了,我們一起接通導播轉進來的電話。
今晚打進熱線電話的聽眾是位年輕的小夥子,他要和我們分享的是他的同學,一個叫小秋的應屆畢業生,講述有關他不可思議的經曆,我們一起來聽聽!
小秋終於鬆了一口氣。
畢業、四處求職、應聘、麵試、上崗,這一路下來,半年過去了。
眼下工作實在難找,這家公司專門生產醬料,規模小,又處在郊區,但有個好處,就是可以提供住宿。房價節節升高,房租跟著越來越貴,大學生們個個恨不得自己像蝸牛一樣背上個殼,走哪兒住哪兒還不用給房租更不會有人查暫住證。所以,當初小秋一聽到這公司給房子住,二話不說,管他幾流的公司,提著行李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