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隴南民間剌繡 第一節荷包類(1 / 3)

第一章隴南民間剌繡 第一節荷包類

一、隴南民間荷包概述

荷包是民間刺繡的主要種類之一,是用布和絲線做成的佩戴於腰間或胸前的一些囊、袋,內裝香料,外繡圖案,兼實用與審美為一體。荷包具有悠久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中國古代,荷包曾是地位與身份的象征,達官貴人佩戴荷包,具有顯示尊貴身份與禮儀的雙重意義,到清代,荷包已成為上至各級官吏下至普通百姓普遍佩戴、兼實用與裝飾為一體的裝飾品,在以封建宗法製為特征的中國古代,荷包作為“女織”的重要內容,在官方和民間均得到良好的繼承與發展,因此在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具有普遍意義。

隴南當地民間傳統中,荷包往往是男女愛情的象征,是封建社會的少女對心上人表達愛情的主要形式之一,西和民間社火曲《繡荷包》,就生動地講述了深閨少女為心上人繡荷包的全過程:“初一到十五(呀),十五月兒高,風吹(上)楊柳(呀)擺樹梢……剪子磕三磕(呀),想起三哥哥;剪子裁三裁(呀),裁出個模樣來……”隴南民間荷包,類型豐富多樣,包括生肖動物、蔬果、人物、生活用品等,造型稚樸可愛,色彩對比強烈而和諧,充滿濃鬱的生活氣息。動物以十二生肖最為常見,也有“五毒”類的蟾、蛇、蠍、蜈鬆、蜘蛛等,立體型的動物荷包形體嬌小,色彩單純,裝飾簡潔,但十分稚拙可愛,就連“五毒”動物也不例外;掛飾型動物荷包取側視平麵造型,大膽誇張,雙麵用不同色彩裝飾,紋樣較為繁密,一般采用傳統的“添加”裝飾手法,取得了熱烈、富麗的藝術效果。蔬果以仙桃、葫蘆、蘿卜、香蕉最為多見,在色彩表現上多采用固有色,紅果綠葉,色彩豔麗。人物造型以各種胖娃娃或戲劇人物為主,造型概括質樸,憨態十足。

目前隴南荷包主要作用在於“祈福納祥”,同時兼具裝飾功能,在眾多傳統民俗活動中,荷包使用很普遍,隨著城市流行文化的衝擊、農村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變化,荷包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空間,包括婚禮中也很少見荷包。目前荷包隻有部分農村地區依然流行,大致在以下三種情形下使用:

嬰兒滿月或周歲時佩戴荷包。主體荷包造型一般取“長命鎖”形式,外繡精美的花卉圖案以及“長命百歲”、“吉祥如意”等文字內容,以求嬰兒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多數地區則流行戴“韁繩”的習俗。

求神拜佛時為神靈送香包。村民們為了祈求神靈保佑、使其多子多福,有的事先許下心願,或專門為神靈製作,香包造型以金銀財寶、芭蕉扇、葫蘆、仙桃等器物及蔬果為主,外繡祥雲花卉圖案,內裝香料,此處的“香包”之“香”其作用類似於焚香。而這些香包又被“求兒女”的香客討回,祈盼神靈賜予他們兒女,待生下孩子以後,又將香包奉還神靈。

每年端午節,農村小孩都要佩戴荷包。在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認為農曆五月為毒氣流行的月份,或認為農曆五月為惡月,五月五日為惡日,所以通過各種形式來驅除毒邪,這也是端午節各種民俗事象的來曆。而佩戴荷包就是主要形式之一,荷包內裝艾草、菖蒲等中草藥,因為這些都是“五毒”動物害怕的氣味。但隴南端午節期間小孩佩戴的荷包與其他地區相比,又有地方文化特色,即在一根用紅布纏裹的粗麻繩上,將香包串在一起,形成香包串,上麵裝飾小鈴鐺,當地俗稱“韁繩”,節日期間戴在小孩脖子上,具有保護小孩健康成長、長命百歲的寓意,也有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裝飾效果。除小孩以外,在隴南的部分地區,當年出生的小牛犢、小毛驢、小馬駒等,端午節期間也要戴“韁繩”或荷包,每年端午節以後,在鄉間草地上隨處可見戴“韁繩”或荷包歡蹦亂跳的小牛犢、小毛驢、小馬駒等,除了使小家畜更加活潑可愛,其意義與小孩戴“韁繩”相同,祈求和祝福小牲畜健康成長。既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也間接體現出隴南人民的淳樸、善良,以及人與自然和西和縣小孩端午節佩戴的“韁繩”

諧共處的文化生態。端午節荷包的造型、題材、類型豐富多樣,以形如元寶的香包最常見,另外“五毒”類動物較為常見,取辟邪驅毒、以毒攻毒的意義,以保佑小孩、小家畜健康成長,此外,還有大量的蔬果、器物、胖娃娃等。

隴南的廣大地區還有端午節綰手襻的風俗,即用各色頭繩(毛線)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腕處綰上手襻、腳襻,有些手襻、腳襻還用各色毛線來編織,其作用與香包相同,當地人認為小孩戴上手襻可以嚇走毒蟲,具有保護作用,也具有裝飾效果,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端午節民俗事象。

二、宕昌沙灣鎮荷包藝術

宕昌地處隴南西北邊陲,文化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縣內文化遺存豐富。宕昌在曆史上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主要民族“宕昌羌族”是西羌的一支,在秦漢時便在宕昌農耕畜牧,在戰國中期又是西羌(戎)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北魏時羌人建立了宕昌國,宕昌遂成為羌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宕昌目前人口的民族結構來看,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達97%,元代以前宕昌居民基本為藏族,元、明、清至民國時期,四川、陝西、山西、河南、湖南等省以及隴南境內其他縣區的漢族人口大量移居宕昌,在民族融合過程中,形成了目前宕昌獨具特色的民情風俗以及民俗文化。在隴南市,宕昌民俗及文化明顯區別於隴南北部具有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特色的西和、禮縣,從民間藝術的風格來分析,造型、色彩等形式因素既有北方漢民族民間藝術的雄強、渾厚、古樸,又有北方少數民族藝術的豪放、神秘,尤其在服飾文化方麵,受羌藏服飾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此處主要探討的宕昌民間刺繡種類之一的荷包,是當地民間美術中較有代表性的類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