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胡同裏的名人故居(1 / 2)

老舍故居:豐富胡同19號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後住過的地方共有十處,其中解放前九處,解放後一處。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是解放後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老舍先生在這裏住的時間最長,人生成就最輝煌。

李大釗故居:文華胡同24號

李大釗先生的故居比較著名的有兩處,分別位於河北樂亭和北京。北京故居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樂亭故居在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李大釗自己非常喜歡這處住宅,這裏是他與妻子兒女生活在一起最快樂、最開心的地方。李大釗的次子李光華、幼女鍾華出生在這裏,他的長子葆華、長女星華都是在這裏耳濡目染,最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梅蘭芳紀念館:護國寺街9號

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占地麵積716平方米。1961年梅蘭芳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四合院內,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10年。此院原為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後經過修繕,梅蘭芳搬到這裏居住。梅蘭芳逝世後,周總理提議建立梅蘭芳紀念館。1986年10月,梅蘭芳故居對外開放,朱漆的大門上,懸掛著鄧小平親筆書寫的匾額“梅蘭芳紀念館”。

郭沫若故居:前海西街18號

該故居現為郭沫若紀念館。位於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占地7000平方米,前身是清代和珅的王府花園,後因和珅被抄,花園遂廢。同治年間,此處成為恭親王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時,恭親王後代把此地專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為宅院。新中國成立後,這裏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華使館的駐地。郭沫若自1963年11月由西四大院胡同5號遷居至此,在這裏度過了人生最後的15年。

魯迅故居: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是魯迅1924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一生撰寫了許多著作,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墳》、《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國小說史略》、《熱風》等著作,同時還主持編輯了《語絲》、《莽原》等周刊雜誌。1979年,魯迅故居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宋慶齡故居:後海北沿4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故居,位於北京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這是一卒典型的中國式庭院,走進故居,幽靜的園內假山疊翠,花木成蔭,清澈的湖水,曲折環繞。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原計劃為宋慶齡同誌在北京專門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卻以國事百廢待興,一再遜謝。最後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才借此王府花園,葺舊更新。宋慶齡於1963年遷居於此,在這裏工作、學習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