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狄更斯 (5)(1 / 3)

狄更斯童年所處的時代是個幸福自由的世界,英格蘭的大霧還沒有降臨到這太平景象地方。英國式的謊言會閹割掉人身上的性欲,強行控製成年人。當然,孩子們可以充滿喜悅,毫無顧慮地去盡情享受自己的生活。孩子們還不算是真正的英國人,而是嬌小可愛、鮮豔明麗的人類之花。英國那虛偽的煙霧還沒有在色彩繽紛的兒童世界裏投下陰影。狄更斯在他還能夠自由自在地隨意處理問題而沒受到英國資產者的良心阻攔的時候,及時寫出了不朽之作。他的那些長篇小說中,絕無僅有的美便是童年生活的描述。我相信,他小說中的那些人物,那些早期作品中歡樂而真誠的插曲,永遠都不會從世界文學的視野中消失。我們難以忘記小耐兒那漂泊漫遊的生活,她隨同白發蒼蒼的爺爺離開了彌漫煙霧的昏暗的大城市,來到了青蔥翠綠的田野裏。她性情溫柔、心地善良,無論碰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那天使般的微笑便會前來救援她,一直到她去世。在這最真實、最生動的、祛除了一切多愁善感因子的人類感情的意義上說,這是十分感人的。

有個泵房裏的胖小夥子叫崔德斯,是他所誇耀的主人公,但是隻要見到骷髏的符號崔德斯就會馬上忘記挨揍的痛苦。還有個吉特,是所有忠實人中最最忠實的一個。作品中的小尼克爾貝和後來那個一再出現“身材不高,常常受到虐待的小夥子”並非別人,正是作家自己——查爾斯·狄更斯。他將自己童年的歡快和悲苦都寫在無與倫比的傑作中,永存不朽了。狄更斯不斷地重複講述這個孤單可憐、謙卑屈從、飽受驚嚇、沉湎於夢想的成為孤兒的男孩子,在這裏,他情感激蕩、並真的變得熱淚盈眶了。他說話的聲音渾厚、響亮,聽起來如同鍾鳴。在狄更斯的長篇小說中,這樣的兒童無疑是令人難忘的。這作品裏邊還摻雜著高尚與可笑,歡笑與痛苦,並形成了獨特的光輝。感傷和崇高、真實和虛構、悲劇性和喜劇性,都和解融合成了一種新的東西,一種迄今尚未出現的東西。在這裏狄更斯克製住了英國氣,也就是世俗氣。在這裏狄更斯的崇高偉大和其作品的無與倫比是不受局限的。

如果要為狄更斯立紀念碑,那麼,他將作為孩子們的父親和兄長、是他們的保護人,要在大理石上刻上這些兒童輪舞的形象,圍著堅強的他。他是真正地把孩子作為人類本質中最純潔的表現形態來進行鍾愛的,在作品中每當他想讓人們喜歡上某個人物時,他就會讓那個人具備孩子似的單純。因為愛孩子們的原因,後來,他甚至開始喜歡上了那些已經跨過童年時代,但仍幼稚發傻的人和那些弱智的與有精神病的人。可憐的性格溫順的精神病人,他們那失去的感覺就像樣翱翔於世界上空的白色的鳥,充滿憂患與怨訴。他們不會覺得生活是一個人生難題,是一種艱辛和必須完成的任務,而隻覺得生活是一種愉快的、讓人無法完全理解但又好玩的遊戲。在狄更斯全部的長篇小說中都會有這樣的精神病人。狄更斯對這些人的詳細描寫是十分令人感動的。他小心翼翼地扶助他們,像對待生了病的人那樣,在他們的四周有許許多多善意的安排,就像光環一樣。他給了他們幸福,讓他們永久地停留在童年的王國裏。在狄更斯所有的作品中,童年就是人生的天堂。

每當我讀到狄更斯的長篇小說,總會有點憂鬱,我擔心孩子們會長大。因為我明白,如果生活中失去了最可愛的東西,而且是一去不複返不可再生的東西,那麼詩意很快便會與習俗混合,純潔的真實便會與英國式的謊言混合。而狄更斯本人在內心深處好像也存在這樣的感情。隻是很多時候他很不情願地需要把他所鍾愛的主人公交給生活。他不願意陪同他們一起進入陳腐平庸的生活,讓自己變成生活的商販或者是車夫的方向杆。他會引導他們逐漸長大步入成年,然後到了舉行婚禮的聖潔的教堂大門前,在經過種種險阻後引領他們進入舒適、光明的生活的安全地帶。到了這時候,他便可以放心地跟他們告別了。在這些形態各異的人物的行列裏,小耐兒是狄更斯最喜愛的一個孩子。在小耐兒身上狄更斯把他對自己夭折了的愛女的全部的愛永恒化了。他根本不允許她踏入這個令人失望的殘酷世界,這個充滿謊言的現實世界。他要讓她永遠呆在純潔的兒童天國裏,因此,他提前把她溫柔的藍眼睛閉上了,讓她在童年光明快樂的陪伴下毫不覺察地升入死亡的黑暗中。在他看來,與真實的世界相比,這樣的她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