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基
即守中,先排除雜念,閉眼耳口鼻四門,製止惡念,並喜怒哀樂欲念,再調息凝神,意存丹田。一種說法“臍下丹田者,仰而取之”。築基以靜坐為主。若神誌昏亂,雜念紛紜之際,采用“集神法”,即叩齒七到十四次,這種方法也適應於臨坐功時用。一些有修養多年的長者,也提倡此法。靜坐當中,要不蕩不滯,勿忘勿助。此階段還不算正式煉丹,隻是作些準備工作而已。主要是祛病補虧,對人體生理機能進行修複、補益,達到精滿、氣足、神旺,伺時還要打通任督兩脈,使三關暢通,為下一彤樓再打下基礎。煉精化炁
此是初關。修煉功至“精氣神”三全時,恢複到十六歲以前,此時氣滿,尾閭、夾脊、玉枕三關開通。正子時(夜11時一1時)元氣生時,即行采藥歸爐功法。丹法中,把“精氣”結合到一起叫“藥”。活子時,不在子時,是陽氣生之前。煉精化炁,一陽來複時,采用四字訣——舐、吸、攝、閉,用武火逆呼吸後升前降歸於丹爐。如崔真人《入藥鏡》“歸根竅,複命關,入尾閭,貫泥丸。”采藥當中,必須是水源至清,心不散亂。氣未通時,不能用武火,因功急。文火,靜坐調息,回光內視或內觀。煉精化炁後期出現陽關三現,要準備入關:(一)掌握全部功法叫得法。(二)有生活保障叫得財。(三)有同心道友盟誓護道叫得侶。(四)選擇清靜幽雅環境煉功叫得地。這也就是煉養家常說的入關要準備以上四種條件。簡稱:法財侶地。功夫煉至入關境地,最怕恐懼、驚心。若精氣化盡,無活子時,稱“馬陰藏相”。陽光三現是結丹之際境象,修士要高度集中,切實防止虛幻假相出現。煉氣化神
也叫中關,又稱十月關。經過煉精化“炁”精氣變成先天“炁”。功夫煉至此,內藥自生,神氣合一。有經驗的煉養家說:此時全身四肢元神全歸於一處。呼吸全是胎息,即不向外出氣。功夫至此,有得大藥境象,身體震動,耳聞風,天花飛,白雪飄等,並有六通之驗: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無漏通、他境通、他心通。如他心通時,別人想什麼我就知道。據功夫高深的修士說:六通稱小靈開,還不算大智慧。
煉神還虛
最後是煉神還虛,此為丹道的最高境界,故又稱上關。前三階段都屬命功階段的修煉,至此已純入性功。這時修煉,可謂修而不修,無為無照,隻是元神自煉,沐浴溫養而已。大功告成,一切皆空;抱本歸元,返虛入無;與天地為一,與道合真。雌時境界,萬象通明,圓通無礙,這就是逍遙自在,長生不死的神仙。人生觀
其一是它可以改造修道者的人生觀,促使修道者在行為上與道相合,從而建立起新的行為模式。道學不僅有一套人生觀,而且有係統的社會倫理觀。修習內丹的人,建立起對道的信仰,遵奉道學,必然在行為上發生一係列變化。修道者接受了道學自然超俗、守中執要、適性逍遙、慈忍和平、無為而治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有中和之氣象,便是“載道之器”,可以授予內丹法訣,使之在修煉中體驗到道的境界,其行為自會更加與道合真。如遇到那些天性淡泊不俗、福慧雙全的人,便是“上根利器”,宜予入道修丹。反之,那些心胸狹窄,自私多欲,險詐惡毒的人,皆與丹道無緣,如授予丹訣必遺害社會,此所謂“傳之非人,必受天譴”!一個人在信修丹道前後往往判若兩人,修丹有成後更會現出仙風道骨,這都說明內丹學有重新鑄造人格的功效。氣質情緒
其二是丹道能變化人的氣質,控製人自身的情緒。內丹的重要關竅,都是人體內分泌腺集中的地方,內丹功法首先激發這些器官(如生殖器官、性腺、前列腺、腎上腺、胰島腺、甲狀腺、肝、膽、胃、胸腺、鬆果體、腦垂體等)的內分泌和神經,促進人體微循環,使全身建立起一套高度和諧有序的新程序。修道者使自己的內分泌係統、神經係統、微循環係統都發生新的變化,從而在人體深層建立起一套穩定的“一得永得”的自調諧程序,這套程序和宇宙的自然節律相一致,能在高層次上參與自然界能量、物質、信息的大循環。丹家通過這套程序對自己的心身進行控製,使之與道相合,從而達到自主調整情緒、保持良好心境和變化個人氣質的目的。例如丹功修煉在“活子時”到來的時候,某些關竅部位會分泌出一種類嗎啡樣的激素,使人產生周身酥綿如醉、忘我銷魂的快感,進而使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樣,修習內丹的人改變某些不合道的規範的脾氣和習慣,形成一種豁達、開朗、中和的氣質,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心境。認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