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一、一般檢查資料的分析
1.家族史:是否有遺傳因素。
2.母親妊娠期的情況:是否有先天因素。
3.營養發育及健康情況:母乳或人工喂養,全身發育是否正常等。
4.疾病史:是否患過佝僂病、結核病、鼻咽部疾病等。
5.口腔不良習慣史。
6.有關的心理狀況:就診的目的,對治療的要求及合作程度,文化素質等。
二、麵部的檢查
1.正麵觀:
①麵的形狀可分為三型:寬、長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麵型。一般來說,安1類2分類的患者多為寬麵型,開給、下頜前突多為長麵型。
②顏麵對稱的情況:偏側咀嚼,一側下頜關節強直等,麵部左右側不對稱。
③唇的情況:唇的形態、厚度、功能情況等。
2.側麵觀:
①麵型也可分為三型,即凸、直、凹三種麵型,上頜前突或下頜後縮者為凸麵型,下頜前突為凹麵型,正常為直麵型。
②麵的高度:正常情況時麵的上下兩部分高度是協調的,其比值接近1,深覆頜患者下麵高不足,而開頜患者,下麵高過高。
輕度錯頜一般不出現麵部畸形。一旦有顏麵形態的異常,在製定矯治計劃時一定要考慮改善其麵形,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矯治效果。
三、口腔內的檢查
1.頜關係:檢查的頜關係,分為近中、遠中、中性三種。
2.牙齒數目及排列情況:多生牙、先天缺失、牙的錯位等。
3.軟組織情況:齲齒、牙周病等。
四、棋型分析法(略)
五、X線頭彩測量分析(略)
六、功能的檢查
1.發音:說話是否清楚。
2.呼吸:是否有口呼吸。
3.吞咽:是否有不良吞咽動作。
4.下頜運動:臨床上簡單而且實爾的檢查下領運動的方法是,觀察開閉口時下頜是否有偏斜,下頜關節區捫診檢查下頜髁突的運動情況,是否有半脫位、彈響等,如發現異常再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在以上六方麵檢查的基礎上就可做出以下診斷性判斷:
①錯頜類型(安氏毛氏分類):
②病因:是遺傳性或後天因素引起的:
③功能方麵的異常:
④牙弓的異常:牙齒的排列、形態、上下牙弓關係等方麵;⑤骨骼的異常:上下頜骨的發育、位置、形態,上下頜骨的關係及與顱麵的關係等。這五方麵的判斷是矯治設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