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二 高校教師應做終身學習的標兵(1 / 2)

鄧楠

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理念,作為高校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身體力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倡導高校教師終身學習,並把它規範成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具有深遠的意義。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鮮明地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這一重大課題。目前,全黨各級黨組織正積極行動,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我們黨要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每個黨員領導、幹部要成為學習的典範。學習對黨員領導、幹部固然重要,但對高校教師來說更是十分重要。

因為高校肩負著教書育人、傳承先進文化、培育和弘揚中國精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曆史職責。高校教師隻要一天不學習,他就會落後於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常說,教師教給學生一碗水,那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有位學者說過:“教師要向學生釋放知識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豐富的庫藏;要散布陽光到人心裏,自己心中必須先有一輪太陽。”因此,淵博學問的取得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高爾基說,“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說明學習何等重要。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都得靠學好科學知識、掌握好科學技術。當今社會,沒有知識,必定寸步難行。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長和充盈。教師的工作不隻是傳授知識,還要用人格影響人格、情感喚醒情感,教師的巨大力量就在於作出榜樣和表率。教師既教書又育人,因此要用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和教育學生,就必須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品德學習和修養、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但由於受市場經濟和社會負麵因素的影響,高校教師在學習上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現象。這些不良現象在個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為突出。第一,休閑娛樂過多,學習時間太少。現在雙休日、節假日時間增多了,應該說學習、讀書的時間充裕了。而事實恰恰相反,不少教師把大量的空餘時間用到了休閑娛樂上。忙於應酬,忙於打牌,甚至樂此不疲,津津樂道。可是這些教師到了課堂上狀態不佳,精神不振,責任性不強,應付了事。個別教師還鬧出了把學生“今天誰值班”說成是“今天誰坐莊”的笑話。以適當的休閑娛樂來消除工作的疲勞,這本是健康的需要,無可厚非,但成癮、成癖卻是壞事,既損害身心又影響教學。長此以往,投入學習的時間很少,很多新知識就難以涉獵,焉能教好學生?第二,投機取巧過多,刻苦學習太少。現在網絡特別發達,著作、論文都在網上查得到,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

但是也有少數教師打起了懶主意、歪主意,成了網絡“剪客”,把多篇文章下載,然後這篇文章“剪”一段,那篇文章“剪”一段,東拚西湊,隨便一組合,弄成了一篇論文,然後找人發表。更有甚者,連這種“剪客”的工夫也不願意花,有的請熟人或朋友代寫,有的直接從代寫、代發網站購買文章發表。如此,事是省了,但麻煩大了,說不定哪天被人告發,倒成了違反學術道德的典型。教師學風不正,必定影響學生,學生也就跟著教師學樣。失掉“靈魂”的工程師就在培養缺失“靈魂”的學生。此風一長,道德水平下降,誠信道德失範,學風、校風受到衝擊。

學風對大學的發展至關重要,學風失範,校風也好不到哪兒去;學風不正,校風之大廈就可能傾斜、倒塌。第三,一些教師滿足現狀過多,追求不斷進步不夠。有的教師滿足於過去取得的成績,自己已評上了高級職稱,功成名就,待遇高了,再也不想坐“冷板凳”過清貧的日子;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想去深究、探索了,忘記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少數教師一知半解、道聽途說,視不恥下問為“猛獸”,視追根溯源為“傻瓜”;以斷章取義為榮,以照抄、照搬為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所以有人說高校教師的學習都出了問題,還奢談什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品格猶如一麵無聲的旗幟時時刻刻感召著學生,是教師育人的基石。因此,高校教師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十分重要,尤其在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顯迫切。因為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於曆史原因,與重點大學的高校教師相比,首先在學曆方麵就有距離,再加上學術平台和學術工作經曆等方麵欠缺、學術水平普遍不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師不痛下決心、奮勇直追,那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根治高校部分教師或者說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師在學習上產生的不良現象,關鍵在於校領導和中層骨幹。拿過去流行語作例子就是明證,“村看村,戶看戶,群眾就看領導和幹部”。幹部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群眾,都影響著普通的教師。因此,學校領導和中層骨幹在搞好管理工作的同時,強調學習為重,這絕不為過。首先,學校領導和中層骨幹要在學習認識上走在前列,在學習的勁頭上走在前列,要帶頭搞好學習,要大談特談學習,做教師和學生終身學習的表率和標兵。黨的十七大提出,黨員領導、幹部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是我們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在讀書學習問題上,領導、幹部必須自覺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