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山槐花開(1 / 2)

落雁嶺是攔雲山脈的一部分,處在整個山脈最東邊,這一段海拔不是很高,但山勢仍舊十分險峻。常言說望山跑死馬,是很有道理的,幾個少年走了將近一個時辰,才來到山腳下。錢氏兄弟雖然也習練武藝,但他們是平民子弟,條件有限,興趣又不足,下的功夫也就少,所以體力平平,此時走了這麼久,已是累得滿頭大汗。錢歡搶了幾步走到前麵,找塊大石坐下,喘息道:“上山的路遠不遠啊?這才到山根我可就走不得了,先歇會兒吧!”說著從懷裏摸出個小葫蘆喝了口水。錢樂比錢歡年紀還小,更是累得不愛說話,也靠著哥哥坐下喝水。

郭無傷取出一張地圖看了看,奇道:“看起來不遠的樣子,不過圖上標記到山頂的路是十二裏,比剛才走過的路還遠些!大海,這是怎麼回事?”

宛海道:“一來斜向上行距離較遠,另外可能是上山的路要拐很多彎吧?”

一聽這話,錢歡的胖臉登時垮將下來:“拐彎?為什麼不修一條直路上去?”

“這路不是修的,是打獵采藥的人常年行走踩出來的。”宛海解釋了一句。

錢樂插嘴道:“那咱們也踩出來一條吧,踩條直的!”

郭無傷哂道:“小子淨瞎想,等你練成武聖,再來踩這山路吧。到時候不用踩,一揮手就成了。”

錢歡犯愁:“十二裏山路,這得走到什麼時辰啊!”

眾人無語。半晌,郭無傷忽然道:“我聽哥哥說,他五六歲練眼力的時候曾經到過這裏,父親帶著他走的是一條近路,就是不知道我們走不走得了。”

錢歡忙問:“有近路就好,怎麼會走不了呢?”

郭無傷道:“那近路上有幾處峭壁,哥哥說經過峭壁時都是父親抱著他上去的。如果隻是我和大海的話,應該能上去,但是加上你們兩個,就不好說了,我們又沒有繩索……”

錢歡笑道:“哪個說的沒有繩索?哈哈,有備無患的道理我還是懂得一些的。喏,繩索!”說著在腰間解開一個活結,然後抻出一根好幾丈長的繩子,“這可是我家店裏的好繩子,能載一百多斤重,我帶了三根呢!”宛海和郭無傷無語,良久,齊讚“厲害”。

所謂近路,是從一個叫三棵樹的小山坡啟程,而後徑直向上攀爬,可以登上半山腰。幾個少年人本也沒有什麼登高懷遠之心,隻是想到山裏去覓些野味搞個野炊罷了,所以倒不是非要登頂不可。途中也確實有幾處峭壁,都不太高,以宛海的輕功和郭無傷的膂力,再輔以繩索,還真個將錢氏兄弟帶了上去。不但如此,上山的過程中郭無傷小試牛刀,還打下了一隻不知名的大鳥和一條蛇。有了食材加上天近晌午,大家也餓了,於是當來到一處緩坡時,眾人就都停了下來。宛海見前麵一棵大槐樹,樹下是一大塊平地,伸手指了指道:“就是這裏了。”錢樂便開始將腰裏的東西取出。宛、郭二人一見,啞然失笑,隻見錢樂從腰裏拿出各種調料一堆,帶鞘小刀一把,盛滿水的扁皮囊一隻,廚房裏的家什不一而足。

宛海道:“怪不得不讓我們帶什麼呢,原來你們兩兄弟把家裏的廚房都搬來了!”

錢樂又從腰裏拿出一個大火鐮,剛要答話,錢歡已經說道:“這是老爹給準備的。你們先歇會吧,把我們倆帶上來挺累的,看看我們的手藝吧。我去找些柴來生火,阿樂把那鳥和蛇拾掇幹淨了,一會開始烤!”說完,抬頭看了一眼滿樹開得正盛的槐花,略一思忖,轉身去找幹柴了。

宛郭二人幫不上忙,就坐在一旁休息。宛海四下觀望,見此地正處在半山腰上,遠處是忠武城和城南五湖居,雖然距離有十幾裏遠,卻也能清晰地看到輪廓。東南江一帶橫陳,在山嶺與城池間蜿蜒而過,直向東南流去,此去便成了黑龍河。宛海觀四方景象,盡收眼底:青是山,綠是水,花花世界;人非昨,物非昔,漠漠乾坤。望著山巒起伏,仿佛心潮澎湃,聽著輕風往複,送來陣陣槐香。一時不由得癡了,手撫頜下,惘然不知所思。

不一時,錢歡叫道:“大家準備吃東西啦!”宛海與郭無傷回頭一看,隻見下風頭處正攏著一堆火,火上搭了個小架子;錢氏兄弟一人拿著一根樹枝,上麵插著剝好的蛇和鳥,正在翻轉熏烤,邊烤邊加著作料。倆人走近火堆,四人圍坐開始了野餐。錢氏兄弟的手藝不錯,眾人又是餓了的,所以吃起來格外香甜。

宛海坐在斜向山峰的方向,邊品嚐著天然綠色無汙染的炙肉邊向山頂上望去,透過火堆冒起的輕煙,他看到上麵峭壁上有一棵矮樹,從直立的山壁上橫向伸出而後向上生長。不由感歎了一句:“生命的力量真強啊!你們看那樹,長在山壁之上,竟也能頑強存活,不知長了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