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課 心態:幸福人生的標準砝碼(1 / 3)

人生無坦途,在漫長的道路上,誰都難免遇上厄運和不幸。但總有一部分人不會被厄運摧垮。因為在他們眼裏,榮辱是人生的軌跡,是人生的一種磨煉,而不是負擔,不是灰心沮喪的理由。麵對困境,他們能夠看得開,看得遠。假如沒有當時的厄運和無奈,也許就沒有他們日後絢麗多彩的人生。

1.好心態,好生活

生活如同爬山,攀登生活中的高峰,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信念。生活的頂峰不是亙古不變的,它經常在變。盡管如此,我們依然不會放棄,跟上生活的節奏,首先要征服自我的頂端。

有一隻流浪狗,無意間闖進一間四壁都鑲著玻璃鏡的屋子。

突然看到很多的狗同時出現,它大吃一驚,於是齜牙咧嘴,發出陣陣低沉的吼聲。

而鏡子裏所有的狗看來也都十分生氣,每隻狗的臉上都現出怒吼的樣子。這隻狗一看,簡直嚇壞了,不知所措,開始繞著屋子跑起來,一直跑到體力透支,倒地死亡。

要是這隻狗肯試著對鏡子搖幾下尾巴,情形就會完全改觀,鏡子裏的狗必然會回報它同樣友善的舉動。這好像也在說明我們的人際關係,試著對你所處的惡劣環境或人們積極主動表達心中的善意,情形必會有所改善。

一個人是否成功,絕對不是物質上的收獲有多少,而是心靈上自我提升有多少。

鬆下幸之助曾說過:“專業上的成就我已經擁有了,但這和人生真正的成功是沒有關係的,真正的成功是有關做人處世方麵的,而這方麵我仍在學習。”

生活態度指的是你對個人生活的應對方式。一件事來了,你如何去接受和應對,一件事走了,你又如何去自我調適,這都反映出你的生活態度。

良好的生活態度可以令人身心愉悅,一切逢源;相反的,如果生活態度惡劣,想擁有愉快的人生卻是很難的。

不論是誰,都希望與之相處的是個心靈開放、笑口常開的人,如若心胸狹窄、處處與人計較,人家也就不會與之相處了。

笑臉對人,回收的是笑臉;惡語對人,回應的是惡語。

馬丁·路德有一句話:“一個人若以掃街為生,他的態度應如米開朗基羅繪畫、如貝多芬作曲、如莎士比亞編寫劇本一般嚴謹,這便是生活態度。”

每當夜幕降臨,人們開始進入夢鄉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生活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生活?認真對待生活,不僅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做事的方式和生活的技巧。

在一間工具房中,有一些工具聚在一起開會,大夥商量要怎樣去對付一塊堅硬的生鐵。

斧頭首先耀武揚威地說:“讓我來,我可以一下子就把它解決了。”於是斧頭很用力地對著鐵塊砍下去,可是隻有一會兒的工夫,斧頭便鈍了,斧刃都卷了起來。

“還是讓我來吧!”鋸子信心十足地說著,它用鋒利的鋸齒在鐵塊上麵來回地鋸,但是沒有多久,鋸齒就斷了。

這時錐子笑道:“你們真沒用,退到一邊去,讓我來顯顯身手。”於是錐子對著鐵塊一陣猛錐猛打,其聲震耳。但錐了好久,錐子的頭也掉了,鐵塊依然無恙。

“我可以試試麼?”小小的火焰在旁邊請求說。雖然大家都瞧不起它,但還是同意給它一個機會。

小火焰輕輕地盤卷著鐵塊,不停地燒,不斷地燒。過了一段時間,在它的熱力之下,整個鐵塊終於被燒紅,並且完全熔化了。

生活和生命是一對孿生兄弟,或者也可以說生活與生命是水和魚,它們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生活是生命的全部內涵。人們都說:生命很短暫,稍縱即逝;生命也很局促,來去匆匆。但人們總想從這短暫和局促中探求、挖掘出美。其實,美無處不在,隻要生活得有意義,生命的過程就是美。

如果說,生命是上帝贈予人類的一本書,那麼,生活就是書中奇妙的情節。沒有生活,生命就是多餘的。生活是多彩、爛漫的,是人生命的全部意義。我們珍惜生命,就應該善待我們的生活。

成功課堂

善待生活,相信自己。善待自己,就是關心自己,愛護自己,提升自己。絢麗繽紛的生活才開始,好好地對待生活,把她裝扮得更加繽紛多彩,更閃亮,更輝煌……

2.以最大的熱情對待生活

叔本華曾經說過:“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隻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比如,同樣是麵對失敗,有人會因為失敗而死亡,也有人會因為戰勝失敗而成就偉大的事業;有人會因為對手強大而心驚膽戰,也有人會因為挑戰強者而使自己成為更加偉大的強者。是的,人不能改變命運,但可以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不能改變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現自己美麗的笑容;人不能控製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人不能預測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人不可能事事都成功,但可以努力爭取……

情緒淡漠使一個人對一些事或整個生活喪失信心,進而喪失興趣。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發現就是人可以通過改變心態來改變自己的一生。”

我們都聽說過地獄與天堂,總感覺那是虛無縹緲的世界,和我們相距甚遠。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它們卻是現實存在的。你每天可以生活在地獄,也可以生活在天堂,關鍵看你怎樣去選擇,看你對待生活的態度如何。

我們自己的心是世間最好的藝術家。這顆心裏有什麼,就能畫出什麼樣的作品來。正所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此說,心態問題是人生的根本問題。

有個畫家想畫夜叉羅刹,於是他整天模擬夜叉羅刹的表情,久而久之,自己也跟夜叉羅刹變得一樣凶神惡煞、一臉橫肉。後來一位法師建議他改畫菩薩的像,於是他又天天模擬菩薩的表情,從此以後畫家的麵相也慢慢變得慈祥了。

這就跟人的心理一樣:假如一個人心裏想著的都是開心的事情,他就會變得開心;想著悲傷的事情,他也就會變得悲傷。科學家曾經從生理的角度對心態的影響做過這樣的解釋:大腦通過激素這種化學物質來思想,當開心的時候,大腦中分泌的激素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能,還能增強大腦的活力,增加想象力和記憶力;相反,當人處於悲傷或者憤怒狀態的時候,大腦就會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激素,這種激素能夠抑製人的思緒,降低免疫力,給人帶來諸多疾病。所以從生理角度來看,心態是至關重要的。

成功課堂

人生在世,遭遇挫折在所難免,因此,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有意識地接觸社會實際生活,這樣能擴大接受社會信息量,從而使自己的生活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參加一些興趣小組活動,增加與他人的交往,可以享受到集體生活帶來的樂趣。要學會換一種眼光來看待事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生活冷漠的人應善於從親人的安慰、朋友的關懷、同事的情誼中去尋求溫暖、撫慰,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這樣,激情的火焰才會將淡漠的冰山融化,世上也才會多一個熱情友好的快樂使者。

3.把不幸當做幸福的起點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我們也可以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其實,幸福與不幸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很多時候是看人的心態。即使的確發生了不幸,生活也並非就到了盡頭,因為幸福與不幸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對於有的人而言,不幸是更加不幸的開始,而對於另一些人而言,不幸卻會成為幸福的起點。

米契爾曾是一個十分不幸的人,由於一次火災,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被燒壞了,為此他用了很長的時間先後做了16次手術。手術後,他不能拿叉子,不能撥打電話,也不能一個人上洗手間,相信到此為止,多數人都替米契爾感到不幸了,但是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米契爾卻不認為自己會被打敗。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選擇把自己當前這種狀況看成倒退或是一個前進的起點。”結果是他選擇把當前的狀況作為起點。奇跡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了:6個月之後,米契爾又能開飛機了!

後來,米契爾在科羅拉多州給自己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還購買了一架飛機和一家酒吧。爾後他又與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後來,這家公司成了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其實,在旁人看來,那次火災隻不過是個開端,不幸始終伴隨著米契爾。在米契爾開辦公司的第四年,他在駕駛飛機時發生了意外而使得他的12塊脊椎骨被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了!也許換了另外一個人,遭遇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早就絕望了,但他總是能讓奇跡出現。再一次的意外來臨後,米契爾仍然選擇不屈不撓,從來不言放棄,並日夜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的獨立。結果,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主要職責是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爾後,他參與國會議員的競選,他的一句“不隻是另一張小白臉”的競選口號,一下子把自己因意外而導致傷痕累累的難看的臉轉化成了一項有利的資產。

米契爾的成功不隻表現在事業上,他的感情生活也同樣幸福美滿。麵貌駭人、行動不便的米契爾同常人一樣墜入了愛河,並且最終組建了幸福的家庭。與此同時,他還通過學習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證書,並始終沒有停止他的飛行、環保及公共演說活動。

米契爾說:“沒有癱瘓的時候,我可以做一萬件事,癱瘓以後,我隻能做九千件事了,我還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另外那一千件我無法再做的事情上,或者是把目光放在我還可以做的九千件事情上,並對眾人說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倘若我可以選擇不以挫折作為放棄努力的借口,或許大家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一些一直以來讓大家裹足不前的經曆。其實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退一步,然後想開一點,這時你就有機會說:‘或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

“或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這顯然是一種十分積極的心態,事實證明,正是這種積極的心態,使得很多人以驚人的毅力去麵對困境,並最終走向光明的人生之旅。

其實沒有多少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居裏夫人也曾經遭遇過挫折,當她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攀登上科學高峰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卻去世了。丈夫的過世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是這打擊並未使她茫然消沉,相反,她更加看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她繼續鑽研,化悲痛為力量,最終達到了個人事業的巔峰,同時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功課堂

人的一生遭遇挫折是必然的,但是挫折並不是路的盡頭。我們常說,“陽光總在風雨後”。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要想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就必須把不幸當做幸福的起點,培養自己堅強的心態,進行自我激勵,無論遇到什麼,都對自己說:“那沒什麼大不了!”

4.用美好的期盼加大幸福的內存

一位名人說:“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者,則常享豐宴。”意思是說:在幸運與不幸麵前,人們心中習慣性的想法往往占有決定性的地位。

周一早晨,151路巴士在寒冷的街道上行駛著。芝加哥的冬季很冷,乘客們都在自己厚厚的冬衣裏瑟縮著,無人顧及車窗外的街景,也無人開口說話。隻有單調的汽車發動機聲響過街道。

當車行駛到密歇根大街時,突然一個人打破了寂靜,他大叫一聲:“聽著,大家都聽著。”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紛紛吃驚地抬起了頭。“各位,是我在講話,我是司機。”車廂裏的人們依然無人發言,隻是疑惑地盯著司機的後腦勺。大家發現這輛車的司機是一位黑人小夥子。人雖然年輕,但是說話時卻帶著一種毋庸置疑的語氣。

“請各位把你們手中的報紙都收起來,全都收起來!”他命令道,“對,把報紙疊好放在自己的膝蓋上。”

“很好!現在,請你們麵向自己旁邊的人,請大家都照做!”

依然無人說話,不過倒是所有的乘客都傻乎乎地按他的話做了。

緊接著,年輕的司機又像軍事教官似的下了一個指令:“現在,請所有的人跟我一起說:‘我很幸福!’”

車廂裏所有的人真的都像在教室上課的小學生一樣,都跟著年輕的司機麵對各自身邊的陌生人說出了這句話,顯然,很多人都感到頗為膽怯和羞澀。不過,在大家麵對麵地說完這句話後,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刹那間,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這句話雖然很普通,卻讓所有的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快,車廂裏的歡笑聲此起彼伏——這是這些乘客在其他巴士上從未聽到過的笑聲,他們真的感受到了巴士上前所未有的幸福。

在151路巴士上,年輕的司機每次都像上述那樣讓乘客們跟著自己的話說自己很幸福。一次,在巴士即將到站時,一位乘客問他為什麼總要這樣做,小夥子說:“因為這樣做我感到很快樂。在我看來,幸福就是一種積極的心態,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麵對每一天,麵對每一件事,這樣,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真切地體會到幸福與快樂!我很高興我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希望我的乘客都能過得很幸福。”

乘坐過這路巴士的乘客都非常欣賞這位年輕的黑人司機,他們感謝他。因為這位年輕人不僅把他們埋在報紙裏的臉放在了自己旁邊人的對麵,還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幸福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隻要我們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

如果每天早晨,當你睜開眼睛的那一瞬間便心存美好的期盼,這種想法將對你產生積極的作用,它會幫助你麵對即將遇到的任何事,甚至可以把困難與不幸轉化為幸福與快樂。相反,如果你一開始就給自己這樣的暗示:“事情不會進行得順利。”那麼,從這一刻起,你就已經開始給自己製造不幸了。而所有關於“不幸”的因素,不論大小都將圍繞著你。

成功課堂

時刻注意培養自己的愉快之心吧,把幸福作為一種美好的期盼來不斷加大其內存,努力把我們的生活辦成一場又一場高潮不斷的歡宴。

5.別讓缺陷遮住你看世界的雙眼

如果讓你用一枚硬幣來遮擋起世界,你該如何做呢?是的,答案很簡單——把硬幣放到自己眼前。人都不夠完美,生活也總會有苦難,而我們之所以無法看見天日,是因為我們把那些缺憾放在了自己眼前。

一個男孩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雙臂,父親是家裏的頂梁柱,也在那次事故中永遠地離去了。從那以後,他不得不依賴弟弟的手。為了給他更好的照顧,弟弟成了他的影子,數年如一日地陪伴在他左右。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隻會用腳趾寫字。

有一次,他肚子不舒服,半夜要上廁所,不得不叫醒弟弟。弟弟陪他去廁所後,便回宿舍躺下了。因為太累,弟弟躺下便睡著了。到值班老師發現時,他已經在廁所裏等了兩個小時了。兩兄弟漸漸長大了,他們也遇到一些問題,經常發生爭吵。一天弟弟提出要和他分開生活,他想與正常人一樣過自己的生活。此事使他很傷心,不知所措。

有一個女孩也有與之相似的遭遇。一天夜裏,長期患有精神病的媽媽失蹤了。爸爸出去找了,留她一個人在家。她想把飯菜準備好,等父母回來吃現成的,卻不小心打翻了灶台上的煤油燈,釀成了火災,她從此失去了雙手。

盡管在外地讀書的姐姐主動提出要照顧她,但她還是決定獨立。在一篇作文中她曾寫道:“我是幸福的,盡管失去了雙手,可我還擁有雙腳;我是幸福的,盡管折斷了雙翅,可心欲飛翔……”

一天,男孩和女孩同時被一家電視台邀去錄製一期訪談節目。男孩向主持人坦陳自己獨自麵對生活,未來一片渺茫,但女孩卻非常熱愛自己的生活。主持人讓他們兩人用腳趾在紙上各寫一句話。男孩寫道:弟弟的手就是我的手。女孩卻寫道:翅膀斷了,心欲飛翔。

他們兩個人經曆了同樣的考驗,可人生態度的差異決定了他們生活質的不同。生活確實不可預知,災難隨時都可能降臨。如何應對災難,便是對你的考驗。倘若你抱怨、逃避,苦難終將會伴隨著你;倘若你堅強勇敢地麵對,苦難就會化為福祉,孕育新的希望。

有這麼一位女孩,她的歌喉婉轉動聽,美中不足的是她長著一口齙牙。一次,她去參加歌唱比賽。上台後,她總是有意識地去掩飾自己難看的牙齒。這種舉動讓評委和觀眾們都感覺很好笑,結果當然是以失敗告終。

賽後,一位評委到後台找到這位女孩,他認為這個女孩具備出色的音樂潛質,因此十分認真地對她說:“你一定會成功的,不過你首先要忘掉你的牙齒。”

從此,這個女孩在那位評委的幫助下逐漸忘記了自己長著齙牙的缺陷。終於,在一次全國大賽中,她以自己的天籟之音折服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和評委,終於脫穎而出。

這個女孩就是著名的歌唱家——卡絲·黛麗。而她的齙牙也與她的名字一樣聞名,甚至成了她的形象代言,成了一種美麗的象征。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被上帝咬過的蘋果,隻不過是有的被咬得多,有的被咬得少而已。而上帝之所以咬它,是因為它的芬芳更招人。因此說,缺陷也是一種美,它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一個挑水工有兩個水桶,一個水桶有一條裂縫,而另一個水桶則完好無損。完好的水桶總能把水從很遠的小溪運到主人的家裏,而那個破損的水桶卻總是在到達目的地時隻剩下半桶水。因此,挑水工每次回到主人家時就會漏掉半桶水。

那個完好的水桶見此情景,不禁為自己的成就和完美感到自豪。而那隻可憐的有裂縫的水桶卻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慚愧和沮喪,它的心裏一直都非常難過。兩年後的一天,有裂縫的水桶在小溪邊對那位挑水工說:“我為自己感到慚愧,我為自己的不足而向你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