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隴南民間剌繡 第一節荷包類(2 / 3)

宕昌傳統民間刺繡的種類主要有荷包、枕頭、圍裙、出脫帽、肚兜、纏腰、鞋墊、繡花鞋等,在圖案、色彩方麵既有中國北方傳統民間美術的總體特征,又受當地羌藏民族民間美術文化的影響,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藝術個性,包含著當地廣大勞動人民真摯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但其中最有代表性,藝術水平最高者首推荷包,這裏以宕昌縣沙灣鎮的民間荷包為代表,探討其藝術特征。

宕昌縣沙灣鎮的荷包在繼承當地傳統民間刺繡工藝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陝西、甘肅慶陽等地區民間荷包刺繡的藝術特點,使其荷包藝術的製作水平得到較大的發展,色彩更加明快、絢麗,造型大膽誇張,同時在荷包表現的題材內容上也有很大的發展變化,增添了許多新品種。目前宕昌縣沙灣鎮的荷包主要有各種動物造型、日常器物造型、瓜果蔬菜造型、人物造型等,其中尤以動物造型最有代表

(一)動物造型

動物造型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為主,兼有其他豐富多彩的動物造型。動物荷包多以掛飾型構造為主,整個造型呈扁形,雙麵裝飾。動物造型采用了中國傳統藝術中的“意象”造型手法,取動物之神態,對造型進行了誇張、概括以及程式化的藝術處理。例如“虎”

的造型,攝取了老虎威武與敏捷的習性特征,宕昌縣沙灣鎮荷包“小豬”則抓住了其敦厚活潑的特點,但又充滿著質樸憨厚的民間趣味。在色彩上則采用象征、寫實、誇張並用的手法,老虎的色彩采用寫實和象征的手法,黃底黑花紋;豬的色彩則進行了大膽的誇張,采用純裝飾性的色彩,烘托出一種濃烈的喜慶色彩。同時也經常采用擬人化的藝術處理方法,來增強動物的親和感。例如老虎的五官,則完全借鑒了人的五官特點,使老虎的神態更加活潑可愛。在圖案裝飾方麵,多采用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常用的“添加”和“程式化”手法,用色彩豔麗的植物花卉對造型進行裝飾美化,在突出動物特征方麵則采用了“程式化”手法,例如老虎身上的斑紋以及頭上的“王”字等,從而使“威武”、“笨拙”均具備了憨厚質樸的民俗特征。

(二)瓜果菜蔬造型

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桃、梨、蘿卜、石榴、荔枝、南瓜等為表現對象,突出豐收、喜慶、長壽、多子、吉利等主題和寓意。隴南傳統刺繡中的瓜果菜蔬類荷包,一般以立體圓雕式造型最為常見,而宕昌縣沙灣鎮的此類題材則多以扁形掛飾類為主。

造型方麵一般具有對稱、概括的特征,在色彩方麵也善於采用寫實、誇張、象征的手法,圖案裝飾方麵也多采用“添加”手法。例如“桃子”,造型完全對稱,產生了均衡之美,也符合掛飾類荷包便於佩戴的功能要求;色彩以桃子的本色黃色為底色,葉子采用鮮豔的草綠色,追求寫實,但在具體運用時隻是象征性地采用了黃色,用金光閃閃的黃色絲綢麵料為原材料,和真實的桃子色彩又有很大的距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荷包圖案則采用了“添加“的藝術處理方法,將桃子和美好的花卉進行組合,類似於中國傳統花鳥畫中的祥瑞圖形,帶有濃厚的祈福納祥寓意。同時也經常運用諧音、象征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一種吉祥美好的寓意:石榴象征“多子”,荔枝象征“吉利”,桃子象征“長壽”,南瓜象征“豐收”等,在質樸的造型、華美的圖案、巧妙的裝飾中,凸顯出強烈的民俗趣味。

(三)日常器物造型

日常器物造型多以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和民族特色的器物為主,如扇子、宮燈、眼鏡盒、煙袋等,眼鏡盒、煙袋具有裝飾和實用的雙重功能,但目前已十分少見,而扇子和宮燈等器物則作為居室的裝飾品被流傳下來,其中尤以宮燈的構思、造型最為巧妙,也最具藝術性,是當地器物荷包中的代表作品。如圖所示宮燈荷包,首先構思極為巧妙,不是采用機械的純器物造型,而是用六隻孔雀的造型進行組合,再配以絲穗裝飾,產生了妙趣橫生的藝術效果。其獨特的藝術效果還表現在對色彩的高妙運用,用帶有熒光色的石青色作為底色,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藝術韻味;另外宮燈的這種色調,和當地羌藏民族的服飾色彩也較為接近,很顯然也受當地少數民族服飾色彩的影響;而宮燈亦為傳統宮廷器物,所以整個荷包無論從視覺形式方麵還是內在寓意方麵都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意味。另外,單就形式感而言,也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匠心獨具,六隻形狀統一的孔雀,同樣的裝飾圖案,進行正六邊形骨骼的旋轉對稱排列,形成“燈”的總體感覺,但又通過富有詩意的“孔雀”打破了一般燈造型的單調和機械,既產生了很強的韻律感,又具有內在的生命意義。用此宮燈裝點居室,使室內洋溢著濃厚的傳統文化韻味與喜慶祥和的民俗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