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矯正器(一)(2 / 3)

2.拔牙病例:采用拔牙矯治的目的是利用拔牙間隙排齊牙列。通常是拔除第一雙尖牙。拔牙後實際上需要間隙的情況有下列三種:

①隻需要拔牙間隙的+1,這說明有較多的剩餘間隙,允許後牙前移。

②隻需要拔牙間隙的-1,這說明剩餘間隙不多,允許後牙稍有前移。

③需要拔牙間隙的+以上,甚至完全需要,這說明沒有剩餘間隙,不允許後牙前移。

在設計支抗時根據上述三種情況選擇支抗。第一種情況選用頜內支抗,由於有剩餘間隙需要後牙適當前移,所以不加強支抗,允許適當的丟失支抗。第二種情況可選用頜內支抗,但需加強支抗,如用舌弓把支抗牙聯結成一個整體。也可采用口外支抗。第三種情況采用口外支抗或頜間支抗,要嚴防丟失支抗。

第二節 磁力矯正器

用磁場治病在國內外均有悠久的曆史。目前,磁療法已經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實踐證明,磁療是安全而有效的。近幾年來,國內外的一些學者應用磁力移動牙齒,並且已初見成效。

兩塊磁體之間其磁場相互作用可產生相吸或相斥的力(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力矯正器就是利用這種相吸力或相斥力達到移動牙齒,矯治錯頜的目的。

一、永磁材料的性能

醫療用的永磁材料具有以下性能。

1.剩餘磁感應強度(Br)較強,即:材料磁化後去掉外加磁輯,仍保留著較強的磁性,其磁感應強度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自行減退。

2.矯頑力(HC)大。即:抗退磁力強,退磁困難,具有較大的表麵磁場強度。

3.有最大磁能積(BHmax)。磁能積的表示單位是特斯拉(T)或兆特斯拉(MT)。當剩餘磁感應強度和磁能積大時,磁體的表麵磁場強度大,其體積可以減小,這樣便於醫療上應用。

常用的醫療永磁材料是稀土合金永磁體,其中性能最好的是釤鈷合金(SMC05)永磁體。近幾年來,又製出一種新的稀土合金永磁材料釹鐵硼(NdFeB)。

從表中可以看出,釹鐵硼合金磁體的剩餘磁場強度和最大磁能積都大於釤鈷合金磁體,而且加工性能好,價格便宜,所以我們選用了釹鐵硼材料。但是這種材料的耐腐蝕性能差,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在磁體表麵鍍一層鎳,或塗一薄層軸質粘合劑,以防止其在口腔內被唾液腐蝕生鏽。

二、磁體的選擇

選擇磁體時應考慮以下四個因素:

1.磁塊的大小和形狀:永磁體麵積大則表麵強度大,而同一麵積的永磁體其表麵磁場強度是厚者大於薄者,磁場強度大產生的力值也大,所以選用立方形體最合宜。

2.磁塊的間距與磁力的關係:將兩塊吸引在一起的磁體分開時的一瞬間可產生最大的力,間距加大磁力減小。在間距較大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足夠的磁力,宜選用較大的磁體。

3.磁療的常用劑量:常用量可分為三級:小量磁體的總磁場強度為0.3T以下,中量0.3-0.6T,大量0.6T以上。磁場強度增大,療效也相應增高,但副作用發生率也較高。因此宜選用劑量合適療效好又無副作用的磁體。

4.在口腔內應用,磁體的形狀要受到牙弓牙齒等口腔解剖條件的限製。不能妨礙咀嚼吞咽、發音等口腔生理功能。

根據以上因素我們選用體積較小的長方形或近於正方形的磁體。磁場強度為中量。

三、雄力矯正器

我們已采用的磁力矯正裝置有兩種,使用方法如下:

1.磁塊直接粘貼法:用釉質粘合劑將磁塊粘著在牙麵上(操作方法同粘貼托槽),用於牙齒的近遠中移動。

例如,間有間隙:分別在唇麵各粘貼一塊磁塊,利用磁極間相吸的磁力使用近中移動,進而關閉間隙。

又如,拔除第一雙尖牙後,拉尖牙向遠中:在尖牙的唇麵粘貼--塊長方形磁塊,並在第二雙尖牙的近中、頰麵粘貼形磁塊。可增加固位力和減少間距。

當尖牙隨著磁力方向移動至靠攏形磁塊時,距雙尖牙還有一個磁塊厚度的距離。如需繼續關閉此間隙,可將形磁塊取下,換成長方形磁塊,於是尖牙將繼續移動至緊貼雙尖牙的近中麵。拔牙間隙關閉後,再用一般的矯正器完成其它治療項目。

2.帶磁塊的小唇弓:這是引用Blechman的方法。用於拉尖牙向遠中。製作及使麻方法是:用白合金片製作與磁塊形狀一致的套筒兩個,分別焊接在主弓絲和小唇弓上。用一薄層釉質粘合劑將磁塊粘固在套筒內(粘合劑同時起到隔絕唾液防止磁塊生鏽的作用)。另外,在第一恒磨牙的帶環上焊兩個相互平行的圓管,分別插入主弓絲(常用的唇弓)和小唇弓。將小唇弓的另一端桂在尖牙托槽的近中,小唇弓可以前後向滑動,當磁力吸引著小唇弓向遠中時,也拉著尖牙向遠中移動。

四、療效觀察

1.直接粘著磁許關閉牙間隙:各種方法效果較好,具有兩個優點:①簡便,不需要製作矯正器;②矯治力完全由醫生控製,根據間隙的大小選用適當的磁體並能計算出力值。不需要按常規的方法掛橡皮圈或加力,可減少複診次數,節約醫生和患者的時間。

2.利用磁力拉尖牙向遠中:在臨床上拔牙矯治的症例是相當多的,通常是拔除第一雙尖牙後利用此間隙排齊擁擠錯位的前牙,或者減少牙弓前段的突度。為利用此拔牙間隙第一步就是拉尖牙向遠中。我們曾應用了兩種磁力裝置移動尖牙,通過實踐我們認為直接粘貼磁體的方法效果較好。設計時也和一般矯正器一樣要考慮支抗問題,例如可采用舌弓或齶弓加強支抗防止後牙前移。此外,還可調整磁體的磁能匹配,支抗牙上的磁能要大於移動牙。使用小唇弓不僅製作技術複雜而且要選用較大的磁體才能移動尖牙,因為要拿出一部分力來抵消機械性摩擦力。這樣的裝置戴入口內病人常有不適感,由於不能堅持戴矯正器,而導致矯治失敗。

3.副作用問題:磁療法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醫療技術,國內外大量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都證實了其副作用發生率低,而且症狀輕微。但是,許多學者仍主張應用磁療法治病時治療期間應當有休止期。一般連續治療3個月後就停止一段時間。另外,治療前應做血常規化驗檢查。有學者報告有的病人平時白細胞數較少,在磁場的影響下可能會使白細胞數更少而低於正常範圍,停止磁療後白細胞會上升。所以應當予以注意。

五、磁力矯正器的適應症

磁力矯正器還剛剛興起,我們尚未大量應用。根據粗淺的實踐體會,認為用來移動個別牙齒是較合適的,例如關閉兩牙間的間隙,移動尖牙向遠中等,一般三四個月達到矯治目的後就取出磁體。

第三節 快速上頜擴大螺旋矯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