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急症的當代治療
高血壓急症係指因血壓明顯升高而引起的急性相關症。多以失眠、情緒激動、精神創傷、心身過勞、寒冷刺激、內分泌失調等為誘發因素。既往一般把它籠統稱為高血壓危象。目前國內外學者多把高血壓急症分為兩類:第一類即血壓明顯升高伴有急性髒器功能損害者;要在1小時之內把血壓降至安全範圍:如高血壓腦病、高血壓性腦卒中、高血壓性心衰、高血壓引起的急性冠脈供血不足(心絞痛)主動脈夾層血腫、高血壓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第二類隻是血壓明顯增高但不伴有急性髒器功能損害者,允許在24小時之內把血壓降到安全範圍,如各種惡性高血壓。這裏重點探討第一類的診斷與處理。
1高血壓腦病:由於血壓明顯增高的同時腦部小動脈(微血管)明顯痙攣,繼而出現血管擴張致腦水腫、腦壓增高而呈現的一係列症狀。
1.1診斷:病人收縮壓舒張壓均高,但以舒張壓增高為主,臨床出現劇烈頭痛、頭暈、眼花、黑朦、惡心、嘔吐、精神煩燥、抽搐、失語、感覺異常或障礙、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視乳頭水腫、腦脊液壓力高、蛋白增高。
1.2治療:以迅速降血壓、減輕腦水腫、防止腦疝、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為原則。具體措施:(1)降血壓:消心痛或心痛定10~20mg放於病人舌下,臨床證實作用快降壓效果好。或給硝普鈉60mg稀釋於5%~10%葡萄糖250~500ml內,靜脈滴注30~400μg/min,同時觀察血壓。若收縮壓降至正常或手足由涼轉溫暖,此時舒張壓仍高,應迅速給速尿20mg,靜脈推注,使舒張壓降至13.3kpa左右。降壓還可酌情選用降壓嗪(氯甲苯噻嗪)、酚妥拉明、阿方那特等,但一般禁用β一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2)迅速靜脈注射30%甘露醇150~300ml,6~8小時後可酌情再給。(3)對症處理:如煩燥不安可給安定5~10mg肌肉注射,驚厥者可給苯妥英鈉0.25~0.50。(4)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必須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特別要防止高鈉血症或酸血症,且靜脈輸液不宜過多。
2腦卒中:患者血壓明顯升高,既可發生腦出血,也可發生腦梗塞。
2.1診斷:通常舒張壓高者易發生腦出血。病人呈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很快進人昏迷或深昏迷,出現鼾音、視乳頭水腫、腦脊液壓力高、有的呈血性腦脊液或紅細胞增高,偏癱,診斷並不難。
以收縮壓高為主者易發生腦梗塞。發病開始病人多怕冷、手足麻木、口渴、多尿、意識模糊或淺昏迷、視乳頭無水腫、偏癱、手足涼。有條件的醫院可借助頭顱CT斷層掃描,以明確診斷。
2.2治療:降壓前應盡力明確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降壓降至多少為度,最好參考病人平時的血壓水平。通常不宜降得過低。(1)腦出血:通常應迅速給30%甘露醇150~300ml,靜脈推注,每6小時1次,或酌情給速尿20mg,靜脈注射,這樣既可很快降壓(特別是舒張壓),又可減輕腦水腫,防止腦疝。腦梗塞,若收縮壓明顯高,舒張壓不高,可選用硝普鈉60mg稀釋於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使血壓降至正常和或手足由涼轉暖後,改用脈絡寧20ml稀釋於5%葡萄糖鹽水500ml內靜滴。目前主張腦梗塞一旦確診,應盡早實行溶栓治療,可用東菱克栓酶10BU溶於生理鹽水250ml中靜滴60分鍾,第3天和第5天再各給5BU,經臨床證實效果好,副作用小。(2)早期(24~48小時內)插胃管。開始給少量生理鹽水。第2天給清流,第3天可給混合奶,這樣不僅可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還可將胃腸道消化液衝淡,有效地預防應激性潰瘍或消化道出血。(3)抗生素預防肺部等感染。(4)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為保護心肺功能,水盡量通過胃管給人,讓其自然吸收調節。靜脈補液(除腦出血須定時給甘露醇外),最好每日控製在1000~1500ml內。當肺部有濕性羅音或兩小腿浮腫時應酌情給利尿劑。隻要水電解質維持好,病人始終無浮腫,搶救就容易取得成功。
3急性冠脈供血不足(心絞痛):由於血壓增高,心髒阻力(後)和/或容量(前)負荷加重或同時伴有冠脈血管痙攣,使耗氧增加和供氧不足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