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間早到城中。這裏一座店兒,琴童,接下馬者。店小二哥那裏[店小二哥:元時稱店主為大哥,稱夥計為二哥或小二。]?(小二上雲)自家是這狀元店裏小二哥。官人要下嗬[官人:對男子的尊稱;
下:住下。],俺這裏有幹淨店房。(末雲)頭房裏下,先撒和那馬者[撒和:喂養牲口。]。小二哥你來,我問你:這裏有甚麼閑散心處?名山勝境、福地寶坊皆可[福地:有福之地,對寺院的敬稱。]。(小二雲)俺這裏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後香火院,蓋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雲漢[舍利塔:舍利是指佛祖的屍體焚燒時化成的珠狀物,珍藏舍利子的塔就是舍利塔;
侵:漸進也;
雲漢:天河。]。南來北往,三教九流[三教九流:泛指各種職業的人。],過者無不瞻仰,則除那裏可以君子遊玩。(末雲)琴童,料持下晌午飯,那裏走一遭,便回來也。(童雲)安排下飯,撒和了馬,等哥哥回家。(下)(法聰上)小僧法聰,是這普救寺法本長老座下弟子[弟子:又叫徒弟,是徒弟子的簡稱。]。今日師父赴齋去了[赴齋:受人邀請或做法事而去吃齋。],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著,待師父回來報知。山門下立地[山門:寺院最外麵的門。],看有甚麼人來。(末上雲)卻早來到也。(見聰了[見聰了:和法聰相見完畢。了:完畢。],聰問雲)客官從何來[客官:對出門在外的人的尊稱。]?(末雲)小生西洛至此,聞上刹幽雅清爽[刹(chà):代指寺院。],一來瞻仰佛像,二來拜謁長老。敢問長老在麼?(聰雲)俺師父不在寺中,貧僧弟子法聰的便是。請先生方丈拜茶[先生:對儒者的通稱,簡稱生;
方丈:一般稱住持為方丈,這裏指主持所住的房間。]。(末雲)既然長老不在嗬,不必吃茶。敢煩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聰雲)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鍾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羅漢堂:寺裏安放釋迦牟尼五百個羅漢弟子像的殿堂;
香積廚:和尚的廚房。],盤桓一會,師父敢待回來[敢待:也許。]。(末雲)是蓋造得好也嗬!
【村裏迓鼓】隨喜了上方佛殿[隨喜:佛家用語,隻見別人行善事而心裏高興;
上方:山寺、主持都可以叫上方。],早來到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鍾樓前麵[法堂:宣講佛法的地方。]。遊了洞房[洞房:本指幽深的房間,這裏指佛殿。],登了寶塔,將回廊繞遍。數了羅漢[數羅漢:習俗以為從五百羅漢中任意一個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相等時,既可從羅漢表情上預知自己的吉凶禍福,這就叫做數羅漢。],參了菩薩[參:眾僧參見主持或坐禪說法。這裏是瞻仰、拜見的意思;
菩薩:梵語,參悟佛教真理,普濟眾生的人,地位僅次於佛。],拜了聖賢[聖賢:對神佛的敬稱。]。
(鶯鶯引紅娘撚花枝上雲)紅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來。(末做見科[科:元雜劇中舞台提示用的術語,也做“介”。])呀!
正撞著五百年前風流業冤[“正撞著”句:正碰上前世的風流冤家。五百年前,指前世;
業冤:也作冤家,是佛教用語,後指仇敵,也用作對情人的稱呼,表示愛到極致。]。
【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顛不剌:有多意,此處顛有可愛、風流的意思。不剌:語助詞,無意。],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裏盡人調戲嚲著香肩,隻將花笑撚[“他那裏”二句:是說鶯鶯盡讓張生對她顧盼不已,而她卻垂肩持花微笑;
調戲:這裏指張生為鶯鶯陶醉的樣子。]。
【上馬嬌】這的是兜率宮[的是:確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