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微量的慰藉 (24)(1 / 3)

“當然。”凡謝爾博士飛快地看了邦德一眼,又將視線集中到自己那擦得發亮的靴子上。他說:“事情是這樣的,中校。也許你聽說過一個叫法波若的人。他是俄國一個很有名的珠寶商和珠寶匠。”

“據說在俄國革命之前,他還專門為沙皇和皇後製作過著名的複活節彩蛋,是這麼回事嗎?”邦德問。

“是的,那不過是他特製的金銀飾品中的一件。他製作過很多我們稱為古玩的珍品。他的作品目前在交易所中能賣到五萬英鎊以上。前幾天,他的一件最傑出的珍品進入了美國。這件傑作被稱作純綠寶石球。直到今天,人們都還隻是從這位非凡人物的手稿中見到過這件絕世珍寶。這件珍品不久前從巴黎掛號寄來,收件人是一位你認識的女士,也就是局長剛剛提到的瑪麗婭·弗露英思坦小姐。”

“哦,這真是一份相當不錯的禮物。請問你是如何知道這一消息的,博士?”

“局長剛才談到了,我在英國海關和稅務部門兼任古玩珍寶和藝術品的顧問。這個非同一般的包裹保價十萬英鎊,這種情況下我們都要設法在暗地裏查看。經內政部同意,打開包裹後,我檢驗了裏麵的東西,並估算了一下它的價格。因為肯尼斯·思若曼在研究法波若的權威性著作中詳細記載過此寶球和草圖的樣式,我當時就辨認出這是那顆著名的純綠寶石球。說實話,它的價值,遠高於保價的十萬英鎊。然而有件事更讓我好奇,在包裹內找到一份文件,用俄文和法文寫的,它證明了這個無價之寶的出處。”凡謝爾博士指著M局長桌子上放著的一份影印件。那張紙看上去倒像是一份簡化版家譜。“這是我複印的。

這份文件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弗露英思坦小姐的祖父在1917年的時候從法波若手中買到這顆純綠寶石,其動機顯然是要把自己手中的盧布轉變成容易攜帶的值錢物品。1918年他去世後,寶石便傳給了他的兄弟。1950年的時候又傳給了弗露英思坦小姐的母親。她母親大概在童年時就離開了俄國,之後一直生活在巴黎的白俄移民圈裏。她沒有結過婚,卻生下了瑪麗婭。據說她在去年過世。這顆純綠寶石便順理成章地成為留給瑪麗婭·弗露英思坦小姐的遺物。我當然是很想去向這個女孩訊問一番,但卻一直找不到這樣做的借口。上個月,索瑟貝拍賣行聲稱,一周之後他們將對這件寶物進行拍賣。時間緊迫,於是經過謹慎的探詢後,我以大英博物館和其它一些感興趣的團體代表的名義與這位女士會了麵。她非常冷靜地肯定了原始文件上的那個故事,盡管它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在那次拜訪中我得知她是國防部的工作人員,當時我一向非常多疑的頭腦中便不由地泛起了一個問號。”

“你可以試想一下,一個資曆不深的普通職員,卻從事著某種極為機密的工作,並且突然間收到了一份來自國外的價值高達十萬英鎊的禮物,這事情也太離奇、太難以理解了。”

“之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情報五處的一位高級官員。他立刻推薦我到貴部來。”凡謝爾博士展開雙手,又瞟了邦德一眼,說道:“中校,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

M局長插了一句話:“謝謝,博士。但是,我還有一兩個問題要問,我想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你當時查看過那個純綠寶石球,你認為它是真的嗎?”

凡謝爾博士移開一直盯在他靴子上的視線,抬起頭來,肯定地對著M局長說:“當然,它是真的。沃茨基拍賣行和思若曼先生也都認為它是真的,他們是世界上最具權威的法波若專家以及最大的法波若珠寶商人。不用懷疑,這絕對就是那件失落的傑作。一直以來人們隻能看到卡爾·法波若本人製做的草圖,現在終於能看到他作品的真正麵目了。”

“專家們對於它的來曆是怎樣認為的?”

“專家們都讚同它的來曆。法波若最優秀的作品幾乎都是在私下交易的。根據弗露英思坦小姐的解釋,她的祖父在革命前是個財產相當豐厚的陶瓷製品商。法波若的傑作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散落到國外,隻有屈指可數的幾件還保留在克裏姆林宮裏,但都被籠統地稱呼為‘十月革命以前的珠寶樣品’。蘇聯政府一直認為,這種東西都是宣揚資本主義情調的小擺設,沒有實際價值。他們瞧不起這些珍寶,就像他們看不起法國的印象派繪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