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其他如扇麵造型,也具有類似的藝術趣味,扇子也是具有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日常用具,同時也是中國畫的一種畫麵裝裱形式,在扇麵形的荷包上刺繡中國傳統花鳥畫題材梅、蘭、菊、竹以及各種翎毛花卉,其藝術情趣也富有民族文化特色,是民間藝術與民族藝術的有機結合。
(四)人物造型
人物造型多取材於中國傳統民間文藝題材,有福、祿、壽形象,也有稚拙可愛的胖娃造型,也有取材於民間戲劇、小說故事等人物題材。人物刺繡的造型方法也有“壁掛型”和“立體型”兩種。
壁掛型人物荷包為雙麵對稱型裝飾,色彩運用方麵“寫實”與“裝飾”手法並用,對比強烈,突出麵積的對比效果,裝飾性強;造型方麵也大膽誇張,人物稚氣可愛,尤其五官的描繪,突破了人物造型的限製,完全打破了寫實色彩的界限,充分發揮和運用色彩的純形式因素,造型方麵則完全運用“符號化”的民間藝術造型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天真爛漫,體現了民間藝術造宕昌縣壁掛型人物荷包型中“拙實”與“浪漫”相結合的藝術特征。雖然沒有突出人物神態的精細描繪,但卻具有強烈的精神意味,散發出濃厚的生命氣息,這也正是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所在。人物造型雖然是象征性的,但和寫實藝術相比,更觸及了造型藝術的本質特征,更加自由、浪漫,體現了民間刺繡藝術中人物造型的內在本質,傳達出民間藝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說壁掛型人物荷包的視覺特征類似於雕塑中的浮雕,那麼立體型人物荷包則如雕塑中的圓雕一樣,形成另外一種視覺效果,立體型人物荷包類似於布袋,一般用一種色彩單純的布料作人物外部皮膚色,中間用棉花或碎布片支撐造型,有些也裝有香料,外部裝飾、描繪方法與壁掛型人物類似,但又有不同,人物的頭發一般用色彩豔麗的彩色絲線製作,而武官則采用刺繡的傳統方法,所以造型、裝飾手法更為豐富多樣,在形式感方麵形成點材、線材與麵材的交互運用,視覺效果也更為豐富。題材以稚拙可愛的胖娃最為常見,外部的底色多為潔白的布料,表現胖娃“白白胖胖”的可愛形象,也寄托了一種中國民間傳統風俗中祈求“多子”的精神含義。活潑可愛的小孩,佩戴上稚樸憨厚的胖娃荷包,傳達出吉慶祥和的寓意。立體型人物荷包的藝術趣味與民間木偶相似,但比木偶更充滿了童真趣味。
隴南宕昌民間荷包中的人物造型,是當地民間婦女根據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而創造的藝術形象,他們雖然未經過專門的造型訓練,但這種世代承傳的民間人物造型,其精神含義卻毫不遜色於寫實藝術中的人物形象,甚至表現得更加充分。民間藝術人物造型的這種特征,其實是中華民族先民原始藝術精神在當代的延續,尤其隴南作為中華文明以及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當地的民間藝術中也滲透和延續著傳統文化的基因,我們從禮縣高寺頭出土的“陶塑少女頭像”與“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的人物造型中,仍能感受到強烈的生命意味,人物仿佛仍在呼吸。隴南民間刺繡中的人物形象,與幾千年以前的民間藝術造型相比,有極其相似的藝術特征,樸實無華的藝術語言,單純稚拙的人物形象,卻傳達了無比豐富的精神涵義,這是我們民間藝術的價值和特色所在,並不斷地為民族藝術輸送著精神營養,是民族藝術發展的根本。
總之,宕昌沙灣鎮民間刺繡藝術在繼承隴南優秀民間刺繡傳統的同時,又有新的生活氣息,保證了這種民間藝術種類在當地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