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查證據鋌而走險 正是非向澤勝局 (2)(1 / 3)

次日下午3點,李向澤準時到達牛星集團總部。皮順東這次果真沒有食言,他早早地等候在了辦公室。李向澤快速地打量了一下皮順東:瘦削的臉,兩道一字眉,鏡片後的一雙眼睛深不可測。見到李向澤走了進來,坐在沙發裏的皮順東略微欠了欠身,表示問候。潘虎全請李向澤落座之後,又讓秘書給他端了一杯茶。

“皮總,你好!”李向澤率先發話了。

“哦,小李呀,前段時間一直在忙,沒有招呼好你,請見諒嗬!”皮順東慢吞吞地說。

“這麼大的公司,事務當然繁忙了,可以理解的。”李向澤說。

“人怕出名豬怕壯啊。出了名,什麼人都找上門來了,什麼活動都邀請我參加。今天上午我還參加了大漠市政府的一個頒獎會。其實牛星集團獲得的獎項已經夠多了,哪裏在乎這些獎項。再說了,這些獎也不是白給的,那是需要企業掏讚助費的。讚助10萬元可以坐在主席台上,8萬可以坐在最前麵一排,8萬以下則依次坐在後麵。如果要上台發言,還得額外掏2萬元的費用。牛星真不想出那個風頭,所以給了他們5萬元,在會上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那都是談些什麼呀?推進企業改製,淨化投資環境,等等,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話題。”皮順東一邊說,一邊拿眼睛掃著房間裏的人。秘書一直微笑著不斷地點頭,潘虎全則時不時誇張地笑上兩聲。

李向澤的臉稍微紅了一下,他趕緊端起茶杯遮住臉龐,以免失態。“這個皮總,還真不簡單,看來今天有一番較量。”

“像我們這種做企業的,其實是最辛苦的。不是有人說過嗎?企業家歸根結底隻是一份職業而已。企業家與其他人一樣,需要付出勞動才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可是,企業家與其他人又不盡相同。因為普通職員不需要考慮企業的全局,不用擔心企業的長遠發展,不用管每個月的財務狀況——盈利、虧損還是持平。員工不用在乎股東咄咄逼人的質問,不用每天周旋在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媒體及其他各種形形色色的法人與自然人之間,不用絞盡腦汁地應對複雜的市場環境,但企業家就不行。銀行行長來考察,能不奉陪嗎?政府官員來檢查工作,能不奉陪嗎?客戶來談生意,能不奉陪嗎?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隻好推脫掉一些應酬,可這樣一來,又無意中得罪了不少的人,給自己日後的工作埋下了隱患。”皮順東繼續著他的談話,仿佛不是在接待李向澤,而是在與兩三個好友聊天。

“皮總說得當然沒錯。”李向澤終於找到機會插上了話,他不能就這樣讓皮順東說下去,自己坐在一邊被動挨打,“不過,企業家群體裏良莠不齊,有兢兢業業、勤奮努力者,最後終成大器,比如李嘉誠、霍英東、任正非,等等;然而,也不排除存在著投機取巧者,他們根本不想好好經營企業,或者在管理的過程中力不從心早早地放棄了,他們唯一的本事就是忽悠人,忽悠政府職能部門,忽悠銀行,忽悠供應商,忽悠客戶。他們把企業當作了洗錢、分贓的平台。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的。這兩年不是有好多全國知名的企業家被投進大獄嗎?既有國有企業的總經理,也有民營企業的老板。”

“我們創業的年代,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很多遊戲規則都是摸索出來的。今天這樣做是對的,明天同樣的做法就是違法的。我們不能坐等規則成熟呀!我們得去闖,去開拓。可規則有時變得太快,我們跟不上節拍。最後,我們索性這樣一條原則:隻要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隻要能夠讓員工吃飽飯、穿好衣、住好房,我們企業家的使命就算完成了。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顧此難免失彼。說白了,如果有人拉你一把,你就上去了,有了地位,也有了金錢,一輩子吃穿不愁;但若有人想推你一把,你就進去了,成為一名階下囚,恐怕今生也難以有翻身之日。有時候,決定你命運的不一定是你的治企能力,你的奉獻精神,而是領導對你的態度。”皮順東說。

“不可否認的是,轉軌之初,相關製度沒有得到規範,企業為了求得發展,往往鑽漏洞、耍小聰明。但這樣的情況在近兩年逐漸地少了起來。可是,也許是慣性的作用,有些人還是習慣於在亂中求勝,他們覺得規範的製度對自己是一種束縛。這些人更加崇尚的是製度之外的潛規則,藐視、排斥真正的規則。這也難怪,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習慣思維,尤其是當這些思維給自己帶來了既得利益之後,他們就更加難以擺脫這樣的思維。在這樣的情況下,麵對他們的似乎隻有兩種選擇:一是徹底改頭換麵,那樣麵臨的風險是從此退隱江湖,東山不再起;二是變本加厲地運用這一思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賺到足夠的錢,以便頤養天年,並惠及子孫後代。”李向澤與皮順東較上了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