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隴南民間剌繡 第二節衣飾類
肚兜與纏腰
肚兜在隴南當地俗稱“裹肚子”,有些地區也稱“低肚子”,是舊時人們貼身穿戴的一種特殊內衣,中國古代有“裹肚”、“抱肚”、“抹胸”等,有內穿、外穿兩種,內抹胸也稱“兜肚”,如《清稗內鈔·服飾類》描述女人穿內抹胸:“雪膚繹抹,交映有情”,外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之內侵者。俗謂之兜肚,男女皆有之”。從實用功能來看,受中國傳統中醫理論影響,主要是加強對腹部的保暖,頤養丹田之氣,腹部是人的髒腑所在,宜暖不宜涼,所以肚兜也兼有藥療和香囊的功能。出自民間婦女之手的這種繡品,除實用功能外,也是他們對子女、丈夫或其他親人表達親情的一種方式:兒女穿著母親為他做的兜肚,就像母親用自己的手溫暖子女的身體一樣,表達了母親對西和縣“裏肚子”子女深厚的嗬護之情;妻子做給丈夫的兜肚,表達了妻子對丈夫純真的愛情,是實用、情感與審美的完美統一。
隴南肚兜的布料一般以純棉布為主,用棉布多層疊加,厚重保暖,綿軟舒適,麵子則是裝飾的主體。肚兜結構單純,形狀穿戴時用上角的帶子係掛於脖子上,左右角帶子係於腰間。和其他地域的肚兜相比,隴南肚兜的色彩較為沉著素雅,底色多以深藍色或青色為主,並和其他素色搭配,正中間有一口袋,口袋處一般用一塊色相明快、形狀對稱的布料構件進行裝飾,刺繡圖案的色彩則大膽使用對比色,紅花綠葉,光彩奪目,但大麵積的素色確定了整體素雅和諧的色調。裝飾圖案的部位主要位於中間的口袋、下角以及上角處,但以中間口袋處和下角為主,主次分明,結構明晰。圖案的內容多以四季花卉為主,並與禽鳥動物搭配,形成和諧美好的寓意。
肚兜的色彩也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小孩的肚兜色彩相對豔麗,有時也以色相明快的紅色或黃色為底色,再配以色相明快、對比強烈、造型稚樸活潑的圖案,洋溢著濃厚的童趣和喜氣。小孩肚兜的圖案,一般繡有“連年有餘”、“富貴吉祥”之類花卉、動物等,也有繡“五毒”動物的,其意義應與“五毒”動物的荷包相同。成年男人的肚兜,主色則比較沉著、穩重,圖案內容也以象征純真愛情的花鳥為主,也有部分抽象裝飾圖案,對比和諧,格調穩重。
纏腰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服飾之一,流行於隴右的廣大地區,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隴南北部的農村依然普遍流行,俗稱“纏腰子”,目前已十分罕見。纏腰與肚兜作用類似,但造型與功能也有顯著的區別,肚兜為內衣,而纏腰則為外衣。纏腰的結構類似於坎肩,可以說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坎肩,無袖,胸部開對襟。主要特別處是:在腰間又特別增加一條寬約20厘米、長約40厘米的帶子,一端固定縫製在左側的前後衣襟連接線上,另一端縫有三組帶子,穿著時從前腰繞過,與另一側帶子綰結起來,兼具腰帶的功能,這也是“纏腰”俗名的由來。纏腰的麵料一般多為白色土棉布,有些有圓領,有些無衣領,纏腰帶子正麵是裝飾的主體,整個纏腰帶子就是一條裝飾精美的彩帶,帶麵多分割成三個單元格,單元格上麵刺繡色彩豔麗的單獨紋樣花卉圖案,或“兔兒臥菊”、“鷺鷥鬧蓮”或“喜上眉梢”、“鴛鴦戲水”,每個單元格下麵又點綴絲穗,增強了形式感。精美的形式與美好的寓意完美統一,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含義與地域文化特征。每個單元格下麵又是口袋,可以裝錢物,體現了實用與審美的有機結合。纏腰的色彩主體色為白色,而纏腰帶上的色彩則又突出了鮮豔、強烈的對比,每個單元格的底色或為藍色,或為青色,和豔麗的花卉色彩穿插搭配,形成明麗響亮的裝飾效果。
纏腰穿著時一般和以下服飾搭配,上身穿白色短衫,外套纏腰,下身穿青色褲子,打裹腿,腳穿帶絲穗麻鞋,頭纏白羊肚手巾,色彩素淨而格外精神,花卉圖案則起到畫龍點睛的裝飾作用。纏腰獨特的結構和精致的裝飾,使其成為過去民間流行的時尚服飾,是鄉間英俊少年風流瀟灑的象征,也是婦女才思敏捷和心靈手巧的象征,同時也是隴南地域女紅文化的典型代表。纏腰在隴南的流行,也與過去人們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過去的馬幫漢子、民間武把子多穿戴纏腰,並以此為榮耀。總之,纏腰不僅包含著女子的溫柔善良與心靈手巧,也標誌著男子西和縣糸盧腰結構勤勞勇敢與英俊灑脫,是隴南地域古老的男耕女織文明與古樸民俗文化的索引。
二、帽子
(一)出脫帽
出脫帽在隴南各地民間有各種不同的俗名,如“虎頭帽”、“狗頭帽”等,主要是根據帽子的造型和圖案的內容而定,但主題在於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取“出脫”之意,出脫帽早在清代民間已十分流行。在民間文化中,凶猛的動物不僅僅是恐懼,且具有“驅瘟辟邪”的作用,在視覺上張開巨口的動物將孩子的頭部含在口中,意即將孩子置於動物的嗬護之下,使小孩茁壯成長。例如“虎頭帽”,《風俗通義·禮典》言“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借助虎的威猛而“以毒攻毒”。同時也取諧音“虎頭虎腦”,祝願孩子長得虎頭虎腦,在農村,認為小孩長得粗壯才健康。在部分民間社火中,也有讓“龍燈”在人周圍纏繞,或將小孩從“獅子”嘴裏放進去,從尾部接出來,取“脫胎換骨”之意,祝願小孩健康成長,與“虎頭帽”、“狗頭帽”在性質和意義上相同。“虎頭帽”模仿虎頭形象,但造型誇張,構思巧妙,體現出程式化、擬人化的造型特征,也不乏獨特的個性色彩和地方特色。
除了動物造型的帽子外,隴南許多地區也流行裝飾花卉圖案的“出脫帽”,外形不模仿動物造型,但大體結構基本相同,文飾為精美的花卉圖案,底色多以青色或紅色為主,花卉圖案則五顏六色,對比強烈而和諧統一。民間婦女雖未經過係統的專業訓練,不懂得色彩理論,但他們有自己經驗形態的色彩理論,因而色彩的搭配取得了對比調和的完美統一。圖案中美好的花卉也象征了吉祥如意、健康長壽等意義。所以無論帽子的造型多麼豐富多樣,一般都統稱為“出脫帽”,意即戴上帽子,使小孩出落得越來越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