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回顧與進展

臨床藥理學概念的提出,約起始於上世紀30年代,英國的Thomas lewis早在1934年就預示臨床藥理學的出現。近幾十年來臨床藥理學的發展十分迅速,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學科。國際上臨床藥理學發展較快的國家有美國、瑞典、英國、德國和日本等。1954年,美國John Hopkins大學在L Lasagna領導下建立了第一個臨床藥學室,並開始講授臨床藥理學課程。隨後,瑞典、日本和許多歐美國家也紛紛成立了臨床藥理學機構,開設了臨床藥理學課程。其中以1972年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附屬霍定(Huddings)醫院建立的臨床藥理學室和英國皇家研究生醫學院臨床藥理係規模較大,設備優良,被分別譽為“國際臨床藥理室”和“國際藥理培訓中心”。

20世紀60年代初期,震驚世界的沙利度胺事件,促使人們重視新藥的毒理學研究,加強臨床藥理學研究和培養臨床藥理專業人員。此後歐美等一些國家,先後成立了全國性的臨床藥理學組織。如意大利於1967年在歐洲第一個成立了全國臨床藥理學會,美國在1971年也正式成立了臨床藥理學會。國際藥理聯合會(IUPHAR)為了促進臨床藥理學的發展特地建立了臨床藥理專業組。與此同時,臨床藥理學期刊和專著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國際臨床藥理學會議也十分頻繁。1980年在英國倫敦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會議,1983年和1986年分別在美國華盛頓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二屆和第三屆國際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會議。

我國藥理學工作者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就注意到發展我國臨床藥理學問題,並呼籲在國內建立臨床藥理學科。1979年7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全國臨床藥理學專題討論會”。1980年衛生部在北京醫學院成立臨床藥理研究所,並確定湖南醫學院為全國臨床藥理培訓中心。以後衛生部又相繼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醫學院內建立臨床藥理培訓中心,承擔臨床藥理學人才的培訓任務。

1982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藥學會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即中國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1983年以來先後出版了多本《臨床藥理學》專著。1985年,經國家科委批準《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創刊。目前我國臨床藥理學人才在不斷地增多,臨床藥理學科在不斷地壯大,這將推動醫藥衛生事業更好地發展。

第二節 臨床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

藥物治療學是研究藥物如何在治療中應用的學科,是依據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等因素,選擇藥物、給藥方法和確定療程等問題的一門學科。臨床藥理學是研究藥物進入人體後,藥物與人體及病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可以說臨床藥理學是藥物治療學的理論基礎,而藥物治療學是臨床藥理學在臨床治療上的實際應用。臨床藥理學的研究範圍既包括藥物在正常人體內的相互作用,也包括藥物在病人體內的相互作用。

藥物治療學隻研究藥物在病人體內的各種藥理作用。臨床藥理學把基礎藥理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應用於臨床,臨床藥理學給出了與臨床用藥關係密切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如消除半衰期、穩定血濃度、清除率、表觀分布容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