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賑災(1 / 2)

周海忠,熙寧十年二甲進士。想當年他毅然決定放棄翰林編修的清閑美差,選擇到地方上去做一個九品的通判,讓那些同科進士們嘲笑不已。他卻始終堅信著自己,二十年來處心積慮,費力鑽營,向上討好上司,向下親和待人,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今年初他就被調任蘇州,擔任知府。想到當年那些嘲笑自己的同窗們現在還在做著五六品的中散大夫、承直郎,自己已經是執掌一府,還是在蘇州這麼富庶的地方,不由得一陣誌得意滿。

為了證明自己執政得力,給上麵一個好的印象。他在今年報告稅收時還特地隱藏了數目,把前任知府留下來的餘糧並著收上來的賦稅一起交了上去。果然,朝廷對他嘉獎有方,在各地都稱自己受災,收不齊賦稅的時候,蘇州居然交上來的賦稅比往年還多,稱讚他不愧是國家肱骨之臣,特地加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

可惜他捧著這個聖旨還沒來得及高興一會,馬上又恨不得狠狠的甩自己幾個耳光了。原來不知道是誰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現在所有地方都知道蘇州今年的收成非常好,有很多糧食。山東河北等地的災民聞風紛紛逃難來到蘇州,找他要糧吃,甚至還有附近的州府來信說希望他能夠借點糧給他們度過這個災年。

那些信他自然是可以不用理會,但是蘇州城外的數萬災民可怎麼辦,總不可能就這樣任他們自生自滅吧!要是被朝廷那些人知道,自己這官怕也要做到頭了。可自己之前又把府庫中的糧食都上交國家了,現在是一粒糧食也沒有,縱然是有心賑災也沒有這個力啊!

“到底應該怎麼辦啊!”

周海忠唉聲歎氣的,在房中走來走去,卻是什麼辦法也沒想出來。

這時進來一個下人稟告道:“老爺,外麵來了一個叫慕容複的人,您要見見他嗎?”

“沒看到老爺我正煩著嗎?不見不見!”周海忠一臉不耐煩的擺手說道。

那下人討了個沒趣,躬身應是退了下去,心道:這下賞錢可是沒了。

走到門口時,忽聽到老爺叫住了自己說道:“咦,你是說慕容複?領他進來吧!”

那下人臉色一喜,應道:“是,老爺。”

不多時,那下人就領著一襲輕裘,劍眉星目的慕容複走了進來,待下人退下去後,周海忠抬眉笑道:“可是那‘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慕容複嗎?”

“額,”慕容複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自己當初在汴京作的那首詩。聽慣了別人稱呼自己“慕容公子”、“南慕容”,就算是在前麵加個描述也都說的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今天這個稱呼倒是稀奇。拱手說道:“不想拙作竟能入周大人青眼,實在是讓小人惶恐之極。”

周海忠搖頭道:“誒,慕容公子太謙虛了,若是這首詩都隻能叫拙作的話,那還有誰敢作詩?”說完還搖頭晃腦的將那首《蝶戀花》吟誦了一遍,神情似癡如醉。

回神過來,見慕容複無言的看著自己,撫額笑道:“失禮、失禮,我這人沒什麼別的愛好,就喜歡讀些名家詩詞。還不知慕容公子到我這來有什麼事呢?”

慕容複拱手道:“我正是為周大人現在所煩憂之事而來。”

周海忠一愣,有些不信的問道:“難道你說的是那些災民?”

見慕容複點頭,才驚喜的說道:“那慕容公子想到了什麼辦法來安置這麼災民呢?”

慕容複道:“無他,隻要拿出糧食,設立大棚每日施粥,堅持兩個月後。到時春回大地,也就到了第一批早稻收獲的季節,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周海忠見他特地過來就說了個這麼簡單的辦法,頓時失望無比,怏然道:“這個辦法我早就想過了,可惜蘇州看似富庶,實際上收成也不怎麼好,府庫中也沒餘糧了,哪裏有錢去施粥。”

慕容複笑道:“小人雖是白身,但在國家有難之際也願意盡些微薄之力。而且我在過來的時候又聯係了朱雀大街上酒曲妓賭四位樓主,他們也都紛紛表示願意相助。”

“當真?”周海忠眼中一亮,隨即又有些黯然道:“但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現在城外就聚集了將近三四萬人了,還有不少災民正在陸陸續續的趕來,縱然是每日就施些清粥,花費也是非常龐大的。”

慕容複神色輕鬆,淡然道:“三十萬兩,周大人覺得夠嗎?若是不夠我還能拿出一點。”

“三十萬兩?”周海忠剛聽到這個數字,臉色就是一驚,隨即又狂喜的說道:“若真的有三十萬兩,那城外災民的問題可都能解決了,慕容公子你不會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