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城,百業盛行,這皆因海丞大人愛好各式新奇玩物,曾有因一雕甲師怒斬親傳弟子的先例,城內無人敢在此爭鬥,而海丞大人也時不時出來逛市,城牆僅三丈,加門下弟子三千,附近一片海中無不以海丞大人為首。
別處不說,卡彌的周圍就有一個鵰語師,其自稱通曉二階以下飛行靈禽的語言,此時他在一大堆禽籠中與自己的幾隻大鳥對罵,甚是有趣,業餘還兼治靈禽的病,傳聞他的靈禽皆是他親自當說客說進籠裏,而似乎自願做寵物或依附於人的還不少的樣子﹔
下一家是陣盤師,采雷水金石火五元土製兵偶,與一些散仙用精金造的傀儡兵將相似,但是小得多,威力也小,隻是加強了幻光陣法,煞是好看,分[海,空,山,城]四種地形,可以同時供十幾名玩家控製互相對攻,但是一套五元土偶叫價頗高,幸好土偶可以通過一句易學的術法複原,如同散仙的傀儡兵將一樣除非打得粉碎否則都能複原,城裏甚至定期有陣盤對陣﹔
陣盤師對麵是一個推銷新蠱的蠱人,往人心脈中種入一種蠱,平時吸食少量心血,一旦中毒這種嗜毒如命的蠱蟲就會把毒吸掉,然後用種蠱人之法令蠱蟲產下小蟲然後離開體內,小蟲可以長大留作下次吸毒,吸了品階高的劇毒的蠱蟲還可以在種蠱人處換晶玉﹔雖然好像對於厲害的修士沒多大用處,也許隻有一些采藥的人有用,盡管這種蠱是免費的,但是去種的人並沒有多少﹔
卡彌的朋友說他的海蟲肯定沒有什麼人買,這種在海邊比較多見的海蟲是一般海民的食物,等了很久也沒有什麼人過來,可能是東海城的修士一般不吃這些,賣了很久才得了3片晶玉,卡彌背著海蟲簍子回去村裏,想著下次從石頭裏弄出些石蟹來賣,出來時看城門的大哥拍了一下卡彌的頭,笑這個賣海蟲的小鬼.
卡彌的村子是七百年前沒落仙朝的衉族,在傳說中曾經四千年前就是這個天地的大族,從阿爹口傳下來的故事中貌似具有比現在更強大的仙術,再往上還有幾場大戰,但是自從被西方的阿土碼人攻擊之後就土崩瓦解,原因無非是當時的仙帝昏庸之類的,那之後衉族就死了很多人,能稱靈官的也寥寥無幾.傳說有遺民逃到了東海城以南的太海的一個大島,但是太海往深六千裏有八階的黑蛟龍,就是海丞大人也不敢到太海往深三千裏的地方.
卡彌說著衉言抱怨著,當然東海城的話卡彌也是會說的,這種幾千年的古語已經喪失了很多詞語,僅剩下一些生活用得上的話,而衉族的文字與譜係也大部分失傳,算是地位比較低下,一些背井離鄉的衉族人已經到東海城學東海城的弓器,也有一個投入了海丞大人門下,但是那裏的修法是不準傳出來的.
海丞大人是劍修,一些其他刀兵也略有涉獵,但是如果要學藥師與煉器就要到更遠的大城學,至於最凶險的魔修可能要帝都才有學了.
卡彌也想不通那些玄妙的修法與法器是怎麼一回事,其實這次也是要帶一件東西給一個表親,否則像東海城這樣的大城一般是不來的,光是那個能飛的樆木舟來一次已經要二百五十片晶玉還不是經常有到卡彌的村落,大概一兩個月左右才來衉族的幾個海邊村落繞一轉,此時回去當然不能坐樆木舟了,不過回去一路上也沒什麼危險.就是路程遠些而已,加上有簍裏的海蟲和山上的果子,也不用擔心什麼.
離開了東海城卡彌走在山路上遇到了山雨,於是卡彌跑到了溶洞避雨,頸上的鐵圓佩一跳一跳地顫抖著,這個鐵圓佩是祖上留下來的,一直以來卡彌這一家都很念舊,這個圓佩也不知道有什麼用,但是留了下來,同樣的破鐵堆滿了家裏的一間房子,都是祖廟裏沒人要的東西,可是那個祖廟已經年久失修,卡彌阿爹的阿爹的不知第幾個阿爹把一些東西保存了起來,這個鐵圓佩是卡彌圖著好玩才自己係在頸上的.
村裏的文書也不懂這些古董有什麼用,但他已經是村裏最博識的人了,也許隔壁村在東海城裏做草藥學徒的年輕人比村裏的文書見識多,但是那也是外麵學到的,確實祖上傳下來的已經不多了,文書平時給孩子教一些現在僅存的文字和話語,其中卡彌是學得最快的,隻是卡彌不知道自己與其他小孩不同的是他認得這些文字,好像與生俱來的能力一般,而其他小孩要慢慢學,隻是卡彌以為大家都是這樣而沒有說出來.也許是衉族還興盛的時候的法寶廢片?卡彌搖了搖頭,那個時代留下來的已經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