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何為音境(1 / 1)

白衣來到竹屋前,輕歌已經笑眯眯的彈起《瀟湘水雲》招待他了,半分也沒受昨夜幹擾,從沒發生過一般。

輕煙繚繞、水波蕩漾;隨著太陽散發熱量,晨霧散去,雲水蒼茫、壯麗遼闊;水汽蒸騰而上,凝聚成雲,水蕩雲移好一場依依之景;水浪翻滾,狂肆接天;風平波息隻餘餘波微蕩。

一曲終了,輕歌心頭巨浪隨之停歇,而白衣麵色如常。不愧是偽仙,自己彈的如此之妙竟毫無表示,難道是琴技比她還要高深?想她六歲被父母帶去參加廟會,從胎教開始聽慣鋼琴等西洋樂器,偶然聽了這曲《瀟湘水雲》隻覺耳目一新,開始學古琴隻是三分鍾熱度,後來發現聚少離多的父親聽她彈古琴總能將煩惱放空,她開始傾耳注目,用最短時間掌握必修課程,課餘時間全部奉獻給古琴。她十二歲時琴技已爐火純青,可與古琴大師一戰。後父親察覺危機,開始培養她經商之道,練習才稍有放鬆,直至十四歲…

“三十才疏學淺,請師父不吝賜教。”輕歌話帶挑釁。

白衣無言,席地而坐,接過古琴放於腿上。

輕歌閉目,思緒被帶到湖邊,一個白衣稚齡小童在湖邊玩耍,湖麵水汽氤氳,輕波微蕩。他用鵝卵石把花朵研碎,塗在身上,引來成群的蝴蝶,色彩紛繁,但也成功招來蜂群,大小交織撲向小童。他慌忙跳水,被救上岸已經奄奄一息。好了傷疤忘了疼,在這麼不斷跳水中,終成浪裏白條;稚童長大,頭上紮上羊角發髻他不再嬉戲玩鬧,整日對著湖水練琴,紮馬步。湖麵無波,蒼茫遼闊,孩子再也沒有展露笑顏;孩子長成少年,臉部棱角分明,圓潤不再。頭發漸長,紮成一束,白衣少年雙手舒展,淩空而起,踏在湖麵之上如履平地,煙雲遮陽,碎光散射,少年墨發呈現淡淡金屬色澤;已是弱冠之年,白衣不再束發,肆意披散。暴雨將至,巨浪滔天,白衣乘風而去,長發任風輕揚,他緊貼巨浪而行,向北方揮劍,劍氣破碎了水光,在水牆倒塌瞬間總能險險避開,雷鳴三聲,白衣倒飛上岸,唯有衣角,一點水漬;水波澹澹,清風微拂,正是此時節…

原來最高境界不是場麵還原,而是把自己融於景中。輕歌回味著,感歎著,領悟著…

等等,白衣不是皇子嗎?琴音中並無鍾離婧,況且鍾離婧過於清高,生長在金殿之上的公主,怎會跟隨落魄皇子?白衣從來到現在,又是沒說一句話,真不知道他要語言功能幹嘛!還不如分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忽覺嘰嘰喳喳聲遠去,再睜眼,繽紛彩蝶四散而去,鳥兒已不見蹤影,白衣離開了,隻有一古琴躺在原地。

白衣一曲《瀟湘水雲》給自己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短時間內再彈奏難免受到影響,輕歌抱起古琴,那時的湖光天色一閃而過,輕歌不由想起了楚江“盡日不分天水色”。

群雁過楚江,打破碧雲天色,整齊劃一,一路南飛。那時輕歌父親也是這樣,為了給她創造最好的條件,疲於奔命,輕歌母親疲於應付各種宴會,幼小輕歌以琴解憂,一家人相互扶持;一隻疲憊,眾鳥停歇,延期飛行。輕歌八歲被叔叔蘭峻設計,顱內出血,父母放下工作才讓蘭峻有可乘之機;漁火臨近,頭雁驚鳴,亂攘波影。輕歌父親驚覺已晚,放下工作,教導女兒。群雁飛上雲端,擾擾攘攘,一聲哀鳴,雁落平沙…

輕歌心中哀慟,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