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5章 關於《小小說專集草木人生》(1 / 1)

自家庭電腦上網到網絡論壇上發文,粗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僅在甲午年伊始,源於天命之年的懷恐,加之工作環境的變動,才決意把以往三十多年來自以為可歸類詩歌、散文、小說樣的閑暇文字,給予係統整理出來。由此盤算,自己便在以往熟悉的幾家網站(如“天涯”“紅榜”“網易”等)進行了分類粘貼或轉發。也就在這一整理文章的過程中,才從網友或頁麵信息中獲悉,像創世、起點、縱橫等諸多中文小說網站,已經將網絡電子圖書用來替代傳統模式的閱讀、購書或出版了。雖然,近些年來也不斷從大眾媒體中耳聞目見一些網絡寫手顯赫的業績,但從我個人認識上一直對網絡閱讀的方式心存偏見,更寄希望於由網絡文字轉為紙質文書,能夠讓人們讀到紙質出版物,才有益於個人思想認知能力的真實提高。所以,一年來,我在整理文字的同時,一方麵與圖書出版中介嚐試了合作出書;另一方麵也在“創世”“起點”等中文網頁上,迎合著電子圖書的要求,努力學習相關的歸類編輯或版麵設計等等。眼下,這兩方麵的努力雖均未見明顯成效,但從中看到和學到了許多現代圖書市場化的真相、思路和新觀念。

古人雲:窮則思變。

別林斯基有言:不幸乃人生最好的大學。

生活中,凡意欲自身進步提高的舉止行為,遇到挫折和失敗應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立冬後,於年末歲首慣常“歸納總結”的情節中,通過網絡查詢後,決定還是立足於網絡電子圖書的途徑,簡練揣摩,圖謀發展。所以,近月來,在幾處掛名“文學”或“中文”的網站注冊中,每當進入“新建作品”環節後,才發現如同日常生活中親臨任何陌生地方一樣,在貌似大同小異的天地間,卻有著顯著不同的規矩方圓。

當初在“起點”新建作品時,也有類似其他中文小說網站的要求和規定,即必須不能出現雷同的書本名稱。不過,單就一本書的名字而言,無論獨立的中長篇小說,還是短篇文章彙集,在常識上其名稱應符合書本內容的精要。然而,在現今電子圖書的上傳中,通常作者挖空心思、刻意設計的作品名稱,一般都會遇到“已占用”的尷尬,於是不得不即興發揮,在反複替換性嚐試後,才能通過一個其實更偏重“機選”性質的書名。也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正是在“起點”文學網的“隨機”取名中間,僥幸誕生了這本短篇小說文集《草木人生》。盡管這樣一本幾萬字的小小說輯本在“起點”作為“快本整本銷售”時沒有通過,但我覺得憑自我能力確實不可能去把它們中間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拉拉雜雜地演繹成冗長的十萬到百萬的“小說”,更尚有自知之明確信自己也沒有那本事去施展“武俠、靈異、精怪、穿越、洞悉”等身手,捏造出像“萬大俠、二小姐、大爹、小娘、六叔、九姑、十一弟、十三妹”一樣的人物名姓,並把那三五個、十七八、六七十個小故事或情節片段勾連搭背在一起,鼓搗出來“獨占鼇頭”或“創吉尼斯記錄”的一部千億字且數萬卷的洋洋大作。

俗話說:“讀書,三分讀,七分品。”

引用上麵的“俗話”,並非表明我這本小冊子便有那種回味無窮的韻致,但並非否定大部頭或靈怪小說都不值得品讀;而是旨在表明在當下如此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在極短的時間內若能從一個小故事中品味出人世間的大道理和真明白,那麼,要比一些被人讀完後睜眼四望遍地物欲橫流而閉目一會兒即被妖魔鬼怪纏身的當下電子圖書中類似傑作者,無論從感覺上、自我修養上和道德倫理上講,起碼更加美好且有價值。

盡管幾經周轉來才來到“從橫”中文網,希望這本小小說輯本能夠沒有浪費此處編輯、讀者和網友的寶貴時間,也深望諸位不吝指教,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2014年12月21日於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