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是是非非二小姐千般巧計 顛顛倒倒兩狀元滿肚疑心 (1)(1 / 2)

第十五回 是是非非二小姐千般巧計 顛顛倒倒兩狀元滿肚疑心 (1)

詞曰:圖成八陣人誰曉,美女心腸巧。二郎迷路入桃源,由徑難尋,來往已多遭。

玄霜搗盡雲英見,不識如花麵。衷腸領倒尚如癡,六個佳人,兩個是心知。

右調《虞美人》

話說天子升賞已畢,即賜二學士欽娶,文尚書給假兩月,然後赴任。尚書猶不知小姐之事,雲學士恐他不好意思,不便說明。那鬆風小廝偏會調唇弄舌,把從來底裏的事作個空閑如坍河一瀉都傾在尚書肚裏。尚書心中含慍,沒奈何,隻做不知。一等見聖之後,忙到章太仆家。與太仆相見了畢,太仆無非敘些精忠不屈的話,尚書無非敘些抱慚自愧與那久闊的話。一盞茶後,文尚書便問起若霞嫁石氏的真假,並投托章公配女之有無。章太仆道:“真也真的,有也有的。但如今令愛嫁已多年,小女亦配有日,真的難變了假,有的難變了無,隻索罷了。”文尚書怒容滿麵道:“老夫隻有一女,臨行執雲姪之手而托之終娶。不肖女素號聰明,向稱有禮,彼時亦與聞之。何意半途易轍,聰明作頑鈍之舉,有禮蒙無恥之名。幸虧今日不在這裏,也省了老夫許多羞辱。但章兄何不檢明來曆而遽信之不疑,使鬼城之奸始以一誤小女,而又再誤令愛耶?”太仆忍不住笑道:“老尚書也不要當真,也不要錯怪了令愛。令愛惟聰明,所以能為聰明之事;惟有禮,所以能為守禮之人。故其眼高於頂,所擇之人,不惟自己得所,並小女俱得其所,即小弟感之已甚深,又何一誤、再誤之理乎?”

尚書聽了此話,一發疑心,道:“所嫁何人?章兄不以為辱而反以為榮,難道雲學士之英才風度,而此子反過之耶?”太仆道:“英才風度未必過於雲學士,卻也與學士相當。不特姓名同於雲學士,即才也一樣無異,貌也一般無殊;不特才貌同於雲學士,即富貴功名也一毫不讓。但小女所嫁姓氏略不同耳,其餘亦仿佛相同。尚書公,你道以為誤乎?不誤乎?”文尚書轉輾解說不出了,便道:“如今隻有一個雲學士,怎麼此人件件相同?且令愛同小女嫁了一個姓氏,又有甚不相同?而章兄說話一發糊塗了。”太仆道:“小弟說話並不糊塗,令愛嫁與石霞文,小女嫁與雲湘夫,豈非兩個?如今令婿也在,令愛也在,待小弟請他出來一會,便曉得了。”

說話未畢,早見小姐從屏後轉出,見了尚書,涕泗交流。尚書一見如此光景,也不免悲酸起來。太仆也叫湘蘭出來見了文老伯公公。總戎見二女都不曾加笄,大驚道:“既是嫁了,為何如此妝飾?”太仆大笑道:“尚書公不須疑了,令愛嫁與石霞文,竟是自嫁自了;小女嫁與雲湘夫,竟是嫁與令愛了。如今令愛也在此,令坦也在此,令子舍也在此,小弟與尚書竟是兒女親家。”說罷,哈哈大笑。文尚書尚在華胥夢中,忙問若霞緣故,若霞便將男妝一事自始至終曆訴無遺。文尚書聽罷,大笑起來,對太仆道:“多謝親家屢屢照顧小兒,奈小兒無福消受好媳婦耳!”太仆笑答道:“令郎倒也可以消受小女,但小弟無福消受這樣好女婿耳!”

笑了一回,尚書將二學士欽賜歸娶之說說知,若霞小姐將顛顛倒倒哄誘之事悉已說明,叫尚書隻做不知,尚書允諾。太仆正問二學士怎不見來,隻見有人通報二學士到了。太仆忙接進來,相賀一番,謙遜一番。坐定,文尚書開言道:“老夫征蜀之時,曾將小女終身麵托雲兄,今雲兄一旦高東駟馬,遂背前盟,一娶再娶,竟置小女子散地,恐非扶植名教之意也。”雲學士道:“老伯有所不知。小侄初意堅於金石,不顧功名,匍匐道路,無非感老伯當年臨別時依依執手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