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盼望了6年而即將做母親的婦女,眼前的病症意味著什麼?切除了子宮,已懷的孩子不能保全,今後將完全失去生育的能力。不錯,開了刀,除了病,醫生算是盡到了治病救人的責任。但一個良醫的職責難道僅止於此嗎?

林巧稚想著,吩咐助手:“準備一下,再檢查一遍。”

於是,林巧稚又對患者作了一番檢查。當她查看病理切片時,意外發現活體組織不那麼發脆發硬。這不易為人注意的細微之點,使她心裏一動:這似乎與一般惡性病變的組織有點不同,會不會是良性腫瘤在懷孕期的特殊變化?

她馬上找病理科教授會診,提出自己的看法。從事病理研究幾十年的老教授張錫鈞,雖然不相信自己的分析會有錯誤,但還是被林巧稚說服了,同意她的多少有點冒險的治療方案:暫不做手術。

病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滿,在林巧稚心靈的天平上,是一顆多重的砝碼啊!此後,每隔一周,林巧稚就為董莉作一次檢查,親自觀察病變情況。一旦發生惡性變化,立即韓做手術。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瘤子卻並未長大。冬去春逝,到6月初夏時節,胎兒成熟了。林巧稚斷然決定,立即住院做剖腹產。

手術順利進行。當渾身發紫的嬰兒從子宮裏掏出來,發出第一聲啼哭時,她看見年輕母親緊張的神情頓時消失,臉上浮起欣慰的微笑。聽著嬰兒的陣陣啼哭,林巧稚像陶醉在無比優美的樂曲聲中;看著年輕母親臉上波動的笑紋,她猶如在欣賞一幅精美絕倫的圖畫。她的心沉醉了,疲乏的臉上現出了興奮的神采。

“祝賀你,有了一位千金小姐!”林巧稚沒能忘記在產房外焦急等待的關君蔚,急忙趕去告訴他。

“是嗎?!林大夫!太感謝您了,”年輕人使勁握著林巧稚的手,熱淚一下子湧出了眼眶。

“這有什麼好謝的。”林巧稚拍拍年輕人的肩膀,“快,到嬰兒室去看看孩子吧!”

關君蔚還想說些什麼,林巧稚一揮手,轉身急步上了樓梯。

初夏的夜風,多麼清新,多麼涼爽!關君蔚回到家裏久久難以人睡,他望著窗外清澈如水的夜空,望著晶瑩閃亮的滿天星鬥,鋪開紙,信筆寫著:林大夫:感謝您和各位大夫的關照,使我脫離開人生最大的苦惱,重新又獲得了家庭的幸福!

您那種在學術上的認真和慎重的態度,深深感動我們,更給我在工作上很大啟示!

我們決定把我們的孩子叫“關念林”來紀念您到永遠!

幾天後,產婦出院了。使人驚奇的是,宮頸的腫物也自然消失了。事實證明,林巧稚當時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

從這個病例開始,林巧稚不斷觀察這類病的特殊症狀,終於揭示了其中的規律。

幾年之後,醫學界認識了,產婦所患的宮頸腫物是一種特殊的妊娠反應膜瘤。它雖然具有瘤的形態,但並不是真正的瘤子,更不是惡性腫瘤。葡萄胎雖然是一個古老的疾病,但中國人係統地認識這種病卻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惡性葡萄胎和絨癌的惡性程度差別很大,預後也不相同,但往往由於得不到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而難以確診。為此,林巧稚把她經治的每一例病人的曆史,都作了認真的分析,終於得出了從葡萄胎到惡性葡萄胎以至絨癌,實際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的論點,並從時間上找出了鑒定這兩種疾病的規律。這一規律,到今天仍然被婦產科的臨床工作者所廣泛采用。

醫院的門診所,是社會的一角。林巧稚發現,在求醫的人群中,穿狐皮大衣、抹著紅唇裔的太太、小姐裝束在改變,人群中漸漸多了一些穿灰布軍裝的人。

這些人衣著簡樸,膚色雖不如太太、小姐那麼紅潤鮮嫩,大多因風吹日曬而顯得黧黑粗糙,但談吐不俗,落落大方。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她們走路總挺直腰板,堂堂正正,端莊而又穩重,有著舊時代女性少見的英武氣派。她們臉上常帶著真誠的微笑,給她們看病沒有那麼多不順心的事。年輕人暗暗地告訴林巧稚,這些都是共產黨的女官。林巧稚一開始隻是新奇,漸漸地,她開始留意觀察起來。觀察的結論是:婦女要讓人瞧得起,還就得這樣!一次,她給一個穿灰軍裝的患者看完病說:“你們營養太差,應該注意補充一點。”

“灰軍裝”似乎不理解,說:“我們都是供給製,大家都一樣的。”

“噢,你們共產黨都是講究一律。”林巧稚仿佛恍然大悟。

病人笑了。解釋說,上下級之間有點差別,但不大,生活費用不算富裕,但比起以前好多了。最困難的時候,她們是靠樹皮草根度日子的。

“當官的還這麼窮?”林巧稚覺得不可思議,說:“補不起,那就多注意調養吧!”

病人感激地握著林巧稚的手。林巧稚覺得她們的手都是那樣的有力。

又到了林巧稚門診當班的時候。這一天,她早早地來到了診室。

享有權威聲譽的協和醫院,掛號辦法也有特殊之處:一般門診,屬二等,價格較低;指名要某位名醫診治,可以出高價掛一等號。林巧稚當班門診,掛一等號的患者就比較多。

開診不一會兒,護士引進來兩位穿灰布軍裝的人。前麵一個年輕些,像是陪同;後邊一個已人中年,剪著齊耳的短發,圓圓的臉顯得有些蒼白。“這是你們掛的號?”林巧稚指著桌上的病曆問。“是的。”中年婦女答道。

“你們以後不要掛這種號了。這要多花錢。凡是我當班的時候,二等號我也看。”林巧稚和善地注視著對方,指了指麵前兩種不同的掛號條。

“好的,好的。”中年婦女感激地點了點頭。陪同的年輕姑娘連忙解釋說我們不太了解規矩,想請林大夫仔細給這位同誌檢查一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