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似城非城,似鎮非鎮,這樣一個有許多工廠的地方,被稱為“俄羅斯金環”城市之一,究竟有什麼蹊蹺呢?
其實大家知道古羅斯人是在基輔立國,基輔的中心地位敗落之後,就有了另一個中心,這便是離莫斯科約兩小時路程的弗拉基米爾。就像曆史上的開封或者洛陽一樣,隻能這麼比喻。過了一個世紀後,一位叫尤裏的將軍從弗拉基米爾出發,到一個莫斯科河邊的沼澤地,建立了另一個大公國城堡。這已經是十三世紀了,弗拉基米爾也因此隻維持了古俄羅斯一百年首都的地位。
公路甚好,沿路都是森林,跟俄羅斯通往任何城市的景色都一樣。最令我興奮的是,在一些丘陵和平原上,盛開著滿坡滿畈的紫花。那肯定是田,種的什麼花呢?有人說是紫雲英,有人說是苜蓿,有人說是鈴蘭,有人篤定說是薰衣草。終於在一片花海邊停下來,讓我們吃驚的不是人工栽種的花,而是野花,約齊人的大腿高,一串串的紫色花絮,這麼多作家,卻無一識得。問俄羅斯司機,那司機一句話把大家雅興弄得全無,他說就是牛吃的一種草。
在鮮花和森林的深處,在一片河岸的高地上,我們看到了這個“俄羅斯金環”,弗拉基米爾城,可以看見洋蔥頭的尖頂——那是教堂群,可以看見老房子,也可以看見工業社會的煙囪。據當地導遊說,這也是一個重工業城市。但我們走到古老的大街上,卻沒有什麼工業的痕跡,而是與這個古老城堡相和諧的悠閑的人們和悠閑的生活。
說高地也許不妥,應該是高原或丘陵吧,城市在高原上,平緩的山坡同樣開滿了紫色的花,依然是野的。從高坡上鳥瞰,一條名叫克利亞濟馬的河流從城邊緩緩流過,河流映著的教堂群倒影就是這座城市的曆史。關於弗拉基米爾的來曆說法不同,但都是關於人的,關於一個叫弗拉基米爾的人的,有說是弗氏兄弟在此修道而得名的,有說是此弗氏大公或彼弗氏大公所建的。但叫上了弗拉基米爾這個名字之後,有曆史記載的卻是一個叫安德列的人,綽號叫博戈柳布夫斯基,他遠征降伏了基輔,卻將自己的首都建在了這塊克利亞濟馬河畔的高地上。
這些曆史已與我們這些異國遊曆者無關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古老首都所遺留下來的文化。現在,被稱為古俄羅斯建築藝術經典之作的聖母安息大教堂就矗立在我們麵前,此教堂被一名叫亞裏士多德·菲奧拉萬提的意大利建築師作為藍本,在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內,又建了一座一模一樣的聖母安息大教堂。不過,此教堂的聖母比那個複製教堂的聖母更靈驗,因為它正宗嘛。這個教堂如此古老和有名,但似乎有些荒寂,門口長滿雜草。走進去,卻又是另一副金碧輝煌的影像,12世紀畫家安德列·盧波列夫壁畫保存至今,裏麵安葬著數世紀前的大公們,現在全成了人們朝拜的神靈。此教堂還是當時各地大公國們的大公在此接受封號的地方。這座教堂是一座白色的建築,而在它的旁邊,還有一座白色的、名德米特裏耶夫大教堂。此教堂全用白石砌成,石頭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雪豹、半人半馬的怪物,以及許多具有俄羅斯風格的精細圖案。事實上,關於弗拉基米爾最誘人的介紹就是說將看到12世紀的白色建築——便是指這兩座教堂加上金門。
金門也貌似一座教堂,有4個圓頂,但它是作軍事用途的塔樓,同樣建於12世紀。小城的入口,當初,它具有凱旋門一樣的性質,送別親人遠征,又歡迎親人的凱旋歸來。所謂金門,等我們去看時才知道,並非金子做的門,不過是橡木門用鍍金的銅所包。但“金門”依然是古城的驕傲。在金門的旁邊是聖三一教堂——它如今改作了水晶博物館。我們進入其間,看到了許多歎為觀止的古代和當代水晶製品。據博物館介紹,俄羅斯百分之八十的水晶製品既產於此城。
教堂很多,時間也不容許我們去處處參觀。除了教堂,它還有保存得相當完好的其他古建築,如阿爾西耶列伊斯克大廈、曆史博物館、古水塔等。
我們信步踏上聖母安息大教堂後的高坡,整個弗拉基米爾城盡收眼底。但在河流的對岸,極目遠望,我們幾乎都產生了幻覺,以為是一片大海,浩瀚無邊,平靜蔚藍。細看我們才明白過來,原來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森林。
真的很神奇,可在俄羅斯大地上也很平凡,像這樣出現在平原上的森林是無限延伸的,且沒有什麼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之類的說法,它就是這個國家隨處可見的自然景色。因為這些森林,會使小鎮的曆史比我們想象的更遙遠,更神秘。
晚上,我們住在這個小城最大的金環賓館。雖然餐廳的俄式大餐不那麼好吃,但安靜的氛圍也是令人沉醉的。站在13樓的窗戶邊,我欣賞她的滄桑和美麗。在接近夏至的這段時間,晚上11點依然是白晝,那像大海一樣的蔚藍森林依然蔚藍,教堂群的尖頂,依然輝煌著,晚霞在天空燃燒著。我們將睡在一個古老之都的懷抱裏。
與別國的曆史悄悄接近也是一種很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