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處處啼黃鸝,春風不上枯柳枝。
惟應夾溪雙石獸,記汝曾掛黃金絲。
話表於總鎮聞報,吩咐軍兵謹守城池,把千斤閘放下,把滾木雷石運上城頭,多加小心。戚帥吩咐:“抬本帥盔甲伺候!待本帥迎敵。”下麵一聲答應,預備已畢。戚帥頂盔貫甲,提槍上馬,帶領五百軍校。炮響三聲,城門開放,戚帥一馬當先,闖過吊橋去。見一名賊將立馬橫刀,豹頭環眼,知是董狐狸。並不答話,二人戰在一處。戰有十餘回合,董狐狸佯輸詐敗,戚帥大怒,追趕下去。追不多遠,戚帥的戰馬跌倒,戚帥跌下雕鞍,原來受了絆馬繩。眾賊兵把戚帥綁縛,推進賊營。董狐狸吩咐:“把敵將囚在後營,用心看守,與朵思王陣前抵換。”又吩咐眾兵將四麵圍困城池,又吩咐:“引陣將何在?”隻見賊將王紹烈答應“在此。”董天豹說:“你接我令箭,到城前去說,明日走馬換將。”王紹烈接令,乘驥來至城下。
於總鎮在城上掠敵,見戚帥落馬被擒,救之不及。正在發愣之際,見賊營來一賊將,言明日走馬換將。言畢撥馬回賊營去了。總鎮於得龍隻可回帥府,這且不講。
再表艾員外夫婦二人,被惡賊推出廟外,在廟外罵了一陣,也是枉然,心想:“隻可奔北京找親家去救女兒,以報此仇。”走了半日,走到江邊,大江攔阻去路。夫婦二人一愣,心中為難怎麼過江。正在為難之際,隻見從蘆葦內出來一隻小舟,上有二人,搖櫓蕩棹而來。艾公一見,滿心歡喜,口呼:“二位艄公,渡我夫婦過江,必然重謝。”兩個舟子說:“你二人上船罷!”艾公夫婦登舟,坐在艙中,舟子一篙撐開,舟船往江中搖去。艾老夫婦在舟中,想起女兒被廟中惡霸占去,不由的大罵:“惡賊李七,在都龍寺霸占我們女兒,我們與你勢不兩立!到北京向我親家一題,必然發兵前來拿住!把你點了天燈,方解俺夫婦之恨!”忽見艄公大喝一聲:“好你這老頭、老婆,不知好歹的東西!實對你說,我二人乃是都龍寺中人,我名李六,他名史典。寺中那李七是我兄弟。我二人在此江中打探消息,凡有上北京之人過江,非死我二人之手不可。今日天晚,我們欲奔江畔泊舟,遇你二人渡江。商議且作這水買賣。不料你們竟敢罵都龍寺中人。你們是太歲頭上動土!”二賊人言罷,走近前把艾老夫婦推在江中,搖櫓蕩棹,徉徜去了。也是艾老夫婦二人命不該絕,在水麵上飄浮著不下沉,被漁人救了。這事言講不著。
且說萬曆皇爺駕登九五,臨朝升座,閃放龍門。眾文武大臣參駕已畢,文東武西,各立朝班。又見黃門官上殿啟奏:“吾主萬歲!現有湖南總兵雷轟入朝麵聖。”皇爺聞奏曰:“宣來見朕!”黃門官帶領召見。田玉川來至品級台前站立端正,肅眼觀鼻,向上三跪九叩首已畢,伏在殿階下,口呼:“萬歲!萬萬歲!臣雷轟見駕,有本奏上。”遂捧本雙手上呈。黃門官接本章轉與太監宮官。宮官把本章展開,鋪在禦案上。皇爺覽畢,眼望田車曰:“原來你因怒打不平,更名改姓。朕當賜你原姓原名。”田玉川叩謝天恩。
忽見左都禦史海剛峰執笏出班見駕,俯伏金階,口呼:“吾主萬歲!臣有本奏上。”皇爺問曰:“愛卿有何本?奏上來!”海瑞跪爬半步,曰:“臣聞朵思猖狂,戚廣基征北,至今未見報捷本章,未卜勝負如何?臣欲塞北探訪消息,求聖上飭令湖南總兵田玉川帶領軍隊隨行。不曉吾主萬歲意下如何?”萬曆皇爺聞奏,心中大悅,曰:“田將軍投軍征南蠻,平服苗人,得勝回朝。現今塞北叛逆,攪亂中國,海愛卿意欲前去探查賊人虛實。奏保將軍你文武全才,朕命二十員上將暗中保護。海愛卿得勝回朝,自有封賞。”遂命禦林軍侍酒,皇爺賜田玉川並海瑞皆是三杯禦酒。二位叩頭謝恩,領旨下殿,散了早朝。
這田玉川隨同海剛峰出午門,不移時來到海公之府。住了一宿。次日田玉川挑選二十員上將,皆是威風凜凜,精壯身軀的英雄。海公一見,心中歡喜無限。在後宅辭別夫人,囑咐了一番。夫人忙命丫鬟侍候酒,海公接飲了三杯。夫人口呼:“老爺前途保重,妾身不能遠送了。”海公口呼:“夫人請回後宅,卑人就此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