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昨天今天明天(2 / 2)

至於江東,則更加撲朔迷離。江東從寒亭會之後便開始吞並周圍的小勢力,從捕魚礁到東夷再到泛海,幾個大小諸侯國現在都已經唯燕巢石頭城馬首是瞻了。當代的江東王孫尚安已經年紀大了,而且他一生謹慎,對待後輩要求甚嚴,從無僭越之舉,除了養兵自保之外並無可疑之處。但是江東太大了,大到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帝國產生深刻的影響。所謂的江東,自然是指曲江以東至海邊的廣大地區,這片土地,東到大海,西至曲江東岸,北至河陽清水河流域,南到南海,在帝國的版圖上,除了西疆,江東的麵積最大。而江東是帝國的糧倉和最大的人才儲備庫,豈是西疆那個萬裏黃沙、千裏戈壁的蠻荒之地可比?江東之於帝國,太重要了,重要到不論是皇室還是江東王自己,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錯,留下萬古罵名。也虧得如此,江東才在各方勢力的共同努力下維持著一種危險的平衡——沒有人敢做什麼出格的事。

還好,帝國還有河陽公,還有忠武侯。忠武侯一係自不必提,這個世代捍衛皇城的軍人家族對於自己的定位無比明確,忠武城的存在本也就是為了履行這個幾百年傳承下來的使命。河陽公是個異數,這位海大帥在當年亢龍帝召集諸侯赴京議事時,率先輕騎簡從來到皇城,換上全套禮服與忠武侯一同先行晉見,執禮甚恭,絲毫沒有因為皇帝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而怠慢。這使得亢龍帝非常高興,在此皇室危如累卵之際,見此忠臣,甚感欣慰。所以雖然河陽近年來動作頻頻,一直在整軍,似乎明日就要開戰的樣子,但是無論是皇帝還是忠武侯都不怎麼擔心。忠武侯給河陽公海驚瀾的評價是“尊王重權”,一方麵對帝國皇權存敬畏之心,同時對自己應得的權力又不想放棄。所以河陽公非常不滿帝國現在諸侯割據的現實,亟欲回歸到真正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子上——想來也是的,官是大區司令,歸自己管的兵卻隻有一個團,怎麼會不鬱悶?

上位者的離心離德直接導致了普通民眾的惴惴不安。近幾十年,帝國已經有很多亂象隨著各諸侯國的蠢蠢欲動而出現。治水不利使曲江兩次泛濫,兩岸幾十萬人流離失所,衛聖與江東多年的投入卻因協調不力而無法將隱患去除;南海一線,蛙寇趁亂打劫初成氣候,已經形成了以寨子城為核心的“蛙控區”;西疆大漠,悍匪木德羅縱橫無忌,王師的多次清剿均無果而終……帝國,是真的要走向崩碎了嗎?

想到帝國四百年的輝煌,再到二百年的混亂,江山代有才人出,將來,究竟誰主沉浮?

王四海站起身來,吸了一口氣,轉身走出書房。他腳步均勻,很穩定,但是心裏卻很亂。

轟轟烈烈的晉百賽結束了,一百位帝國少年精英已經選出,宛海的名字赫然在列。按照賽程安排,明天將進入定級賽。定級賽中這一百名入圍選手將依據比賽成績被分成甲乙兩個級別,甲級二十人,排位賽後最終會寫進忠武少年榜;乙級八十人,將在排位賽後留名於冊,收於皇宮的藏書閣和忠武侯書房。

宛海在名單上意外地發現了麥高德的名字,很是高興。這麥大少雖說有點輕狂愛現,但也非常對宛海的脾氣。遇見之後問了一句,才知道原來九組和十組竟都有三個並列的第一名,按照比賽規則,積分比這兩個組最高分多的他組選手可以通過挑戰贏得這個組的名額。麥高德晉百賽中勝八場積二十四分,高出九組和十組的最高分即二十三分,這才有了挑戰的機會,將一個名額奪了過來。

回家的路上,宛海遇見了垂頭喪氣的郭無傷。郭無傷雖然和宛海一般大,但實力卻相差甚遠,到現在也隻有二階入門的實力。這次晉百,本來還有望憑借暗器方麵的優勢爭取一下,誰知非常不巧,第十組裏竟然還有哥哥郭無病。這是沒辦法的事,一個組裏一個名額,麵對二階上乘的哥哥,無傷隻好認輸成全哥哥的全勝戰績。宛海聽無傷說完,也是無奈,隻得安慰一下,二人便各自回家了。

回家給父母請安,見過小妹,看望爺爺,然後修煉。這六年來千篇一律的三個小時以及終日不停的修煉,給宛海帶來了今天的實力。

勤奮,是個優秀的品質,但並非是生活必需品;有的人不需要勤奮也能成功,那就是傳說中的天縱奇才了。勤奮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學會駕馭勤奮其實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修習得好了,是有可能把自己變成天才的。宛海知道自己不是天才,所以他更加勤奮。

對於明天的定級賽,宛海是很期待的,他通過與麥高德的對戰發現自己在實力上有相當大的欠缺,必須經過反複印證之後把這些欠缺的地方補上才能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較大的提升。隻有這樣,追求無上武道的理想才有現實的基礎,而不是總依賴於前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