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清香書院開學(一)(1 / 2)

一連七八天,徐凡帶著小寶、知畫和墨香都待在竹樓裏印書造冊,徐凡刻寫蠟紙和印刷,小寶研墨,知畫和墨香兩人就負責將印好的書冊用麻線裝訂起來。

期間李老漢和老關頭來過幾次,看到徐凡他們做的事情後,驚為天人。聽到徐凡要免費給學生們印書,老關頭那是一蹦三尺高,又要把徐凡打板供起來,惹來徐凡一陣白眼,這還有沒有點創意了,上次做出新農具,很多農戶都已經給徐凡整了長生祠了,這次又要來。你說我一個大活人在這兒,你們還整那些虛的,真夠無聊的。

李老漢更離譜,激動的都說不出話來,最後直接找了兩個身強體壯的護院守在清香園門口,嚴禁其他人進出,連送飯都是讓李大娘親自送來。按照李老漢的話說,這可是徐府的秘技,堅決不能讓別人偷學了去,等到以後大規模印製,又是一個進項。書在這個時代可是好東西啊,價格高不說,要想當官,你就得讀書,讀書人最需要什麼啊,那就是書本啊。

唐代讀書人的地位很高,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更是求賢若渴,以文治天下,甚至連敵人的人才都大加使用,舉個例子,魏征。魏征一開始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一心為李建成出謀劃策要除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最後更是官至宰相、封鄭國公。到了唐玄宗時期更是離譜,再舉個例子,唐玄宗李隆基很欣賞李白的才華,對其禮遇隆重。李陽冰《草堂集序》謂:“降輦步迎,如見綺皓(秦漢間“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寶床賜食,禦手調羹以飯之。”由此可見一斑。野史記載,李白在寫詩的時候,手執玉壺,喚高力士脫靴,使楊玉環研墨,當然那是野史,真實情況,不得而知。即便這樣,也能看出唐朝讀書的人的地位有多麼高了。

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曆史,不再多說。

話說徐凡整理完漢語拚音後,又將《三字經》和《千字文》給整了出來,上標拚音,用標點符合斷句隔開,然後是《算術》,最後又把地理、化學、物理和生物的部分內容合並成《常識》一書。加上這個時代必備的“四書五經”,林林總總的,共印製了一十三種,六百多本。

看著書房裏擺的滿滿當當,一摞摞的藍底白框黑字的線裝書本,徐凡長舒了一口氣,總算給印刷完了,這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小寶和知畫、墨香他們也是疲倦的不想動彈,歪在椅子上裝死。

————————華麗麗的分割線——————————————

貞觀二年,九月二十八,天高氣爽,晴空萬裏。

這天,徐凡正在製作算盤,再過兩三天就要開學了,清香書院的收徒儀式定在十月初一,新的一個月的開始,也算是一個好彩頭。

本來習慣電腦和計算器的徐凡就不爽了,可是看見賬房拿來的算籌,徐凡更是直接一臉黑線,你說算盤這個東西,老祖宗公元前幾百年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可這個時代竟然還沒普及。

原來,徐凡編製的《算術》一書,教學時需要用到算盤,後世都是滿世界的電腦和計算器,按幾下就出結果,基本上都不怎麼用算盤了。徐凡還心想自己小學時候算盤打得不錯,口訣更是背的滾瓜亂熟,教學的時候肯定給學生們一個驚喜,雖然剛印刷完課本還有點累,但是徐凡還是很興奮,帶著小寶跑到匠作房,讓曹木匠給做幾十把算盤。

可是曹木匠聽到“算盤”兩個字直接愣了,沒聽說過啊,更別說做了。徐凡心想,曹木匠隻是個木匠,不懂算盤情願可原,尋思去找賬房拿一把,讓他照著做,可是跑到賬房那兒,賬房也愣住了,徐凡一陣鬱悶,最後直接問“那你們算數的時候用什麼啊?”賬房小心翼翼的拿出幾根刻有數字的“算籌”,徐凡直接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