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3月15日,很意外的一天。時針已指向9點,蘇黎世圖書館的那位管理員感到很奇怪。那個每天都是最準時到的借書人今天的座位卻還空著。半小時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那個孜孜不倦的閱讀者仍沒有來。他再也不會來了。因為在他像往常一樣來圖書館的路上,恰巧碰到一位俄國朋友,他們的交談讓他停下了腳步。事實上是,俄國革命爆發的消息打亂了他生活的全部計劃。

列寧聽了這消息之後,完全驚呆了。開始,他並不敢相信。為了得到確證,隨後他便迅即而神情專注地趕往附近的蘇黎世湖濱的報亭,接下來的幾天,每天甚至每個小時他都會在那個報亭或在報館門前等候消息。事情果然是真的,消息確鑿無誤,這越來越真實的消息使他備受鼓舞。開始傳來的消息是這樣的,隻說發生了一次宮廷革命,僅僅是更換了內閣;後來的消息才說沙皇政府被推翻了,俄國成立了臨時政府,接下來才傳來杜馬(杜馬,俄文音譯詞,指的是議會。)開會那天的消息——俄國自由了,政治犯被大赦——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這許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整整二十年了,他在秘密地活動著,無論在監獄還是在西伯利亞的流亡生涯中都未曾放棄奮鬥,而這一切,現在終於實現了。他這時覺得,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數百萬人死者的血沒有白流。

而且,他們的死並不是無謂的犧牲,他們是為了一個平等、自由和永遠和平的新國家而獻身的,現在這樣一個他們所期待的新王國已經誕生。就連這個平時沉靜、嚴肅而且頭腦異常清醒的夢想家此時也像迷醉了似的。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去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同時也振奮著隱居在日內瓦、洛桑、伯爾尼等國家的幾百名俄國流亡者,他們歡呼、興奮、流淚,現在,他們再也不用冒著被判處死刑的危險偷偷用假護照隱藏姓名回到那個並不愛自己的沙皇帝國去,現在他們可以作為自由的公民光明正大地回到那片獲得自由的土地上去。於是,所有流亡的人在激動中開始準備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行裝。這時的時政報紙上刊登了高爾基發出的簡略而有力的呼號:“大家都回家吧!”於是這些流亡多年的人們向四麵八方的夥伴發出信件和電報:回家,大家回家吧!我們要集合起來!團結起來!要為自己無悔的選擇和畢生奮鬥的事業——俄國革命——奉獻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