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課 機遇:成就人生的製勝利器(1 / 3)

機遇無處不在,授課之於教師是一次機遇,考試之於學生是一次機遇,病人之於醫生是一次機遇,比賽之於運動員是一次機遇,顧客之於商家是一次機遇……生活中的每一次事件都蘊涵著機遇。抓住機遇,或展現你的智慧與才華,或展示你的勇氣與優雅,或體現你的性格與品行,而這些,都有可能被認可,被推崇,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擴大你的影響力,成就你人生的輝煌。

1.機遇是偶然中的必然

機遇往往顯得詭秘莫測,它是偶然中蘊涵著的必然,是必然中顯示出的偶然。它好比生命線中的一個點,沒有線,點就無從談起。

既然機遇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就一定有它特有的規律。關於機遇,曾有這樣的比喻:抓機遇好比老鷹捕兔子,一不留神稍縱即逝。能夠捕捉到狡猾的兔子,老鷹需要具備穩、狠、準的捕獵能力。既然把機遇比做兔子,說明它是動態的,非靜止的,因此,我們不能去等待它,而應主動出擊。老鷹在天空不停地盤旋,隻能算是“機”,隻有在將兔子按在爪下那一刹那才是“遇”。

守株待兔所得絕非機遇,隻不過是一種偶然罷了。因為兔子觸樹而亡的概率實在太少了。有時候,你或許剛到那棵樹下,兔子就過來碰了,但更多的情況是,或許你在那裏守了千年,一隻兔子都沒有來,或者經過的兔子都知道繞過那棵大樹。當然了,也可能真的在你經過千年的等待後,終於有一隻兔子觸樹而亡了,然而,為了等一隻兔子卻要付出一千年的代價,就算這的確是“機遇”,其成本也未免太高了。

機遇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包含著較高的收益含量。你家附近有一家賣牛肉麵的店鋪,每天都照常營業,你每天也會進去點上一碗牛肉麵吃,雙方之間公平交易,這就不算是什麼機遇了。首先,機遇必須具有超出一般受益度的價值,同時又是不可多得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多數人都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機遇當然也不會從天而降,它需要人們具有相應的技能和基礎。因此,要想把握機遇,就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機遇青睞有準備的頭腦。加富爾說:“時機可能是召集軍隊打仗的號角,但是號角的鳴響永遠無法製造出士兵和勝利。”

20世紀80年代的一天上午曾出現過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由於那個時候科學已經飛速發展,因此人們輕而易舉地計算出了日全食的準確時間,並且還將此事件印在了當時的日曆上。

可以說,觀看日全食是一個公開的機遇。但是,你是否想過,這樣的機遇對你本人而言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有一個人就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賺錢的大好時機。

對於大自然的奇觀,人們總是渴望一睹其風采,尤其是這種百年不遇的日全食,更是眾人期待的自然現象。更讓人興奮的是,不必受任何限製去觀看,隻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一飽眼福。不過,這裏存在一個問題,直接用肉眼去看日全食會非常刺眼,嚴重時會傷害眼睛。很多人也都了解這些常識,如果日全食發生時你正好在家裏,則可以找來一個照片的底片,隔著照片底片放心大膽地看;還可以找來墨汁,將其倒入水盆中,然後從墨水的反光中觀看日全食。這些雖然簡單易行,但是人們還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不可能隻為了觀看日全食而待在家中。還有太多的人在路上。就在眾人都在為觀看日全食做準備的時候,那位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的人卻在冷靜地思考。他想,在日全食發生的時刻,如何令那些在大街上行走的人也能夠不錯過觀看呢?沒多久,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抓緊時間加工了一大批深色的膠片,並將其裁成小方塊,到了日全食發生的那天上午,他早早的就在全市設了幾十個銷售點,一片深色的膠片隻不過幾分錢的加工費,而他卻以每片5角錢的價格出售,結果沒過多長時間,膠片便被搶購一空。對於大街上那些想觀看日全食的人們而言,花5角錢來觀看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顯然是非常值得的。而對於這位賣膠片的人而言,能夠抓住這個機遇,不用花費太多的成本和精力就獲得了高額利潤,也是讓人興奮不已的。

由於這樣的機遇並不多見,所以在遇到之後,其他人隻當做是飽眼福的機遇,而那個賣膠片的人除了飽眼福外,還大賺了一筆。機遇就是如此神秘莫測,你無法確定它什麼時候會出現,但是又知道它遲早會出現,但是又不可能像四季更替那樣準時,倘若每年都有那麼一次日食,那麼對任何人而言都稱不上是機遇了。日子長了,大家都會如法炮製,剩下的便是公平競爭了。

對於一個成功者而言,有時候成功真的是偶然的,但是麵對這個現實,又幾乎無人敢說那不是一種必然。所羅門說:“智者的眼睛長在頭上,而愚者的眼睛則是長在脊背上的。”心靈比眼睛看到的東西要多得多。那些呆頭呆腦的凝視者隻能看到事物的表象,隻有那些富有洞察力的眼光才能夠穿透事物的表象深入其內在本質,從中找出差別,進行比較,並最終抓住潛藏在表相後麵的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

在伽利略之前,也有不少人能夠看到懸掛著的物體會有節奏地來回擺動,但是僅此而已。隻有伽利略從中得到了有價值的發現,看著那個來回蕩個不停的油燈,18歲的伽利略想出了計時的主意。後來,經過多年的潛心鑽研,他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鍾擺。而這項發明對於精確地計算時間和從事天文學研究無疑產生了重要的意義。

又一次,伽利略偶然聽說一位荷蘭眼鏡商發明了一種儀器,人們可以借助這種儀器看清很遠的物體。在別人都極為好奇地為此事議論紛紛時,伽利略卻開始認真研究這一現象背後的原理,於是,他成功地發明了望遠鏡,從而為現代天文學奠定了基礎。如果對任何事都漫不經心,怎麼可能有這些影響世界的發明創造呢?

的確有這麼一部分人,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離不開那些偶然的機遇。但是,就他們自身而言,他們也已經具備了獲得成功的條件。因為,如果他們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使是機遇來臨,也不可能將其作為改變自身境遇的法寶,很可能會眼睜睜地看著機遇從身邊走掉。

成功課堂

對於在偶然的機遇麵前能夠抓住它並最終獲得成功的人而言,結果可謂是必然的。那麼,請大家時刻做足準備吧,一旦機遇在某個時期出現,就抓住它,使偶然的機遇因為我們充足的準備而走向必然的成功吧!

2.把握機遇,把握成功

機遇無處不在,授課之於教師是一次機遇,考試之於學生是一次機遇,病人之於醫生是一次機遇,比賽之於運動員是一次機遇,顧客之於商家是一次機遇……生活中的每一次事件都蘊涵著機遇。抓住機遇,或展現你的智慧與才華,或展示你的勇氣與優雅,或體現你的性格與品行,而這些,都有可能被認可,被推崇,從而提高你的知名度,擴大你的影響力,並為你提供各種有助於你實現目標的機遇。

對於成功者而言,他們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他們從不仰望天空,從不坐等機遇掉進懷裏,而是積極地去尋找並攫取機遇,創造機遇,征服機遇,讓機遇為自己服務。

一位信奉上帝的修士不小心跌入了水流湍急的河裏。他不會遊泳,但是他卻並不慌亂,因為他相信他的虔誠必定會感動上帝,上帝是不會看著他虔誠的子民落難而袖手旁觀的。

在他剛落入河水裏時,正好有人經過,如果當時他大聲呼救,完全可以得救。但是由於他的信仰使他堅信上帝必然會救他,因此他沒有向岸邊路過的人呼救。

後來,河水把他衝到了河流中心,在他的不遠處有一根浮木,如果他稍微掙紮幾下,便可以抓住那根浮木,但是他依然堅信上帝會來救他,因此沒有伸手去抓浮木,依然任自己在水中時浮時沉。

結果是,上帝沒有來,修士被淹死了。

修士死後,他的靈魂憤憤不平地質問上帝:“我對你如此虔誠,你為什麼不去救我呢?”上帝說:“我也非常奇怪,我給了你兩次機會,你卻都沒有抓住?”

等待本身就是一種消極的態度,隻要有了目標,就要立即行動起來。跌入河中的修士最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上岸,然後再考慮上岸的方式。他的方式就是等待上帝的救援,而沒有想過要那些從岸邊經過的人來幫助,也沒有想過要自己伸手去抓那根可以救命的浮木。對於兩次絕好的機會他都視而不見,最終命喪黃泉。

其實,所謂上帝,不過是你的心罷了,要上帝拯救你,就是要自己的心拯救自己。如果你放棄了,上帝也無能為力。

有頭腦的人總能從瑣碎的小事中找到機遇。在他們看來,他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天生活的場景,都是一個機遇,都會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都會給他們的個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而對於那些粗心大意的人而言,即使機遇就在眼前,他們也沒有任何反應。

成功課堂

偉大的成功和業績永遠屬於那些富有奮鬥精神的人們,一味等待機遇的人是不可能與成功結緣的。年輕人更應該牢記,無論在哪種情況下,良好的機遇都完全在於自己的創造。倘若將個人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寄托在他人身上,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學說話的人必須要真正通過自己說話來達到這個目標,同理,想要抓住機遇的人,就必須親自去尋找機遇。機遇稍縱即逝,它絕不會站在那裏等你,因此,暫且不要考慮是否能夠成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去尋求機遇。因為,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動,就一定不會成功。

3.智慧和勇氣會帶來機遇

由於機遇本身不是靜止的,它是稍縱即逝的,因此,要想把握住機遇的咽喉,使它為自己單獨呈現,就不能在那裏傻傻地等待,而應主動出擊,以智慧和勇氣來給自己創造機遇。

創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創造機遇更難。不過,一旦你經曆的多了,創造機遇就會變得越來越簡單。首先,創造機遇需要我們自己有堅實的根基,這種根基就是深入了解和把握那些先進的經營思想、消費時尚以及社會經濟的大環境。隻有把握了這些,才能使我們分辨什麼是機遇,才能在確定機遇來臨時付諸行動。

梅西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在創業之初,決策者就為公司創造了一個機遇。開業那天,他們的口號就相當誘人。為了開業大酬賓,他們提出“用現款買便宜貨”的口號。其實,這一招在今天看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招數了,但是那是一百年前,在人們對這種促銷方式聞所未聞之時出現,這無疑是新穎而獨特的。

一百多年前的商品經濟遠沒有今天這麼發達,當時的人們更加渴望購買便宜貨,羅蘭·梅西正是抓住了當時人們的這一消費心理,從而為自己創造了機遇。這個口號吸引了幾乎整個城市的人們,他們潮水般地湧向梅西公司。結果,梅西公司不僅因此大賺一筆,還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從此,這個城市的人們幾乎都知道那家叫做梅西的百貨公司,它就在紐約第十四街區。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也隻有在別人都不敢吃的時候做第一個嚐試的人,才會成為眾人仰慕的對象。經營一家公司亦如此,同樣的經營方法,用在別人前麵,便能夠盡量多地為自己創造機遇,機遇把握在自己手中,當然會穩操勝券了。而那些跟在別人後邊想分一杯羹的人,則很難有大成就。梅西公司之所以成功了,就是因為決策者有敢為天下先的魄力。

如果說第一次嚐試一種事情靠勇氣,那麼再嚐試其他事情的時候就要靠智慧了。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在接下來的事情中多觀察、多思考,自己抓住機遇的概率就會遠遠大於那些從未抓住過機遇的人。羅蘭·梅西就是這樣,抓住第一次機遇後,他的機遇便紛至遝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人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購物的方式也逐漸產生了一些變化,信用卡日益流行開來。梅西的敏銳嗅覺使他馬上發現了這一改變,針對這一變化,他馬上開始為自己創造另一次機遇。

他推出了一種新的結算方式:無論誰,隻要在梅西銀行存入一筆錢,就可以得到一張信用卡,用這張信用卡,你可以在所有隸屬於梅西公司的商店購物,並且餘款還可以繼續享受利息。這一舉措在方便顧客購物的同時,又給了顧客不少優惠,它使梅西公司的銷售量再次突飛猛進。

隨著人們消費方式的日益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公司的經營方法和服務措施也必須相應改進。隻有改變,才能出新,才能為自己爭取一方生存之地;有了自己的領地,才能考慮爭先領先,從而賺得豐厚的利潤,顯示出他人無法比擬的優勢。而梅西創造機遇的路越走越順,他總能夠看清社會的大趨勢,走在別人前麵。

有一段時間,梅西突然發現公司的許多老顧客都去別的公司購買那些大件貴重商品了。經過一番調查後他發現,那些公司銷售大件商品時采取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針對這一情況,梅西趕忙推出“用時再付”的銷售方式。這種方式顯然比分期付款更進了一步。於是,那些曾一度去其他公司購買商品的顧客又紛紛上門,梅西又創下了銷售的一個高潮。

後來,梅西又針對人們在購買不同商品時的不同心理製定出了相應的銷售策略,使人們的購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同時又為自己的銷售創造了機遇。

20世紀30年代之前,美國的家具行業大都不怎麼注重銷售方式。當時,圈內存在這麼一個共識:酒香不怕巷子深。隻要自己的產品質量有保證,就不愁銷售不旺。

但是梅西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對當時的市場進行了一番調查和分析,結果顯示情況並非如此。當時梅西公司也有一個家具商城,於是他對家具消費者的購買心理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顧客都認為購買家具是家庭裏的一件大事,需要多數家庭成員商議後才能決定。而且在購買時他們也很慎重,往往在經過反複比較後才能決定是否購買或者購買哪種款式,並且一旦決定購買,往往會同時購買幾件,尤其是在結婚和喜遷新居時,人們通常會成套購買,這樣才會讓居室有麵目一新的感覺。另外,購買者還希望所有的家具都能協調搭配。

針對調查結果,梅西想出了相應的對策:何不設置一間間格調不同的小房間,就像一個個專門的陳列室,將成套的家具擺放其中,再配以燈光設計,使一個溫馨浪漫的家躍然眼前?事實證明,梅西這種獨特的設想非常成功。每一個前來購買家具的顧客都被眼前的場景吸引住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銷售家具的。他們徜徉在一間間溫馨的小房間中,仿佛體會到了家的溫馨和諧、甜蜜浪漫。顧客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梅西公司的家具商城門庭若市,人們甚至稱梅西公司的家具展廳是摩登小屋,並說這裏擺放的家具是摩登家具。很快,梅西公司的家具商城聲名鵲起。至此,梅西已經是很成功了,但是他卻並未就此止步。他又進一步豐富了展賣的內容,開辟出各具特色的房間、配以相應的家具,比如小孩的房間、老人的房間,夫妻的房間以及單身青年的房間等,有的房間是古色古香的傳統家具,有的是豪華大氣的客房。這使得家具銷售方式更具有針對性,而且房間展示本身就是導購,顧客無須再絞盡腦汁想自己應該買什麼樣的家具來搭配。

後來,梅西又把這種方式推廣到其他商品的銷售上。梅西一次又一次地為自己創造機遇。不過,他從來沒有滿足於當時的成功,依然憑借自己智慧的頭腦和過人的勇氣創造更多的機遇。用社會學、心理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顧客心理和社會消費大趨勢,領風氣之先,這又是梅西為自己創造機遇的製勝之道。

梅西認真觀察一家家百貨公司,發現大型百貨公司的顧客群以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主婦為主,她們代表著美國商業顧客的主流,因此,如果對她們的消費心理和購物方式進行一番研究,並製定出可以滿足這些顧客心理和購物方式的銷售策略,定會獲取巨大的商業利潤。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後,梅西發現,這些家庭主婦幾乎承擔了家庭的全部購買活動,包括男人的服裝、鞋襪。而且這些家庭主婦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她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她們不僅僅以購物為樂趣,還有非常新潮的價值觀念。體現在購物方式上有以下一些特點:相對於便宜貨而言,她們更注重產品的精美;相對於現金,她們更傾向於用信用卡結算;購物時大多有較好的交通工具。針對這些消費人群的特點,梅西又開始了為自己創造機遇的曆程。

首先,他對梅西公司的所有出口進行了改造,增設了寬敞、顯眼、方便的停車場,使得顧客可以就近停車;在每層樓設置了特別的入口,使顧客可以直接停車上樓。這就為顧客解決了尋找停車場的問題,同時也方便了送貨上車。

接著,他又把商品琳琅滿目地布置在貨架上,使顧客可以自由選擇。因為發現很多家庭有夜晚集中購物的習慣,他特意把夜間服務時間延長。另外,為了方便顧客在購物時可以順便處理其他瑣事,梅西公司又增設了汽車維修中心、音樂廳,偶爾舉辦服裝展示會、賽馬等,同時還專門增設了售票櫃來代售娛樂場所的門票。這些措施實行後,為顧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每一個來到梅西公司的顧客都感覺是進入了家庭百業店,你需要的家庭服務似乎都可以在這裏享受到。於是,家庭主婦們紛至遝來,她們把到梅西公司來購物作為一種習慣和時尚。

成功課堂

今天,在我們豔羨梅西公司規模如此宏大、影響力如此深遠的時候,我們是否更應該讚歎一下梅西先生的勇氣和智慧呢?在讚歎的同時,我們是否更應深思一下梅西先生不斷為自己創造機遇的執著呢?機遇不會站在那裏等你,它在不停地奔跑,我們要做的應該是不停地去追,而這個“追”不是單靠我們的力氣,而是要靠我們高出他人的智慧和強於他人的勇氣。隻有這樣,才能不斷為自己創造機遇。

4.有奮鬥就有機遇

所謂勤能補拙,也許你天賦一般,也許你出身卑微,也許你先天不足,沒關係,你可以選擇勤奮。勤奮,不管你是否天資聰穎,不管你是否出身名門,也不管你身體是否健全,隻要你選擇它,它就會幫助你實現人生的目標。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都是靠勤奮走向輝煌的。

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精力過人,她之所以能夠成功,有相當一部分因素是由於勤奮。撒切爾夫人很少度假,她每天睡眠不超過五個小時。最初的時候,她從事低微的下層工作,在經曆了漫長的曆練後,最終成為歐洲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所以說,生活上勤奮的人,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事業上勤奮的人,可以使自己由平凡走向偉大,從而創造卓越。

這個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競爭也更加激烈。要想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你就必須擁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付出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勤奮和努力,比他人更多的汗水和辛勞,否則你就真的會一生碌碌無為。

華勒是堪斯亞建築工程公司的執行副總,幾年前被招聘來時,他還是一名送水工。華勒這個送水工跟其他送水工不同,他不會把水桶搬進來之後,就一邊抱怨工資太低一邊躲在牆角抽煙,而是在給每位工人的水壺倒滿水後,看到他們有誰休息時,就忙上前纏著他們講解關於建築的各項工作。很快,建築隊長便注意到了這個小夥子。

兩周後,華勒由送水工變成了計時員。當上計時員後,華勒絲毫沒有懈怠,他總是早上第一個到,晚上最後一個離開。另外,由於他非常了解所有的建築工作,比如打地基、壘磚、刷泥漿等,一旦建築隊的負責人不在時,工人們就會直接去問他。後來,華勒成了公司的副總,但是身為副總的華勒依然特別專注於工作,他從不說閑話,也從不參與任何紛爭。他對大家最多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學習和運用新知識,並且他還時常擬計劃、畫草圖,來給大家提出各種好的建議。隻要給他時間,他就把客戶希望他做的所有的事做到最好。

其實,華勒本人並非天生才華出眾,他隻不過是一個窮苦的孩子,一個普通的送水工,但是他卻成功了。因為他憑著勤奮迎來了一次又一次機遇的垂青,並在抓住機遇後尋求更大的進步。

現在的你我,也許尚未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許你還在為生計奔波。但是,不管你現在所從事的是怎樣一種工作,你是一個送水工也好,是一個泥瓦匠也罷,隻要你能夠勤勤懇懇地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多學一些東西,你就會被認可,就會為自己的成功找到合適的機會;你是一個已經有一定成就的人士也好,是一個躋身於成功人士行列的精英也罷,隻要你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你的業績就會因你的勤奮而提升,同時,你還能夠得到更多更寶貴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使自己有進一步的提高。

說到這些,又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上令人感動的一幕幕,那些十年磨一劍的運動員們靠著他們的勤奮和堅強,給自己創造了走上奧運賽場的機會,創造了獲得獎牌的機會。這其中最令人動容的當屬那些殘疾運動員與四肢健全的運動員們同場競技的一幕。很多人都被那樣的場麵震撼了,被稱為“單腿美人魚”的南非遊泳運動員納塔莉·杜托伊特,她因遭遇車禍而左腿膝部以下截肢;被稱為“獨臂女俠”的波蘭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帕蒂卡,她天生右前臂殘疾。但是她們卻能夠憑借強大的實力代表自己的祖國出戰。我們不禁要問,她們是如何做到的?

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納塔莉·杜托伊特說:“沒有任何訣竅可以彌補失去左腿打水的損失,我隻能依靠艱苦的訓練和不屈的鬥誌,每天堅持不懈地在水中訓練幾小時,爾後在岸上跑步幾小時。比賽時,我會竭盡全力,而不是去想自己失去的左腿。我與那些健全的運動員們有著相同的奧運夢想,在這一方麵,我們是平等的。”

帕蒂卡說:“對我而言,從來沒有什麼公平與不公平,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自身的弱點,發揮我的優勢。在這一點上,我同其他人沒有區別。”

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不服輸的人,他們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堅強為自己創造了一次又一次機會。就像上麵提及的兩位殘疾運動員一樣,她們不認為自己跟其他人有什麼區別,她們以自己的勤奮和不屈戰勝了眾多健全人,為自己爭取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盡管她們未能奪得獎牌,但誰會說她們不是勝者呢?還有人想要拿自己客觀條件不好來當做不努力奮鬥的理由嗎?是的,無論客觀條件如何,我們都可以通過勤奮來彌補,在這一點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