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飛得更高(1 / 2)

現在一組的形勢在宛海眼中已經十分明朗,除了兩名二階入門級別的、兩名二階中乘的、一名二階上乘的,其餘五個全是二階下乘功力。接下來的比賽中,隻要戰勝麥高德,自己應該就可以晉級了。因為兩名中乘功力的不用考慮,南成鳳已經許了認輸,而那芮恩卻根本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至於同階別的各位隊友,更是容易解決。

第一組十名選手,有三名是忠武城的,這個比例看起來是非常大的,其實卻是十個組中較小的,因為每年刷新的榜單上都有四成左右的名字前麵寫著“忠武”,在晉級賽選手中的比例也大致如此。忠武城以武立城,威震大陸也不十年八年的事了。自帝國有了忠武侯這個封號,曆代的忠武侯個個都是絕世高手,從未出現過八階以下的。這種示範作用極大。有了高手的引領,還要有製度的保障。忠武城幾百年來形成了一套看似鬆散,實則行之有效的人材培養機製。

忠武城鼓勵習武,但並不強製,隻是要求所有幼兒家長必須為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將來成為武者的必要準備工作,包括簡單的經絡和骨骼梳理,服用藥物等等。當孩子能夠獨立行走之後,便有專門的文武教習登門進行啟蒙。那文化課的老師就是學館裏的先生,到學生家裏時會被稱為“文師傅”,這些師傅在孩子八歲之後便不再上門服務了;而那些被孩子們稱為“武師傅”的武教習,卻會一直對每個孩子進行單獨指導,直到家長認為不需要為止。這幾十個負責傳授孩子們入門武技的師傅,最低都有五階的實力,甚至忠武四絕、十七甲衛這些高手也都是兼職的教習,顯示出忠武城雄厚的師資力量。有了這些人的點撥,使忠武群童在啟蒙階段便已出類拔萃,贏在了起跑線上。另外,忠武城鼓勵競爭,崇尚榮譽,凡為城爭光的,皆有獎賞。這樣的製度再輔以這樣的大環境,使得忠武城武道昌隆,傲視大陸,除了皇城的黑龍演武堂、皇家武道院等專業院校以外,幾乎無可比擬。

一陣驚呼聲夾雜在一片喝彩聲中在場邊傳了過來,宛海轉頭望去,見一個紫衣小姑娘在擂台持劍而立,旁邊地上倒著個男孩。隻見那小姑娘滿臉得意,轉身走向台下,那男孩艱難地爬起身來,臉色如雪,嘴角現出一絲血跡。宛海吃了一驚,雖然打鬥中受傷在所難免,但很明顯那男孩是內傷,可見此前受過重擊。這種傷勢原也不打緊,隻是放在一個十多歲的小孩身上卻不同,處理不好的話會使經脈髒腑持續受損,直接影響將來的成長。轉看那紫衣小姑娘,卻隻是在台下接受身邊幾個人的稱讚和奉承,對台上的傷者根本無視,宛海心裏立即對她生出一股厭惡之意。

比賽在繼續,天近晌午。

宛海坐在休息區,遠遠地看見升兒手拿兩塊毛巾向這邊走來,她是帶人來送飯的。十三歲的小丫環已經開始發育了,雖然穿得嚴實,卻也能看出胸前微微鼓起的小鴿子了,隻見她腳步輕快,麵容可喜,少女的青春氣息撲麵而來。

宛府雖是子爵之家,卻隻有十來個仆人,幾乎每一個都手握大權。升兒是府裏的“財政部長”,全權管理府裏的資金收支,隻對夫人李氏負責。今天宛海來比賽,夫人很重視,特意派了最為放心的升兒到廚房安排夥食並主持送飯事宜。左手提著個食盒、右手拎著個矮凳的是府裏的管家大象,大象是個二十多歲的粗壯青年,給人的感覺不象是管家,倒象是個保鏢。但他確實在府中擔任管家,總管一切家政,不管是每年的房屋修葺,還是日常府裏的大小事務。這應龍大陸上並沒有“大象”這種動物,所以這名字也不難聽,若是地球上哪位老兄被稱作大象,那……那他得胖成什麼樣兒啊?!

升兒邊走過來邊笑吟吟地看著宛海,將毛巾遞過來一條,說道:“夫人說這兩天少爺比武辛苦,特意讓周師傅給你做的魚湯和燉牛肉。來,擦把手,趁熱吃吧!”宛海邊擦手邊問:“大江呢?中午回去吃飯了麼?”

“吃過了,一會就來,說是要給你助威呢。”

宛海暖然一笑,弟弟終究還是孩子,喜歡熱鬧,上午一直在人堆裏看比賽。

這時大象總管已經將矮凳放好,食盒打開,取出裏麵的一盤肉和一碗湯放在空食盒上,碗邊放上了叉子和勺子。“少爺用飯吧!”他微笑著說道。

大象姓孫,來府裏有十幾年了,祖上生活在衛聖公國境內的曲江岸邊。那曲江有一年發了大水,淹了兩岸上百裏的地方,大象在家人的帶領下沿江向南逃難,逃難途中家裏長輩染了時疫,紛紛病死,大象孤身一人到了敬聖國。一個少年在他鄉漂泊了一段時間,嚐盡了世間冷暖。後來聽說忠武城百姓的日子好過,便一路跋涉來到了這裏,先是在南門集市上乞討,後來正好宛府人手不夠,便經由門房老王引薦到府裏當了差。大象本是百姓子弟出身,進府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很受爵爺與夫人的賞識,多年以來在府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現已獨當一麵挑了大梁。大象是看著宛海長大的,非常疼愛這個長不大的大少爺,見宛海擦了手,就叫他開飯。

宛海答應一聲,坐在矮凳上,先在心裏感歎了一下自己的身高,爾後對大象說道:“有勞象哥哥了!”便開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