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音樂類別的名稱。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刹那間,你可以體悟到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纏綿不絕的生命呼喚。那份說不清、道不盡的感覺,正是中國古典音樂特有之美。
高山流水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胡笳十八拍
漢末戰亂中,蔡文姬流落匈奴達幾年之久。她身為左賢王妻,卻十分思念故鄉。當曹操派人接她回內地時,她又舍不得離開兩個孩子,還鄉喜悅被骨肉離別之痛所淹沒,心情非常矛盾,但最終還是忍痛歸還中原。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作家瓊瑤著有《梅花三弄》三部曲(《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並分別改變成同名電視劇。電視劇主題曲為薑育恒所演唱的《梅花三弄》。
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它至少在漢代已經出現。其內容向來說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係起來。《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關於此,蔡邕《琴操》記述得較為詳細。
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為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樂曲的曆史並不長。原為崇明派琵琶曲,樂曲要表達的主題不是很具體。不少相關文章對此曲解題時都模糊地稱,此曲旨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細膩深遠的幽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有的文章稱,此曲細致地刻畫了宮女麵對秋夜明月,內心無限惆悵,流露出對愛情的強烈渴望。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立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僅存的一首名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美,被稱為是“孤篇蓋全唐”的傑作,聞一多稱之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該詩曾被中國當代著名音樂家彭修文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並因此廣為流傳。
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曆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
《漁樵問答》曲譜最早見於《杏莊太音續譜》(明蕭鸞撰於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現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十麵埋伏
《十麵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是琵琶武曲的頂峰之作,它結構完整,用音樂敘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現了名聞古今的楚漢之戰,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那激動人心的旋律令聽者無不熱血沸騰、振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