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護理
1飲食護理
飲食不當是誘發慢性胃炎患者症狀發作的最常見原因,因此,在病變活動期控製和調節好飲食是治療慢性胃炎的重要環節。護理人員應正確指導患者,囑其生活飲食要有規律,進餐應定時定量,進易消化食物,避免吃生硬油煎、油膩、辛辣、香味過濃等不易消化的刺激性飲食;同時還應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進食習慣,切忌暴飲暴食、飲烈性酒及餐後從事重體力活動,並勸戒煙,消除可能之病因。
2病情觀察
慢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部分患者還表現為食欲不振、呃逆、惡心、嘔吐等一係列消化不良症狀,常給患者帶來焦慮不安和恐癌心理,護理人員不僅要了解病情,而且要善於觀察病情變化,如患者出現腹痛時,要細致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及持續時間,有無外科手術指征等。在腹痛原因未明確前切忌亂用解痙鎮痛藥,以防掩蓋病情變化。若腹痛病因已明確,則可適量應用解痙鎮痛劑,以解除患者痛苦。慢性胃炎患者常有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觀察大便可了解其消化功能。若患者有黑糞或暗紅色大便則提示胃腸道出血,應及時留取糞便標本送檢。如腹痛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及節律性,應注意是否並發消化性潰瘍。此外,CAG患者出現進行性消瘦、食欲減退,持續黑糞或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應疑為惡變。遇上述情況應及時與醫師聯係及時選擇適當檢查,及早明確診斷。
3並發症的護理
慢性淺表性胃炎或CAG均可因理化因素或藥物等不良刺激引起急性胃粘膜病變而致出血,輕者僅為黑糞,少數表現為大量嘔血。如有出血情況應立即與醫師聯係,配合治療,並按上消化道出血進行護理,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嘔血時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
胃腸運動功能的檢查
從進食、消化吸收至排便,消化道運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消化道收縮、舒張異常或不協調、括約肌功能紊亂將引起各種臨床症狀,例如吞咽困難、胸痛、反食、惡心、嘔吐、腹痛、腹脹以及排便異常等。其運動異常主要表現在運動力量、速度和方向的異常。胃腸運動功能檢查方法的建立和開展,使一些胃腸運動功能性疾病有可能得以診斷和治療。
―、X線檢查
傳統的X線檢查仍為胃腸運動功能檢查的常用而有價值的方法,一方麵可除外有無器質性疾病,另一方麵又提供有無胃腸運動異常的資料。它的限度是有放射暴露、攝片有限;消化道顯影需要造影劑,因而不是生理的,不能與食物相比。近年來放射檢查也在不斷改進,以彌補其限度。
1.X線平片:患重度的賁門失弛緩症時,胸片顯示縱隔明顯增寬,為巨食管影,其內有液平。假性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平片,可顯示腸腔極度擴張,有多個液平。
2.消化道鋇劑檢查:通過X線透視、連續攝片或錄像,可以觀察吞咽動作,分析有無咽肌麻痹、會厭活動障礙、環咽肌功能異常、梨狀窩存鋇、造影劑誤入氣道等。有吞咽障礙、嗆咳者,尤要注意此部分有無異常。還可以觀察消化道各段有無分節、固定收縮、蠕動以及十二腸、結腸逆行運動。此外,可觀察括約肌功能。如賁門失弛緩症時,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障礙,鋇劑通過受阻,食管擴張。而胃食管反流病時,若LES張力過低,則有胃一食管的鋇劑反流,在頭低位,腹部加壓時,容易觀察到這種現象。由於LES張力低,其對鋇劑的清除能力也減低,口服少量鋇劑後觀察LES排鋇狀況,在胃食管反流病時,LES存鋇。
3.消化道通過檢查:以下檢查方法可用於發現有無消化道各段或全消化道通過異常、嚴重程度,也用於評價各治療方法的療效。
(1)食管鋇劑排空:立位時的鋇劑排空主要依靠咽肌收縮壓、食團重力作用。臥位時,則主要靠食管體部蠕動產生的壓力梯度。兩種體位均要求功能正常。本檢查方法主要用於賁門失弛緩症者,口服200硫酸鋇後即刻及15分鍾後各拍攝食管正位片一張,計算出鋇影麵積及變化。正常人服鋇後拍第一片時幾乎全部排空,15分鍾後排鋇為100%。
(2)胃的固體排空:胃竇碾磨食物,使之變小,並排出進入十二指腸。胃的鋇劑排空不符合生理,又不定量。進餐時,同時服一定數目的不透X線小標誌物,定時觀察胃內存留的標誌物數,可謂簡單的測定胃固體排空的方法。既定量,又符合生理。對那些上腹脹、早飽、納減、而內鏡或上胃腸鋇餐無異常發現的患者,可以用這種方法幫助明確有無胃的固體排空延緩。患有神經性厭食、胃輕癱和一些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時,胃固體排空延緩。
(3)胃腸通過時間(GITT):是在不同時間服不同形態的不透X線的標誌物後,定期拍攝腹部平片,根據平片上標誌物的分布,測算全胃腸通過時間。因為結腸內含氣,結合腹部解剖標誌,還可把結腸分成幾區,從而能測算出各節段的胃腸通過時間。均以50%標誌物通過某一段所需要的時間(小時)來表示。用此方法可以了解不同膳食成分對GITT的影響。不同疾病時,GITT發生不同的變化,並有定位作用。
(4)直腸排空:利用模擬人糞的造影劑灌入直腸,然後排便攝片以了解直腸肛門的功能。
二、胃腸道壓力測定
胃腸道運動可引起腔內壓力變化。胃腸道壓力測定是記錄胃腸道機械活動的技術,借此可詳細了解胃腸運動生理和運動病理。其中,應用最普遍的是食管壓力測定,其次是肛門直腸壓力測定。目前,胃腸道壓力測定發展很快,隻要導管能到達,就可以進行測壓。但它的限度是需要插管,尤其小腸、結腸的導管插人有一定的難度,分析資料較複雜,故小腸、結腸的壓力測定尚未用於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