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應用豬的快速肥育技術,縮短肥育期,增強抗逆性,減少飼料消耗,有效地提高豬群的生長率和出欄率。
⑥狠抓豬場和豬群的防疫、消毒和保健措施,嚴格控製豬群傳染病,嚴防豬病危害損失。
⑦改進養豬生產經營管理,製訂各項措施或製度,場長要求:“幹今年,想明年、“幹現在,想長遠”,強化工藝、設備和管理意識,嚴防失誤和浪費拫失,力求獲取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爭取規模化養豬生產年年跨上新台階。
陳各莊豬場通過規模化養豬生產實踐,1989年養豬生產水平有突破性進展,養豬收益有大幅度提高,豬場核心豬群(新品係選育群)162日齡體重達90公斤,體重在25~90公斤飼料效率為3:1,90公斤時胴體肉率為60%~62%,表現抗逆性較強,肢蹄疾患較少。生產豬群中,經產母豬窩產仔數為11.29頭,仔豬初生重為1.38公斤,35~38日齡斷奶體重為8.51公斤,70日齡體重達22~23公斤,全場生長肥育豬170~175日齡體重達93公斤,飼料效率為3.65%,全年養豬出欄率達170%左右,平均體重93公斤的商品豬可獲純利約70元(肥料未計,1991年陳各莊規模化養豬生產成效更為顯著,人均創純利近二萬元,三年上了三個台階,並展示出規模養豬的光輝前景。
考察和學習了一些國家養豬生產和育種方麵的經驗:當前,養豬較多的國家養豬生產變化突出表現在:
①飼料配合工業發展較快,其中用於喂豬的比重不斷增長。化工與醫藥工業又提供飼料所需的添加劑,如必需氨基酸,維生索、微量無索,擾菌素、驅蟲劑和抗氧化劑等。不同型號的配合飼料,更有效地促進了養豬生產走向集約化、企業化和工廠化。
②聯營式的繁育體係十分重要,由原種豬場負責曾袓代豬種(品係)的選育提高,向一二級繁殖豬場提供母係的父本與母本,生產親代雜種母豬,再與來自原種豬場的另一豬種(品係)父本雜交,生產的雜交斷奶仔豬售給肥育豬場,一般推行二、三元雜交,或四係配套雜交,在純繁不斷提高經濟性狀的基礎上,充分挖擱母體效應與配合力的雜交優勢潛力。有的國家設有幼公豬測定站、性能測定站和人工授精站等。
自本世紀數量遺傳學問世以來,豬的遺傳育種研究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豬的育種方向經曆了由脂肪型一兼用(肉脂或脂肉)型一瘦肉型的演變過程,以提高肌肉生長能力為目的,現在豬的育種以改良或改造原有品種和培育新品係為基本方向。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瘦肉型豬為蘭德珊斯、大約克、杜洛克、皮特蘭、漢普夏等品種(品係)豬,以及具有高度產肉力的雜種豬(或雜優豬)的培育成功就是豬育種方向變化的重要標誌。這種變化主要決定於市場需求。瘦肉型或醃肉型豬具有較髙沉積蛋白質的能力,其胴體肉多臘少、單位增重耗料少、養豬生產成本低,消費者不擔心豬肉脂多引起心血管病問題。上述因索促成養豬生產者和豬肉消費者一致歡迎瘦肉型。
學習和總結了近百年來國際上的富牧科學成就:
①在動物代謝中營養的作用;②遺傳力的概念及其應用;③雜種優勢的利用;④非營養添加劑的應用。⑤病、蟲害的診斷、控製和預防。
在豬的育種與生產上,以繼代表型選擇為前提;①明確中等遺傳力以上的選擇性狀;②加強選擇差;③縮短世代間隔;④把近交降到低限;⑤估測性狀間的關係;⑥要求有一對照群體;⑦在提高豬生產途徑上,大力提高母豬的年生產力一商品豬數量與質量;⑧組建豬群及繁育體係。
三、對我國養豬業的幾點建議
當前我國有些地區養豬生產形勢嚴峻,母豬頭數少、豬價低,出現生產者賣豬和豬肉市場混亂以及“賣豬難”等現象。如不采取有效捎旅,將會影響養豬生產的健康發展。
我國養豬業向商品經濟轉化,向規模化和集約化轉化,應當為養豬生產者提供廣闊的市場和加快發展的條件。目前,飼料價格上漲,養豬不如案糧,生產者無利可圖,隻好轉業改行。為了扭轉養豬生產
禮集約化養豬業科技攻關的主攻課題有
中國瘦肉型豬品係的選育、配套與開發;豬群的繁殖控製技術;豬群的生物技術應用;豬舍和設備的設計(環境控製);高產豬群的飼養和營養;提高母豬年生產力的配套技術;電腦在豬育種與生產中的應用!豬場汙水處理技術;主要豬病的防製;對引進的豬種(係)、繁育技術及工藝和舍欄設備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的研究與開發;其他。
四、展望
1991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研究會和中國養豬協會(籌)相繼成立,正在或將會應用多年養豬生產和科研的經驗,結合新課題的研究與開發,並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國養豬生產效率及效益,也將會推動我國養豬科技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成果在望。必須指出,“七五”和“八五”期間我國豬的選育方向。
加強具有中國特色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瘦肉型豬專門化品係和配套新品係的選育工作。可以預測,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通過社會主義大協作、聯合攻關,我們一定可以培育出具有新特色的中國瘦肉型豬新品係和配套品係,開展高水平養豬生產肉豬集約化生產綜合技術研究和開發方麵取得新進展,為我國和世界養豬業做出新貢獻。
另外,我們還對政府提出幾點建議:
1.因地製宜製定一係列政策和法規,以高效發展農牧業和實現農牧業現代化生產。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對集約化、規模化養豬生產,采用限額投資和瘦肉豬豬價補貼等,是解決養豬資金不足、穩定農民收入和養豬采用先進科技的有效途徑,極大地促進了養豬專業化和商品化的發展。
2.實行走教學、科研和生產示範推廣相結合和深入實際的科研道路,以逐步成為農業研究、農業教育和農業推廣的強大基礎,著重應用研究和重點基礎研究,加速培養人才。
3.實行農工商一體化,實行科學經營管理,實行農業、牧業專業化生產,以達到農工商一體化經營。
綜上所述,加快我國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需要,也確實有很大潛力。我們畜牧工作者,要立足現在,著眼未來,要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並在畜牧業中要努力探討中國式的集約化養豬業的道路。在我國有些地區對集約化養豬生產已做出了開拓性的嚐試,必須群策群力、進取、奉獻,繼續攀登養豬業科技髙峰,開創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