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題中“韓波”,今通譯“蘭波”。——編者注。
【20】設拉子,一譯舍拉子,波斯(今伊朗)地名。——編者注。
【21】此處“以”,即“以太陽的名義”。原稿如此。——編者注。
【22】海子未列小標題。——編者注。
【23】此處“母親”一行疑為另一聲部,但原稿如此。——編者注。
【24】海子計劃中要寫而未寫完部分。下同。——編者注。
【25】原稿如此。“溫度”似應為“溫暖”。——編者注。
【26】海子計劃寫未寫。因此隻留下題目。下同。——編者注。
【27】原稿如此。——編者注。
【28】選自海子未完成的長詩《大劄撒》。《大劄撒》原為成吉思汗所製定的一部法典。海子《大劄撤》的這一部分詩原題《山頂洞人寫下的抒情詩》。因詩的內容可以獨立成篇,故取出冠以《抒情詩》之名。海子原稿各詩的編號有混亂之處,今唯按其原稿先後次序一概重新編號,隻對個別詩篇做了次序的調整。——編者注。
【29】本詩與第一編中的短詩《七月的大海》大體相同,似由該詩修改而成。——編者注。
【30】海子原計劃寫一部長篇小說,名為《大草原》三部曲。但他僅寫出這篇《你是父親的好女兒》。——編者注。
【31】“食物鹽”即“食鹽”。——編者注。
【32】原稿如此。“兆始”似應為“兆示”。——編者注。
【33】這是海子的儀式詩劇三部曲之一。海子原打算寫作的另外兩部儀式詩劇是《吃》和《打》。——編者注。
【34】這兩行的標點為原稿標點,似應為“,”或無標點。——編者注。
【35】原文有脫字。——編者注。
【36】原稿如此。“多少”似應為“多麼”。——編者注。
【37】本詩從序號02開始,顯無01,文中也無04,大概是“片斷”的意思。——編者注。
【38】京劇《智取威虎山》中土匪黑話。原話為“天王蓋地虎”。——編者注。
【39】原稿此處空了七行。——編者注。
【40】原稿如此。此處說明文字似記錄了海子的思維過程。——編者注。
【41】括號內為編者說明,下同。——編者注。
【42】海子《彌賽亞》(《太陽》中天堂大合唱)第四稿就寫到這裏,未完成。——編者注。
【43】豪·路·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海子有時將“博爾赫斯”寫成“波爾赫斯”,如在《彌賽亞》結束之處。——編者注。
【44】以下三頁被撕掉。
【45】以上四段詩歌均引自錢春綺譯《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第二場。前三段為梅非斯特所說,第四段為浮士德所說。第二段最後一行“荒蕪和空虛”,原譯文為“荒涼和寂寥”。——編者注。
【46】原稿如此。——編者注。
【47】本詩與《昌平的孤獨》一詩大體相同。——編者注。
【48】本詩曾作為《麥地與詩人》組詩中的第一首刊於《人民文學》雜誌1989年第6期。——編者注。
【49】本詩刊於《東海》雜誌1988年第7期。——編者注。
【50】本詩為海子寫給友人孫理波的生日頌詩。承安慶師院的金鬆林先生提供手稿影印資料,謹致謝意。——編者注。
【51】《取火》、《穀倉》、《歌手》和《初戀》(前麵的《其他:神秘故事六篇》已收)曾以“村莊”為題發表於1987年第6期的《十月》雜誌。——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