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最長一天2(1 / 3)

在登陸艇LCI94號上,19歲的機械師查爾斯·佳羅正在想辦法把受傷的人弄上船去,此時,他發現了卡帕佳羅是個業餘攝影愛好者,很熱心攝影,當天他在LCI船上也拍了很多照片,他的一隻口袋裏裝滿了膠卷,另一隻口袋裏裝著玫瑰經。船長是一個有心計的商船水手,事先就在艇上放了很多蘇格蘭威士忌給水手壯膽打氣。“從根本上說,我們白天都在喝酒,”佳羅回憶說,“沒有多少吃的東西,但我整個白天都在喝酒,一點都沒有醉。酒根本就不頂事。”佳羅從那場戰爭中活了下來,還生了十一個孩子。他總是說,登陸日是他在美國最風光的時刻,在他的記憶裏,那一個小時極其珍貴,就如同1947年的一天,他把結婚戒指戴在妻子奧德蕾的手指上一樣。。“可憐的家夥,他在水裏麵,相機舉在頭頂,怕弄濕了,一邊喘著粗氣。”卡帕一爬上登陸船,立即就開始換膠卷。之後,他感覺“稍有頭暈”,發現自己身上沾滿了毛。“這是什麼東西?”他想,“難道有人在殺雞不成?”他抬頭看,發現這條150英尺長的船剛剛遭到88毫米炮彈襲擊根據《生活》雜誌的一名記者說,LCI94總共被德國海岸88毫米炮彈擊中三次。。肢體和人肉散落在血乎乎的船上。“羽毛是被炸死的人所穿的木棉服裏麵的內襯。船長(32歲,諢名叫‘腫眼泡’)哭了起來,因為他的助手剛剛被炸死,人肉濺在他的身上,全身糊得全是血汙”。

船已經開始傾側了,但還是慢慢從奧馬哈海灘開回去了。卡帕走下船艙,把手擦幹了,換好了膠卷,之後回到甲板上。在他周圍,全都是已經死掉或者正在呻吟的傷兵。在離海灘幾百碼的地方,他回頭打量,最後拍照了一次“血腥奧馬哈”,那裏已經布滿了濃煙。那裏已經堆滿了戰爭垃圾:燒毀的坦克和打爛了的登陸艇。《聖經》在血紅色的海水裏飄浮。在伊奇萊德區裏,有一把孤零零的吉他。還有數不清的美國青年的屍體。

雖然《生活》雜誌在分配給報道美軍登陸行動的攝影家的四個名額中占到了兩個,但是,該雜誌還是必須從另外三家通訊社搜集照片:聯合通訊社、頂點通訊社設在倫敦的分部行星消息美聯社和基斯通通訊社。27歲的約翰·莫裏斯負責拍攝登陸日登陸行動的現場連續照片,那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報道之一。他負責把報道送到紐約的《生活》雜誌。“卡帕是公認的專家,”他回憶說,“是眾人仰慕的明星。”

莫裏斯知道,照片必須在6月10日星期六晚上之前送達紐約,以便收錄進6月19日一期《生活》雜誌。為了趕在最後期限之前送達(也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他必須把原件放進6月8日星期六雙夏令時早晨9點準時出發的、由摩托車投遞員遞送的特別郵包裏莫裏斯曾做過多次空手演練,從《生活》雜誌辦事處跑到檢察官那裏,之後到郵包處。他甚至還開著雙門奧斯汀車走完穿過倫敦的線路,確保能夠及時送出郵包。為了加快遞送速度,他必須跑步通過格羅斯文納廣場那五十碼。。之後,摩托車郵遞員會把包裹送上等在希思羅機場的飛機裏,之後將它轉送蘇格蘭普裏斯韋奇的另一架飛機。加過幾次油之後,這個郵包最後會抵達華盛頓,之後在星期六送達紐約。

6月6日早晨,莫裏斯到了《生活》雜誌設在迪恩街的辦事處,之後,他就在那裏等待六名前往登陸海灘拍攝的記者發回消息。他一直等到了中午。這期間,卡帕正在英吉利海峽的中央,跟查爾斯·佳羅兩個人談話。已經看到的一切讓他震驚不已。他一臉灰色,現在還沒有緩過神來。他對佳羅說,能夠離開海灘,他真是“心存感激”。又一次換掉膠卷後,他在LCI船上拍攝了第一批在奧馬哈海灘受傷的軍人一張照片顯示一位醫護人員,他戴的很大的海軍鋼盔上有兩道杠,他正準備為被88毫米火炮的彈片擊傷的一位水手輸血。鋼盔是佳羅的。“你可以看到查爾斯的號碼在上麵,”他的寡婦奧雷蕾說,“查爾斯把鋼盔借給那名醫護人員,因為船被擊中的時候,他自己的鋼盔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