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TN矯正法(一)(3 / 3)

(2)基底板:將槽溝和結紮管部分及固位由部分連接成一個整體。

(3)固位網:不繡鋼絲編織的100目的網,使釉質粘合劑充填在網眼之間,加強托槽與牙齒釉質表麵的附著力,增加托槽的固位力。

②托槽的規格共分為三種型號。(1)丁隊型:托槽寬4.5mm,長3.5mm,槽溝寬0.55mm,結紮管高0.9mm,內徑為0.5mm,結紮管內側壁構成槽溝壁,其壁與溝成90度角,托槽的總厚度為基底部為平底。

(2)TN2M組成與TN型相同,托槽寬2.6mm,長3.5mm,基底為平底。

(3)TN3Ms組成與丁隊型相同,托槽寬3mm、長3mm,棊底部為弧型,

③托槽粘接在牙齒上的位置:托槽的主要用是弓絲或各種固定在芽齒的唇麵上,使其發揮矯正的作用。托槽粘接在牙齒上的位置,除牙齒是從托槽溝至切緣距為3.5mm以外,在其它牙齒上均為4mm,粘接時托槽溝與牙齒的長軸成直角。

3.帶環和頰麵管

根據我們卿定中國人冠的石青代型周徑為34-40mm,以p.5mm之差作為一個型號,共製成1-13型號的預成帶環,左右側通用牙冠的石膏代型周徑為34-41mm,以0.5mm之差製成1-15型號的預成帶環,左右側通用帶環的舌側焊有舌側鉤.頰側焊有0.6mm內徑的頰麵管,近中頰側焊有牽引鉤。

4.附件

①控根彈簧在臨床上用00.4mm不鏽鋼絲彎製成控製上、下頜切牙的牙根向唇側或齶側移動。②正軸彈簧:如果牙齒的近遠中傾斜度過大正軸弓絲不能使之複位者,可應用正軸彈簣進行正軸,恢複牙齒的近遠中正常軸向位。

③彈力牽引圈:彈力牽引是矯正過程中很罕見的方法,我們與北京橡膠研究院共同研製成鏈狀彈力圈I、II兩種型號。

(1)I型是由54個厚0.8mm,小圈連接起來的長16cm的鏈狀彈力圈。是采用以海南島產天然橡膠為主的材料製成的,

(2)IT型:是由厚0.7mm,0.8mm的19個圈,中間間隔0.7mm寬的帶連接起來的總長9,6cm的彈力圈。其成份與I型相同。

④分牙材料:

(1)彈力分牙圈:直徑為3.42mm,厚為0.6mm,及直徑為4.84mm,厚為1.15mm的圓形橡皮圈。

(2)用必0.5mm不鏽鋼絲彎製的分牙彈簧。

二、臨床矯正的過程

TN矯正技術適用於安氏I、Ⅱ、Ⅲ類錯頜拔牙與非拔牙的症例,其矯正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1.排齊擁擠錯位的牙齒:擴大牙弓或減徑、減數取得間隙,以協調牙量與骨量。

①用弓絲擴大牙弓以排齊擁擠錯位的牙齒;

②擁擠嚴重者,拔除第一雙尖牙取得間隙,用弓絲將尖牙推向遠中,並排齊擁擠錯位的牙齒;

③矯正外翻、扭轉的牙齒;

④將低位或髙位的牙齒恢複至正常的位置。

2.矯正咬合關係,矯正上下牙弓的長度、春度和寬度的異常關係,以達到正常的咬合關

①矯正前牙反頜:用開展前部牙弓及II類頜間牽引矯正前牙反頜。

②矯正前牙超頜:內收上前牙,縮短上頜前部牙弓;

③矯正前牙深覆頜或開頜,在前牙排齊之後,應用反商弓絲矯正其深覆頜或開頜;

④解除後牙反?將上頜後部牙弓擴大或縮小下頜後部牙弓,以解除其後牙反頜,如是全牙弓反頜的患者一定要先矯正前牙的反頜,然後再矯正後牙的反頜;

⑤關閉剩餘的拔牙間隙:在前牙排齊之後,拔牙間隙有剩餘,則以前牙為支抗,牽引後牙向近中移動以關閉其剩餘間隙;

⑥通過頜間牽引的方法調整磨牙的近遠中關係,使之能達到中性頜位。

3.調整牙齒的軸向位置:恢複牙齒自然的軸向位置,使之既有良好的功能又美觀。

①利用弓絲或正軸簧矯正各個牙近遠中的軸向位;

②利用控根彈簧矯正上下切牙根冠的唇舌向位置,在裝置控根彈簧時,將結紮絲穿過末端管前主弓絲上的U形簧與弓絲的末端結紮,或將弓絲的末端用火焰烤熱,在插入頰麵管之後,用鉗子向近中彎,以保持全牙弓形狀不變及切牙的牙冠不動,以利於控根彈簧發揮作用,達到移動牙根的目的。

4.保持:在第三個階段矯正結束以後,可拆除矯正器,戴用活動保持器半年至1年,或用音部分弓絲保持半年至1年,以結束治療。

當然,在臨床矯正的過程中,不是每個患者一定都要經過上述的每個階段,而是視其畸形的情況而定的。簡單的病例,有時隻經過第一階段已經達到治療目的,就可以進入保持階段。而比較複雜的病例就要經過四個階段才能完成矯治的目的。同時在矯治的過程中,根據需要及時更換弓絲以保證矯正的順利進行。

三、TN矯正法的特點

經過八年的臨床實踐,此矯正法逐漸完善和配套,充分發揮它的優良的矯正作用。目前,在我科臨床上70%的病例應用此法矯正。此法尤其是解決疑難的病例的非常有力的手段。

1.充分發揮了鈦鎳弓絲的高彈性和記憶特性,隻用一根弓絲能對牙齒做唇舌向,近遠中壓入和拉伸、旋轉及鏈軸的矯正,這是TN矯正法的最突出的特點,因此,應用TN矯正法,一般隻用1-2根弓絲就能達到矯正的目的。如牙列擁擠的患者擁擠唇向,外翻扭轉,反頜,在拔除之後,先做上、下水平弓絲將向遠中移動,在有間隙之後,將外翻矯正,反頜解除,最啟上下頜更換上下滑動弓絲以內收,排齊上下前牙及關閉剩餘間隙,同時調整上下牙弓的近遠中關係,以完成矯正。療程明顯縮短。根據臨床統計,對反頜、牙齒扭轉、牙列擁擠,前牙開頜等矯正縮短療程50%。

2.複診時間間隔延長,減少複診次數。因為鈦鎳矯正絲回彈性能好,又有記憶特性,所以弓絲不需經常調節或更換,一般複診時間在4-8周。這是有實驗數值作為依據的:辦0.5mm不鏽鋼絲持續彎曲75度角14天後殘餘角為52度說明已失去彈性,而55mm鈦鎳絲持樣彎曲角60天後殘餘角僅2度,說明仍具明顯的回彈性能。因此複診時間同隔延長,既可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患兒又少耽誤學習。

3.矯正力按其作用的時間分為間斷力和持P力。為了提高矯正的速度,國際上進年來提倡用持續而柔和的力量。鈦鎳矯正絲由於彈性,所以它的力量是持續的,鈦鎳矯正絲變形力,經測定比相同直徑的不鏽鋼絲小4倍,所以它的力量是柔和的,能使牙齒在生理範圍內最快移動,達到矯治的目的。經臨床觀察及x線檢查,在矯治過程中及矯治之後對矯治的牙齒沒有發生不良影響。

4.TN托槽很薄,隻有1.4mm厚,而方絲托槽和Begg托槽均比TN托槽厚,所以TN托槽粘合在牙麵上對口唇沒有異物感,患者戴此矯正器感到比較舒適。

總之,TN矯正法,經過八年多臨床實踐:證明是一種髙效能的矯正方法,要進一步研究,使它更加完善,並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