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3 / 3)

答案B

點評佛教為泰國國教,約95%的居民信奉佛教,日常生活亦深受影響。

60.2003年4月22日是第34個地球日,其主題是:

A.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B.善待地球——保護資源

C.善待地球 D.保護我們的家園

答案B

點評第34個地球日的主題是善待地球——保護資源。

61.下列港口與所臨海域相符合的是:

A.馬賽~太平洋 B.鹿特丹~北海 C.漢堡~地中海 D.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

答案B

點評鹿特丹港直接與北海相連,是歐洲最大的海港,也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海港,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先進的多式聯運體係,鹿特丹港是世界貨物的主要中轉港。

62.黃山奇峰怪石,造型獨特,峰林深穀的地貌成因是:

A.凝灰岩被流水風化侵蝕而成

B.流紋岩被流水片狀機械剝蝕而成

C.花崗岩被流水球狀風化而成

D.石灰岩被流水溶蝕而成

答案C

點評花崗岩地貌主要由具岩株構造的花崗岩體組成,地勢陡拔,岩石裸露、沿節理、斷裂有強烈的風化剝蝕及流水切割,形成奇峰深壑。

63.進入20世紀以來,申辦世博會的國家日益增多,到目前為止,世界博覽會共舉辦了幾屆:

A.28 B.38 C.40 D.41

答案C

點評截至到2007年上海世博會結束,世界博覽會總共舉辦了40屆。

64.一些發達國家人口“鍾擺式”移動的形成原因是

①城市環境的惡化;②市區內地價上漲;③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④生產力發展速度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點評一些發達國家人口“鍾擺式”移動的形成原因是城市環境的惡化、市區內地價上漲、城市交通事業的發展。

65.被稱為“千裏石塘,萬裏長沙”的是:

A.台灣島 B.海南島 C.南沙群島 D.釣魚島

答案C

點評唐宋年間,許多曆史地理著作將西沙和南沙群島相繼命名為“九乳螺洲”、“石塘”、“長沙”、“千裏石塘”、“千裏長沙”、“萬裏石塘”、“萬裏長沙”等。

66.下列關於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正確措施是:

A.為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狀況,市區應多建高速公路和鐵路

B.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廠應多建在居民區及周圍

C.為擴大城市綠化麵積,城市中心區應建大型森林公園

D.為避免城市中心區人口和工廠過多,應將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廠等向郊區分散

答案D

點評高速公路和鐵路屬於城市過境車道,應遠離城市,不應從市區經過;為城市環境考慮工廠也應遠離城市布局;城市中心地價較高,適當地建一些綠地是有必要的,不應建大型的森林公園。為避免城市中心區人口和工廠過多,應將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廠等向郊區分散則是比較合理的。

67.鏡泊湖從成因角度屬於以下哪種類型湖泊?

A.堰塞湖 B.構造湖 C.冰蝕湖 D.風成湖

答案A

點評鏡泊湖屬於堰塞湖。

68.廣大鄉村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

A.大氣汙染 B.噪聲汙染

C.水土流失 D.生態破壞

答案D

點評在鄉村地區,由於資源的利用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鹽堿化、森林減少、水源枯竭、物種減少等。

69.“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淮北則為枳”這兩句話間接和直接說明農業生產具有:

A.季節性 B.周期性 C.地域性 D.季節性、周期性、地域性

答案D

點評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周期性、地域性的特點。

70.記錄地球曆史的“文字”是:

A.化石 B.地層 C.礦產 D.岩石

答案A

點評化石是本曆史書,被人們稱作記錄地球曆史的特殊文字。

71.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於:

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連片發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答案D

點評大量使用轎車使居民可能選擇離城區較遠的郊區居住,從而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72.城市綠地減緩熱島效應的功能為:

A.調節氣候 B.降低噪聲 C.保持水土 D.涵養水源

答案A

點評城市綠地有許多方麵的作用,如淨化空氣、吸煙滯塵、調節空氣、美化環境、減弱噪聲等,其中減緩熱島效應的功能,即降低城區溫度的功能,應屬調節氣候。

73.造成台灣島東西部城市密度差異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資源 D.軍事

答案B

點評台灣島地形中間高,兩側低。以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為分水嶺,分別漸次地向東、西海岸跌落。但由於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東地區,就形成了東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74.影響我國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②交通;③氣候;④經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點評由表可知我國城市主要分布在110°~120°和120°~130°之間,是因為這一地區多平原;城市又多分布在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說明氣候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75.與農作物種類的分布、複種製度和產量關係最密切的自然條件是

A.光熱和降水 B.灌溉水源 C.地形條件 D.土壤條件

答案A

點評因為太陽光熱是植物物質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所以,農業生產的各種措施都在於因地製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熱條件。世界農業發達的地區主要分布在熱量條件和降水條件配合較好的熱帶和溫帶地區。

76.世界海運量最大的航線是:

A.北太平洋航線 B.北大西洋航線

C.南太平洋航線 D.印度洋航線

答案B

點評大西洋航運發達,是世界上海運量最大的大洋。

77.我國冬季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湖泊水 B.大氣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答案C

點評我國冬季降水稀少,河流在冬季幾乎全靠地下水補給。

78.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都屬於六大板塊中的:

A.亞歐板塊 B.印度板塊 C.非洲板塊 D.印度洋板塊

答案B

點評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雖地處亞洲,但其板塊並不屬於亞歐板塊,而是印度洋板塊。

79.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是:

A.鋁 B.氮 C.矽 D.氧

答案D

點評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依次是氧、矽、鋁、鐵、鈣。

80.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是:

①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影響;②龐大的人口壓力;③令人擔憂的資源短缺;④深刻的環境危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點評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整個人類共同麵臨的問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對於我國而言,由於人口壓力大,資源短缺以及嚴重的環境危機,因而更具緊迫性和必然性。

81.“背斜成穀,向斜成山”的地質作用主要是:

A.斷裂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答案B

點評背斜成穀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外力侵蝕。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穀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2.秘魯漁場的成因主要是:

A.位於寒暖流交彙處 B.位於河流的入海口

C.受秘魯寒流影響 D.受上升流的影響

答案C

點評秘魯沿岸有強大的秘魯寒流經過,在常年盛行南風和東南風的吹拂下,發生表層海水偏離海岸、下層冷水上泛的現象。海水由岸邊流向大洋深處,出發海區海水減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補充,也就是上升補償流,將大量磷酸鹽、矽酸鹽帶到海水表層,成為浮遊生物的餌料,浮遊生物大量繁殖,而浮遊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因此秘魯沿岸盛行的上升補償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

83.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是:

A.亞洲 B.南美洲 C.南極洲 D.北美洲

答案C

點評南極洲降水稀少,卻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

84.我國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

A.吸煙滯塵、淨化空氣 B.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C.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D.調節氣候、美化環境

答案C

點評我國營造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85.潛水和承壓水的區別在於:

A.流向不同 B.補給水源不同

C.排泄方式不同 D.埋藏條件不同

答案D

點評地下水有兩種不同的埋藏類型,即埋藏在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之上的潛水和埋藏在上下兩個穩定隔水層之間的承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