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故居:北溝沿胡同23號
梁啟超故居北溝沿胡同屬東城區北新橋地區,在東直門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溝通大菊胡同和東四十四條,長300多米。明代,稱“學房胡同”;清乾隆時稱“官學胡同”,宣統時稱“北溝沿”,因胡同臨近水溝而得名;1949年稱“北溝沿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紅都胡同”,後複稱“北溝沿胡同”。現胡同西側與新太倉二巷相通,東側有兩條支巷通往小菊胡同。
齊白石故居:跨車胡同13號
據傳此宅為清代中晚期內務府一總管大臣的宅子,後分割出售。新中國成立後由文化部購買,作為畫家齊白石的住所。由於老人思念在西城的舊居,在此住了不長時間便遷回西城,此地便改為齊白石紀念館(在他生前成立的)。“文革”期間,紀念館被撤消,改為北京畫院。現為北京畫院《中國畫》編輯部和北京美術家協會所在地。此院的磚、木雕飾具有較大價值,1986年1月21日公布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紀曉嵐故居:珠市口西大街241號
紀曉嵐故居位於現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雍正時權臣、嶽飛二十一代兵部尚書陝甘總督孫嶽鍾琪的住宅。紀曉嵐在這裏住了兩個階段,分別是從11歲到39歲,和從48歲到82歲,前後共計62年。紀曉嵐於1805年去世後,因在珠巢街還有宅院,其子孫便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此後屢易主人,至1958年10月1日,晉陽飯莊在此開業,就再未有變遷。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廣渠門內大街207號院
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有望在年內複建,地址位於崇文區磁器口十字路口的東北側,也就是史料上記載的崇文門蒜市口地區曹雪芹十七間半房故居原址附近。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在今年年初市人代會上提出的“關於加速複建曹雪芹故居”的建議,2010年6月末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回複。據有關人士透露,複建故居占地800平方米左右,將成為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展出《紅樓夢》各種版本、20多件康熙寫給曹家的聖旨高仿品等物件。
徐悲鴻紀念館:新街口北大街53號
徐悲鴻紀念館有兩處:一處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另一處位於宜興亦園內。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建立於1954年,它是由中國政府在徐悲鴻故居基礎上建立的第一座美術家個人紀念館。該館原址在北京市東城區東授祿街16號,周恩來總理親書“悲鴻故居”匾額。1966年“文革”開始之後,原紀念館被拆除。1973年,周總理指示重建新館。宜興徐悲鴻紀念館,1988年10月26日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