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看《編劇的藝術》,很多年的書了,來自於美國。
其實看的書很多,這麼多年零零散散的看,隻記得看的時候,有很多感想,有自己的想法,有對文中一些段落的不認同,可惜都沒有形成筆記,現在差不多都已經忘記。
話說,我這人的記憶力那就是個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惜我這個筆頭喜歡買很多筆記本,然後找到哪本就記在哪本上麵,再然後,就找到不到了,然後便沒有然後了。
記性差,亂扔東西,想到哪做到哪,導致雖看到了很多東西,卻沒有記下隻言片語。
前幾日,突然靈機一動,不如另寫一本雜文,算是記錄自己的成長變化,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
故而,這是一本雜文,不算小說,應該也算是故事了。
——————————————————————————————————————————
今天偶爾在一帖子上看到這麼一段話,講的是關於節奏的:
我一直對於情節的節奏不理解,不知道什麼是節奏,看到這一段話,似有點想法。
筆記:1、這個節奏的說法,讓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雖然不知道是否正確,但回想起來,在情節衝突密集的地方,越是高潮的點,描寫敘述就更為清晰,甚至用幾段文字去描述時間上的幾秒鍾,而情節和緩過度的時候,有時一句話就可以帶過去一年。原來這般寫作是無意識的行為,現在,可以考慮主動一些,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詳略得當。
2、網絡小說,個人感覺這個節奏十分重要,節奏掌控的好,可以將並不是很精彩,張力並不大的故事也能拉住讀者,而節奏掌握的不好,就算有再好的故事,不巧妙的挑選元素,然後合理的鋪排,也不能精彩的表現出來。有好的故事,沒有控製力將他寫出來,這是讓人很遺憾的事情。
【原文節選:轉】
小說的節奏就在這情節的發展中。一般而言,情節高潮,小說敘事速度減慢,這有利於大密度、高清晰度地對場景進行描繪。情節低潮,小說敘事速度加快,對事件的敘述隻用概述,甚至省略。由此形成了交替變化的敘事進展節奏。
對敘事節奏深入考察就會發現情節小說節奏和本文時間、敘事時間的關係密切。
敘事主體在創作中可以違背事情發展本身的節奏,在生活中本來時間極短的事情可以寫得極長,極長的可以寫得極短,這就形成了節奏。
情節的節奏,它的要點就在於:重要的情節就要慢節奏,慢慢寫,讓讀者慢慢讀,可以細細的品味,然後產生代入感。反之,次要的情節需要快節奏,快點寫,甚至於一筆帶過,讓讀者可以大概的了解,然後產生一種代入輔助感。
(代入輔助感,就是協助主要情節能夠產生足夠的代入感,增加情節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