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土碼人追殘餘的衉族人追到太海,最後的太子和眾靈官依靠上古流下來的一座會飛的月宮撐了三個月之久,這對於瞬息萬變的修士鬥法來說已經是難以想象的了,要知道海丞大人要飛臨卡彌的小村落僅需一刻鍾的時間,一個法術砸下來推平卡彌的村子也隻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但是就是阿土碼人圍攻了衉族的月宮足足三個月,期間各種不知名的阿土碼法術不斷地轟擊在月宮上,光是這最後一役阿土碼損失的靈修法修魔修就上千人,
聽說後來的阿土碼人朝代和土路朝代還有現在掌管大陸中部絕大部分區域的米青朝都挖掘過衉族的一些遺跡,也說過有人來卡彌附近這幾個村落來捉過衉族文書去看遺跡的文字,但是抓走的文書都沒有回來,還有一個文書不肯被他們利用自盡了,當然造成這樣大的一個文化斷層是因為當初衉族人戰敗很多修士戰死,而會文字的大多都是修士,一般庶民識字率不高,認識的字也不多,後來文書這一職務還是為了避免衉族的文化徹底地消失才從幾個幸存的史官擔任並一代代傳下來的,逐漸遺失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畢竟史官對於一些符文和術法也是一知半解的.
也許那些遺跡中有像月宮那樣的巨大%法器的記錄?一時雨也不會停的樣子,卡彌坐在一塊石頭上呆呆地想象著自己族當年的光輝,那個月宮看上去一定是五色華光,像山頭一樣大的奇異法寶,也許比東海城還要大,雖然東海城在大陸不算大也不算華麗,但是以卡彌的見識能想到的就是東海城了,想著卡彌拿出一條海蟲吃了下去,帶著點海腥味,卡彌一直想吃更好吃的東西,當然更難吃的東西卡彌也能吃下去,還吃得很多,好在海邊近海的海產是不缺的.
海丞大人曾經把獵取到一隻土甲熊剝甲被在東海城裏掛了三天,從外麵回來村裏的人說那隻熊是如何的大,整隻頭被切開,想必那是海丞大人的飛劍切的,那隻土甲熊的甲能製成非常好用的兜甲,可是在祖廟的一片破片上好像有一句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當然村裏沒有人知道或認為卡彌能看得懂),魚是非常好水性的漁人才能抓到的,雖然魚連半階都算不上,但是魚能用輕微的水元力讓自己遊得更快,去抓再往深處的大魚可就有危險了,一次卡彌望著海居然好像感覺海裏有一條大魚在望著自己的樣子.那條魚可能開了神識也不一定.話說回來,魚僅僅是烤著加點海鹽已經很好吃,那麼熊掌估計也是不錯甚至更好吃的東西,但是海丞大人把那隻土甲熊曬了三天估計就成幹肉了,要是我我一定先把熊掌吃掉,卡彌想著.
很多時候卡彌都是這樣想著想著打發時間,也不經常和同齡的小孩子在沙灘上打鬧,當然這樣想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
山裏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想著想著雨已經停了,卡彌拍拍頭上的水珠,走了出去.
還有兩年就成家了,照道理自己攢夠三千晶玉加三十斤山果三十斤海類就能娶個好姑娘了,條件好的可能還要加幾斤明蝦肉,但是卡彌還不想結婚,雖然隔壁村子的千女長得很是好看,那樣漂亮的姑娘其實值好幾個熊掌也是沒問題的,但是村裏甚至附近村子也沒人有這個能力去東海城再往東三十裏的榆木林去打熊,自己在想什麼呢?能有魚肉已經很好了.卡彌就這樣自己想著向村子走回去,似乎他的幻想永遠都想不完而且任何的引頭都能往深想出一個故事來....
卡彌當晚在樹上睡覺,用衉族特有的一種方法固定在樹上,睡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