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定科學的複習計劃
高考前的複習很重要,可有一大部分考生的複習效率很低,甚至於複習過程中,時常走神、分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學習沒有計劃造成的,所以製定有效的、適合考生本人的複習計劃至關重要。
許多考生沒有一個明確地迎接高考的戰略方針,自己的考前複習也隻是被動地隨著老師的複習進度進行。製定正確、合理、具體的複習策略,既可以幫助考生從整體上把握高考複習的全過程,又能使考生有的放矢地解決複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更對考生集中精力的複習有所幫助。
既然一份有效的複習策略如此重要,那麼,怎樣來製定這份有效的複習策略呢?以下將從六方麵進行講述,希望能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檢查自己的複習計劃
大部分考生對自己的複習有所安排,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說明考生的複習計劃不合理,
做事情經常是虎頭蛇尾;
經常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完成功課;
經常在做不必要的重複勞動;
很多時候都難以將主要的概念和次要的細節分清楚;
經常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上花費很多時間;
常猶豫不決,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自己感覺如果可以更加合理地複習,考試成績肯定能夠更好。
複習安排不當還有很多種情況,但是,通過檢查,就可以看出自己以前的複習計劃是否合理,明白該如何來安排自己的高考複習以提高複習效率。
——主動出擊
整個中學階段的教學內容都會在高才試題中涉及到,老師隻是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結合以往高考複習的經驗,選擇各科的重點內容進行考前複習的。如果僅僅跟隨老師的複習進度,必然導致考試中可能要出現的許多問題(比如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沒有時間複習。因為老師在複習時一般認為考生已經掌握了基礎內容,於是,選擇複習的內容也都是難度較高的。因此,考生必須變被動複習為主動複習,也就是說,自己必須主動地按排自己的複習。在時間上,不能落後於老師按排的複習;在進度上一定要超過老師安排的。
——製定複習時間表
製定出周、日的複習計劃及剩餘時間的學習安排,將學習任務逐個落實到可行的時間段裏。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複習科目,情緒低落時,複習最感興趣的科目;情緒高漲時,複習比較枯燥的科目。這樣可以相得益彰,最有效地利用了時間。
——以教科書為主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高考的主要內容,重視基礎內容的複習和堅持以教科書為主是等同的。在這點上,任何形式的複習資料都無法與之相比。考生隻要把教科書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就一定能夠考出理想的成績。以教科書為主也並非要排斥複習資料,而是要以對教科書有很好理解為基礎,再輔以複習資料來檢查自己的複習情況,以此發現複習中所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