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病癰疽太祖駕崩 承統緒晉王依詔(2 / 2)

第二者山後楊業父子英雄,智略萃於一門,須當厚聘之,以大用。第三者朕征伏南唐時,半中途遇一張齊賢。此人有大才,可當宰相之任。當時吾不收用之,特留來爾作相,此人得任宰相之權,大有益於國者。太行山一將,名呼延讚,英雄忠勇,可收用之,是文武得人也。須當記此四事,朕死何恨!”當時光義揖拜受命。有宋後曰:“今二王叔接繼江山,將吾母子致於何所?”太祖曰:“非此無安置汝母子。今二王叔接繼,何異於朕?必能共保富貴,不須憂也。”太祖再喚其子,德昭當時下跪,流淚一包。言:“為君不易,今依太後命傳位與二王叔登基,仍是一家骨肉親,長保富貴,不須憂慮也。”德昭含淚依旨叩謝起來。母子仍坐側。

此夕太祖昏沉睡去,夢見陳希夷前立禦床側,揖拜畢,與他握手曰:“山人特來與陛下一別,從此回天以了俗世了。”太祖淒然下淚:“可有延緩朕之壽命否?”陳摶曰:“此數已定,陛下原五紀外之壽數,理合就此回位,不須傷情也。當初在困南唐時,皆中毒水,雖蒙神水救回,餘患尚留腸胃。故黃石公臨別時,早知陛下有此毒患,故以危言懇旨,當戒酒色。不料陛下於此二者全耽,所以引餘毒發疽,難以救拔。今山人別去,且等候陛下龍駕三天後再會。”語畢大袖一拂,向天而去。原來陳摶老祖前贈受太祖封以華山為睡仙恩典,複於三天之前來報知。當日太祖醒來病加沉重,自知不起。急招光義弟及德陽王子入宮,戚然吩咐一番,言聲不響,氣息不繼,噓噓呼吸。

按史上有批點光義入待問候太祖之時,並無太祖妻兒在旁,宮監遠隔。但聞太祖言呼“光義汝早當為之”雲雲,燭照一聲,紅光一搖影已報駕崩。是千古疑案,事之不明也。

但太祖一崩,宋後、皇子、禦弟一眾等大哭哀聲。傳召眾大臣、文武,人人悲泣,召頒天下,開喪掛孝,禁絕鼓樂。葬畢,光義登基。詔頒示中外,議於明年正月改宋國號,大赦天下。贈宋後為開寶皇後,遷之西宮。即進封皇禦侄德昭為八大王,寵遇特隆。王妃顧氏進封皇後,苗從善、高王爺、曹彬、王全斌、潘美一班前輩功臣皆已極品,不能再升,隻加俸祿而已。其餘少五陽將,由侯爵進封為公爵。五少陰將,加封五郡主。隻有高平王妹丈高懷德功勞浩大,進加九錫。鄭印念他新立功,又父有功被誤殺了,複加九錫。餘者皆加三級或一命之榮不等,不概煩表。

當日宋太宗自即位後,注意用兵,以承太祖威武之誌。一日謂群臣曰:“河東遼下皆吾敵國,先帝臨崩之時,以河東之地必取,山後楊業父子聘他來助役,不然反為北漢鈞所用,非我利也。且太行山有勇將呼延讚,可聘收用之。再命人往金陵訪張齊賢回朝大用。”旨下,即著君保速赴太行山,招取呼延讚。又差馮茂複往金陵,訪取張齊賢。命高君佩往山後,聘請楊家父子。先著旨工部尚書符彥卿督修造無佞府,以待楊家一門來投居止。再命高王爺訓練三軍,以待下河東征伐北漢。再敕鄭印各路催糧。各政令一一皆依太祖遺製。但下河東征服劉鈞,再敵北遼之事,已有南北兩宋之書,不必複贅矣。

但以太祖英明神武,開基不過享國十七年,即不得後嗣接繼,亦依婦人之見耳。至迨後太宗光義雖聽趙普讒言立子竊位,但其一心已欲之,不待趙普唆惑,心以不已了。及至第九傳高宗,於金兵起難之後,方是太祖嫡嗣,複承回大統。今三下南唐,李煜稱臣,年年納貢,歲歲來朝,不敢再複稍萌異誌。東南一帶自此平寧,不複見兵戈攘擾。四民樂業,海不揚波,皆藉太祖請將用命之力,以莫安黎庶也。

當日宋太祖駕崩,太宗帝登基。少不得天子居喪掛孝,四海禁絕音樂,安葬皇陵,諸事已畢。按史宋太祖自三十六歲登基,在位一十七年,壽五十三而崩,史之實據也。複有七律詩詠之曰:

耿耿陳橋見帝星,宏開宋運際光明。

幹戈指處狼煙滅,士馬驅來宇宙清。

雪夜訪求謀國計,酒杯消釋建封寧。

專征一念安天下,四海蒼生仰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