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曲凡手裏的那把樸刀,心中湧起一股不安。很顯然,九百老爹也到過這兒,卻不知為何把樸刀失落在了河裏。照此看來,他的目的地肯定也是曲凡說的那座什麼神殿。既然這樣,大家都是受“122”的指派去找那件東西,他又何苦提前暗害曲凡,獨自前往呢?難道老爺子想私吞寶物?我不敢妄下斷語,也許事情真的不是那麼簡單。
況且事到如今,多想也是無用。現在已經是下午時分,一切都隻有先找到曲凡口中的那座神殿之後再說了。於是,我和徐衛東、曲凡匆匆在河中清洗了一下,又灌了幾壺水,隨後一行人便再次起程上路了。
我們這次是沿河而上,向著河的上遊方向進發。這是曲凡和徐衛東共同得出的判斷,因為要保證飲用水的清潔和安全,大型的古建築一般都會修建在河流的上遊附近。
大家行走在河岸之上,空氣明顯要比在雨林深處清爽得多,這讓我們幾個人呼吸得更加順暢,身上的疲乏感也減輕了許多。因此,一行人前進的速度比之前加快了不少,我們連續走了差不多三個小時,中間隻休息過一次,吃了點兒東西。可以說是一路疾行,沒有絲毫的耽擱。
就在行進到接近黃昏的時候,河道的轉彎處赫然出現了一片用白色石板鋪成的開闊廣場,那些白色的石板規格統一,拚合嚴密,每一塊都打磨得相當精細,上麵還長著很多青綠色的苔蘚。一眼望去,整座廣場顯得斑斑駁駁,感覺十分古老。而在這個廣場的中央,竟豎立著上百個造型奇異的灰黑色人形雕像,每一座都是真人般大小,上麵布滿了歲月侵蝕的痕跡。它們被雜亂地排列在廣場之上,就像是在參加集會一般。更為駭人的是,這些雕像的麵目都被刻畫得異常猙獰,獸麵癟腮,豹眼獠牙,如同一群地獄裏的小鬼。
“這些是什麼玩意兒?兵馬俑?”我奇怪道。
徐衛東盯著雕像看了半天,皺著眉頭道:“秦始皇陪葬的那些陶俑都是兵卒車馬,是古代軍隊的編製。而這些石俑完全就是一群小鬼的形象,你們說,什麼人死了會讓這些妖魔鬼怪來陪葬?我看除了閻王爺也沒有別人了。”
“也許這些不是用來陪葬的。”沈芳華開口道,“徐白鬼,你說它們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石像生’?”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的統稱,也被叫做“翁仲”。之所以有此別稱,是源於一個名為“翁仲”的大力士。相傳其人身高一丈三尺,勇武異常,秦始皇曾命他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在他死後,秦始皇為其鑄了一尊銅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後來,匈奴人來鹹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翁仲,嚇得都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也稱之為“翁仲”。
“你是說‘翁仲’?”徐衛東略一思索,“我知道的‘翁仲’都是兩兩對稱立在神道或墓道兩側的,很少有聚在一起擺放的。就算武則天乾陵外的那幾十尊無頭王賓像,當年排布得也是相當齊整。而且,我見過的‘翁仲’刻的都是些文臣武將或者神獸動物什麼的,根本沒有這種鬼怪之類的妖邪造型。我看還是更像陪葬的石俑。”
曲凡走進廣場之後就一直沒有說話,就見他此刻走到了遠處的一尊石俑旁邊,用手敲了敲,忽然開口道:“這裏麵是空心的。”
哦?我們幾個聞言感到十分意外。說實話,空心的雕像並不奇怪,兵馬俑就是半空心的。但兵馬俑是陶塑,而我們麵前的這些可是貨真價實的石雕啊,要把堅硬的石質材料掏成空膛,這難度可想而知。
曲凡望了我們一眼,接著道:“你們說古人為什麼費時費力地非把這些石俑挖成空心的呢?
這的確很令人費解。兵馬俑雖說也是空心的塑像,但那樣做是有其道理的。秦俑的上半截,即頭、軀幹和臂部完全空心,但下半截,即腿和腳卻是實心的。這樣上部空心,可以減少重量壓力;下部實心,可使重心下移,不易傾倒,並增加承壓能力。但如果是石雕的話,則完全不存在傾倒和承壓的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去作如此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