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錯頜畸形的檢查及診斷分析(三)(2 / 3)

②牙頜模型的立體攝影;將預備好的模型放在帶有反光鏡的專用控製架上(一次放2—3付為宜),對牙頜模型行立體攝影後用常規相片處理法獲取立體像對。

③立體攝影測量分析:牙頜模型立體像對的測量與解析處理原理和方法與頷麵立體攝影測量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我們用PC聯機係統,相片的測量、分析、輸出全部由計算機程序控製,非脫機操作。

另外,TM-SPS係統進行牙頜模型相片的量測、參數計算、統計分析與結果輸出時,為使測量分析更為準確,以便反映出不檾類型錯頜的特點,還采用人機對話的方式,根據各類錯頜齒槽座凹陷度及前牙牙軸傾斜度這兩個因素,來決定牙弓的理想弓弓形在前牙舌側區的走行是否通過門齒乳突。如:單純牙列擁擠,牙長軸較直的病例選擇“yes”,上頜前突,齒槽座凹陷的病例選擇“no”。最後將測量、計算和分折的結果以漢字數據表和圖形的形式顯示或打印出來,供臨床醫生使用,或存於計算機軟硬盤中。

四、TM-SPS係統的參數計算及使用方法

TM-SPS係統的參數計算,是將所有攝影測量的數據統一到牙頜參考坐標係中(X、Y,Z軸)計算得出的,這種參考坐標係統穩定且不受主觀因素(視覺、讀數)和客觀因素(測量器械精度、測量時放置的位置、手法)的影響。

牙頜參考坐標係的原點(I點)代表上頜中切牙近中切端連線的中點Y軸牙弓對稱軸(上頜用齶中縫平麵);Z軸一一垂直於頜平麵的坐標軸(方向向上)。X軸——垂直於Y,Z軸的坐標軸(即頜平麵)。這種選擇適當的數學模型編製的軟件,由計算機進行數字運算得出的數據與手工測量直接測得的數據是不相同的,故以下將以往慣用的測量項目的數據改稱為“計算參數”。本係統牙齒量測精度為0.3mm,鏡麵量測精度為1.0mm。

為達到保存和記錄牙頜解剖結構的全部特征和計算各部分大小、比例和體積的目的,而增設了多種新型的計算參數,現分述如下:

1.直線類參數:指兩點間的距離,如牙齒寬度等點到直線和點到平麵的距離,如牙弓長度、齶線高度等。

2.角度類參數:指平麵或直線間的夾角,如前牙傾斜角之一ZZIG,ZZIG代表中切牙切端坐標原點至齦緣點連線(IG)與牙頜參考坐標係Z軸間的交角。從各個角的大小及變化規律來確定牙弓、齒槽的突度及其相對的位置關係。牙弓不對稱角——牙弓左右同名牙、同名點連線至Y軸垂線間夾角之差,加上牙弓左右寬度,兩種參數一起來評價牙弓的對稱性。

3.曲線類參數:選擇不同的曲線方程(如:頜曲線的多項式)來定量描述各曲線的特征及位置關係,每一類曲線均由實測點連接而成,以方程式中各項數值的變化情況來分析曲線的寬窄,曲線兩端開口處的大小,曲線離牙頜坐標係原點位置的遠近。如恒牙近期正常頜測量分析結果,齒座弓形曲線(上)較牙弓曲線(上,下)離坐標原點遠且形狀呈扁平狀,磨牙部分弓形開口較大,數據結果與圖形中顯示的情況相符,實際情況也如上述。

另外,采用曲率參數即曲率K和曲率半徑B=l/K來定量描述曲線的彎曲程度,曲率半徑愈大則曲線彎曲程度愈小,反之R愈小,曲線彎曲程度愈大。

4.平麵類參數:由平麵與各測量點、線或平麵間組成的角度、線距等。將平麵特征以方程式表示。常見的有頜平麵,齶中縫平麵,齶部橫截麵等。如頜平麵是采用最小二乘法,使它通過所有牙齒的切端、舌尖及第一磨牙頰尖與坐標原點而確定的。在TM-SPS係統中多用做參考平麵或計算任一截麵積或將截麵重疊做牙頜資料的橫向與縱向分析研究。

5.指數類參數:在人類學研究中常以兩種或更多的測量項目的數據來計算指數,用以表現身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關係,反映他們的形狀。我們挑選一些數據編入計算機程序來計算指數,並將指數分為若幹等級作為診斷正常及異常頜的標準。將矯治前後的指數相比較或與前人研究結果進行對比,以利發現其間的規律性。如齶部指數,牙弓指數,磨牙指數,Howes分析,Bolton分折等。可以幫助確定牙弓,齶部形狀、大小,上下頜協調程度。還可根據齒槽發育的情況決定拔牙或開展牙弓,以利選擇合適的矯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