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廂記五劇第一本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2)(2 / 3)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長老將錢去與老相公做好事[將錢去:拿著錢去。將:拿著;

好事:指佛事。],不見來回話。道與紅娘,傳著我的言語,去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就著他辦下東西的當了[的(dī)當:妥當。],來回我話者。(下)(淨扮潔上[淨:指以扮演剛猛人物為主的角色,一般是男的,也有女的扮演。此指扮和尚的角色。

潔:和尚禁欲、吃齋,所以說是潔人。])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內做長老。此寺是則天皇後蓋造的,後來崩損,又是崔相國重修的。見今崔老夫人領著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暫寓本寺西廂之下,待路通回博陵遷葬。老夫人處事溫儉,治家有方,是是非非[是是非非:以是為是,以非為非。這裏指能分清是非的意思。],人莫敢犯。夜來老僧赴齋[“夜來”:唐時已有二種意思。一為“昨夜”,一為“昨日”。劇中用為“昨日”。],不知曾有人來望老僧否?(喚聰問科)(聰雲)夜來有一秀才[秀才:這裏指一般讀書人。],自西洛而來,特謁我師,不遇而返。(潔雲)山門外覷著,若再來時,報我知道。(末上雲)昨日見了那小姐,到有顧盼小生之意。今日去問長老借一間僧房,早晚溫習經史;倘遇那小姐出來,必當飽看一會。

【中呂】【粉蝶兒】不做周方[周方:成全別人,給別人方便。],埋怨殺你個法聰和尚。借與我半間兒客舍僧房,與我那可憎才居止處門兒相向[可憎才:非常可愛的人。反話。]。雖不能勾竊玉偷香[竊玉偷香:指男女私通。],且將這盼行雲眼睛兒打當[盼行雲:盼望與美人相會;

打當:準備。]。

【醉春風】往常時見傅粉的委實羞[傅粉:搽粉;

委實:實在。],畫眉的敢是謊[畫眉:用漢張敞為妻子畫眉的事為典,代指夫妻關係和睦。]。今日多情人一見了有情娘,著小生心兒裏早癢、癢。迤逗得腸荒,斷送得眼亂,引惹得心忙[“迤(tuō)逗”三句:是說被鶯鶯挑逗得眼花繚亂、心緒不寧;

迤逗、斷送、引惹:都是挑逗的意思;

腸荒、眼亂、心忙:都是心慌意亂的意思。]。

(末見聰科)(聰雲)師父正望先生來哩,隻此少待,小僧通報去。

(潔出見末科)(末雲)是好一個和尚嗬!

【迎仙客】我則見他頭似雪,鬢如霜,麵如童,少年得內養[內養:指戒持自己,免受外界誘惑,陶養性情。]。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隻少個圓光[頭直上:頭頂上。],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僧伽(jiā):梵文音譯,就是僧的意思。]。

(潔雲)請先生方丈內相見。夜來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雲)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三生有幸:有奇緣,很走運。]。(潔雲)先生世家何郡?敢問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雲)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師一一問行藏[大師:本為對佛的尊稱,後來對道德高尚的和尚,甚至一般僧人也稱大師;

行藏:身世經曆。],小生仔細訴衷腸。自來西洛是吾鄉[自來:本來。],宦遊在四方[宦遊:在外做官或為求仕在外遊曆的,都叫宦遊。],寄居鹹陽。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

(潔雲)老相公棄世,必有所遺。(末唱)[“潔雲”至“末唱”原無,據明弘治本補。]

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四海:代指全中國。]。

(潔雲)老相公在官時渾俗和光[渾俗和光:與世俗混同,不露光芒,與世無爭。渾:混同;喝:一致。]。(末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