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雄名義詞耀殊方,豪傑由來不可量。
卻笑世人無具眼,偏從轉盼起炎涼。
卻說常奇所遇騎鹿女子,不是別人,就是那華光國裏一個公主。那華光國四麵有千餘裏廣闊,國富兵強,依山為險。山中多產白鹿,其大如馬,可作戰馬之用。那國王止生一子一女。
其子尚幼,已立為太子。其女年已及笄,母親產他時,夢明月入懷而生,因指月為名,叫做月仙公主。不但姿容美麗,又聰慧異常,且才兼文武,能使兩口寶劍,番將中無能敵其勇者。
國王愛如掌珍。國中大事常聽其裁決。幾次欲為擇配,怎奈國中沒有配得他的人。別國來求親,公主又心中不願,所以蹉跎歲月,未得匹耦。他聞中華文物之盛,甚有仰慕之意,時常借出獵為由,到關津界口往來窺探。凡守關將吏,並關內百姓,有出關行走的,多被他掠入國中。因便習了中國語言,又能通中國文字。那一日正出來遊獵,恰遇著常奇,他見常奇接箭打彈,甚有武藝,卻又是內侍打扮,遂呼近前來,問其姓名,為甚到此。常奇道:“我雖冒頂內侍平易姓名,其實不是平易,也並非內侍。我本姓常,名奇,江西人氏。幼曾讀書,深通文墨。後來棄文就武,中過武舉。不幸犯罪在逃,權時嘯聚山澤。
因念山澤非英雄久棲之所,中國又無可安身,故發憤自宮,變相改妝,冒作內侍,假托采辦為由,賺過關津,欲向殊方異域,建功立業,展我生平大誌。今日幸得與貴人相遇,未知能識拔英雄否?”公主聽了,笑道:“說得好大話!你們中華人都言過其實。我才見你手腳兒雖也快便,隻不知果然有大本事麼?
“常奇道:“若問我本事,不是誇口說。撚著一管筆,蘸著幾點墨,隨你要做甚文字,可倚馬而待。若拿著刀槍弓箭,騎著快馬,雖百萬軍中,往來馳聚,如入無人之境。”公主道:“據你這般說,是文武全才了。我華光國中,最肯招賢納士,我便是本國的公主。你若果英雄,我當薦引。但你的武藝,我雖略見一二,也還未全試。至於文墨,口說無憑,你可隨我到國中去,見我父王,麵試一番。果係奇才,即便重用。”常奇謝道:“若得公主引薦,深感知遇之恩。”說罷,便上了馬,雜入番將隊裏,隨著公主,一齊回騎。來至那華光國中,到得國門,看那地方形勢十分雄壯,城郭完固,城門上有許多兵將,森森排列。城內百姓們攘攘往來,且自熱鬧。常奇暗想道:“不料化外荒遠之地,卻有這一個大都會,竟與中華氣象相去不遠。有詩為證:
極目荒寒處,俄然有路通。
建牙窺勝概,帶巾見英風。
城郭依山固,人氏上國同。
小邦堪借力,遠連綠林中。
當下公主引常奇入朝門內,參見國王,把常奇所言一一奏聞。國王遂宣常奇上殿,給與紙筆,先試他文字,即命公主出題。公主指所乘白鹿為題,要常奇作賦一篇。常奇援筆立就,語皆精工,中有數聯警句雲:
“白者非馬,素衣宜孔子之裘。角者非牛,荒服備姬王之貢。光比充庭之鷺,指之則在獐邊,色似入開之魚,分之則有蕉夢。靈台詠其濯濯,真與鶴鶴之鳥而齊輝;萍野賦其呦呦,堪偕皎皎之駒而並重。依稀類虎,無異蓐收之神;仿佛疑麟,可作終軍之頌。”
公主看了,大加稱賞,啟奏國王道:“他自誇文才,果非虛語。至其武藝,孩兒已見他接箭放彈,兩般都妙,但未見其全技耳。”國王道:“且待明日再試他武藝便了。”當日賜與筵宴。次日,國王與公主引著許多番兵番將齊集教場,召常奇到來演武。常奇抖擻精神,放出平生本事,乘著番馬,好像騎熟的一般。於馬上放箭,無不中的。至於槍刀劍戟等器械,般般演使,盡皆入妙。國王與公主俱大喜,眾兵將也都嘖嘖歡服,國王宣常奇近前。問道:“卿具文武全才,如何不能得誌,至於閹割?據你說犯罪在逃,發憤自宮,不知你所犯何罪,可與寡人言之。”常奇遂把自己犯罪的緣由細細陳奏。
公主在傍聽了,奮袖而起,奏與國王道:“常奇為母舅報仇,可稱義士,他母舅為方孝孺而死,也是個正人。孩兒向聞燕邸興兵,建文遜國,靖難之役,屠戮忠臣,極其殘酷,人心甚為不平。今若提師入關,直抵冀北,申明大義,以紓眾憤,有何不可?”國王道:“此誠快心之事。但恐兵微將寡,力不從心,為之奈何?”公主道:“自古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今有常奇為助,既可畫策運籌,又能推鋒陷陣,若使孩兒親統大兵,而以常奇副之,何患眾寡不敵?”國王便依公主之言,即日拜常奇為元帥,管轄眾番兵,輔佐公主出征。又在教場選兵練將了月餘,然後擇日起行。常奇奏聞國王,自改其名為常更生。引軍旗上,大書“華光國元帥常更生”。公主在後,常更生在前,統領馬步士卒共十餘萬,浩浩蕩蕩,殺奔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