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戚帥被擒艾公遭難?海瑞私訪玉川出征(2 / 2)

不言夫人回後宅去,且言海公同田玉川帶領眾將官乘驥出了京城,不多時來到十裏長亭。隻見眾位大人在長亭侍候,恭送餞行。海公等皆棄驥下馬,寒暄已畢,皆飲了三杯酒告辭。

眾人乘驥回京不表,且言海公眾人跨雕鞍,撲大路奔塞北而來。逢州過縣,皆有地方官迎接。曉行夜住,逢山開路,遇水疊橋,非止一日。這日正往前行,隻見有一男一女之老人攔阻馬頭,口口聲聲呼喚:“大人救命!”眾將聞言,急忙報與大人知:“現有老年男女二人,在馬前喊嚷救命,請大人主裁!”海公聞報,遂吩咐:“將男女二人帶來馬前問話。”將官遵令,把艾老夫婦帶至馬前,雙膝跪倒。口呼:“大人救命!”海公問曰:“老者有何冤枉,從頭至尾細細訴明,好與你伸冤。”艾公曰:“小老兒姓艾名雲,在雁門關內居住。叛賊圍攻雁門關,關內百姓皆已逃散。

是我夫婦帶領女兒逃出關來,實指望奔到北京,投在我那親家戚大人廣基那裏存身。不料中途遇見董狐狸賊兵,把我三口人誆上山去。被恩人救下山逃命。又遇賊人李七,把我女兒霸占在廟內,把我夫婦逐出廟外。我夫婦無奈,隻得且奔北京。在大江又被李六二賊人推在江中。又遇救,方遇大人北行。求大人替我夫婦報仇雪恨,救我女兒之命,生生世世不忘大德!”訴罷。連連叩頭。田玉川在一旁聞言,隻氣的怒氣不息,咬牙切齒,怒目圓睜。海公遂口呼:“田總兵,你去到江邊雇船渡江,趁勢捉拿眾水賊。”玉川遵令而去。海公吩咐家將護送艾爺夫婦赴北京,等候救小姐的佳音。艾老夫婦叩謝,跟隨家將赴京,言講不著。海公催動眾將往前行走。

田玉川一馬當先,竟奔江岸而來。不多時來至江邊,一聲喊嚷說:“眾家船戶聽真,那個船將我等渡到江去,賞爾等白銀十封。”這賊人史典說:“咱把這些人渡過去,得他十封銀。”攔江賊李六說:“不好!你看這些人皆是武將打扮,必是上雁門關去解圍的。不如把他等渡到江心,把船一翻,淹死他等,豈不妙哉!”史典說:“對!”二賊商議一定,把船攏在江岸,說:“請眾位將爺上船罷。”田玉川棄騎登舟,問曰:“艄公貴姓哪 ?”史典說:“他名李六,我名史典。”田玉川聞言,冷不防一槍刺在李六前胸 ,挑入江中,死與非命。史典一愣,被田玉川一槍杆正打在頭上。史典暈昏,心中一迷糊, 跌在江中而斃。這正教作:

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眾將將海老爺扶上船,眾人搖櫓蕩槳,不多時搖至北岸。海公率眾將人等下船登岸。海公遂扮作先生模樣,吩咐:“眾將人等隨本院之後,本院且先進廟查看賊人的虛實動靜,探訪艾公之女的下落。”眾將遵命,在後遠遠相隨,海公忙忙竟奔都龍寺而來。

不一時來到廟門口,忽見一女子披頭散發,眼含著痛淚,向廟門外惶惶張張跑來。海公一見此女光景,心中一動,暗想:“此女必是艾公之女了。”遂近前問曰:“你這女子,是艾公之女否?”艾伶小姐見問,見一位年在花甲的文職先生站在迎麵,形容非是匪人一派的正氣,遂答道:“難女正是艾員外之女。”海公問:“你怎麼逃出廟來?”艾伶小姐曰:“惡霸李七欲霸奴為妾。適值其妻病故,眾匪徒皆奔後麵料理喪事去了。小奴趁外麵無人,故此逃出廟外。”海公聞言曰:“我乃是左都禦史海剛峰,到此私訪,探賊的虛實,前來救你……”一言未了,忽聞廟內吵嚷嚷說:“了不的了!那女子趁辦喪之際逃跑了!大約跑不遠,可以趕的回來。”隻聽的一陣兵刃所響,往廟外跑來。頭前李七手執樸刀,眾匪徒各執兵刃,在後相隨。李七抬頭,見艾伶同一文人打扮在廟外,大喊一聲:“好強徒!要拐我的妾小。你往那裏走,追爾的性命!”掄起樸刀趕出廟外。海公一見,說聲:“不好!”轉身就跑。心中一慌,未留神被一塊大石頭絆倒。惡李七掄刀一剁,隻聽“喀嚓”一聲。不知海公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