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謫仙人(2 / 2)

老道士聽罷愣了一下,自言自語道:“這麼快已經十八了啊,看來該來的還是會來的。”隨即歎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字經說:“為師和掌門師兄都是為了你好,在你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之前,還是不知道的好。”

字經不依不饒道:“可你和掌門大師傅都不教我武功啊。”

那老道立馬變的一副高人模樣,得意洋洋的道:“掌門師兄說你修的是無為天道,順其自然那便是道,而且你的資質聰慧放眼蜀山也是百年難得一遇,不急啊字經,慢慢來。”

“師父,上次我明明聽到你和掌門大師父說這是為了懶得教我武功編出來騙我的!”

“啊?有嗎?你肯定聽錯了字經,再說為師之前不是給了你一本秘籍,隻要照著練,總會練成的,別急別急。”

字經仍是不依不饒,盯著師父說:“你給我的那本是道德經,我已經從頭到尾翻了不下幾百遍了,哪是什麼秘籍啊!”

老道士見忽悠不過去便又道:“師父不是還教你了練氣法門和口訣,隻要你每日練習總有一天能達到的。啊,晚上月亮真圓啊,為師出去賞月了,你慢慢吃啊。”說完便一溜煙跑了。

字經歎了聲氣便收拾完碗筷回房練功,練功這事就好比逆水行舟,一日不練荒廢七天,字經更是一天不敢怠懈。這賴皮師父的確是教了他練氣的法門口訣,隻不過這無名的練氣方法怎麼著都看起來不怎麼靠譜,字經從小就開始練,方法很簡單,雙腳交叉盤坐,閉目屏息,心念口訣,神遊體內一周後再緩緩吐出濁氣,如此循環三百六十周便可完成一天的功課。初時屏息半周不到就忍受不住,後來身體感官卻越發靈敏,到了五歲時便可內視體內骨骼內髒,八歲可觀經絡流向,看到體內一些經脈堵塞流通不暢,便試著引導疏通,可是見效微乎其微,字經本來練氣無趣,就權且當無聊解悶,每天疏通一點,到如今十八歲了已經把那八條堵塞經脈全都疏通流暢了,若是字經知曉,他的無意之舉打通了人體經脈最難打通的奇經八脈,好似打開了了一所取之不盡的寶庫,人體肌膚可以每時每刻吸收外界的精華然後在體內流轉,在平時一呼一吸之間都好似在煉氣,這可要羨煞多少江湖武林人士啊!

字經也發覺每次打通一道經脈便感覺眼耳鼻更加靈敏,身體骨骼也越加強壯,到如今,已經能觀外物經絡流轉,山林之間,樹木吸收日月精華,鳥獸流走,天地渾然一氣,仿佛一張大網,盤根交錯,卻井然有序。

字經做完一天的功課,摸了摸床邊那本被翻的破舊不堪的《道德經》,心想這要何時才能見到自己的爹娘呢?也不知師父讓我下山的要求需要到達什麼境界?

師父曾說過天下武功分九品,五品之上為下品,一般江湖武夫一生都徘徊在五品之上,沒能踏破門檻躍入四品,一入四品便是到了上品,境界就是天壤之別,四品般若,三品龍象,二品菩提,一品舍利,此四境都是江湖武夫夢寐以求的境界,非是驚豔絕智之才,或是名門大戶之後輔以天材地寶珍貴秘籍才能堪堪踏入上品,至於前三品就要靠機緣造化了。盡管天下之大,上品武夫仍舊是各個勢力爭破頭皮拉攏的對相。而超越一品之外便是那傳說中的謫仙人,三百年間倒是先後出現了三名謫仙。

傳聞最近出現的一名便是在兩年前。

那年,天下百年一遇的大旱,各地糧食收成慘淡,而賑災囤糧也被黑心的官商勾結高價轉賣,真的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餓死了不知道多少黎明百姓。

相傳那年七月,有一位中年男子登上負劍登上黃鶴樓祈雨。

登樓的中年男子向天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逍遙子以劍證道,替天伐道,願上蒼慈悲,憫懷眾生。”說罷,背後的劍便衝天飛起,化為一柄巨劍,一劍插入黃河,讓黃河之水逆流,彙聚成一道水柱直上雲霄,而此時,天空中黃鶴齊鳴,蔚為壯觀。水柱一直持續好久,有幸目睹謫仙人風範的江湖人士都說差點把黃河之水都抽幹了!

直到這位謫仙人飛身踏上空中的黃鶴,乘鶴西去,那柄阻攔黃河之水的巨劍才變回原樣,也往西邊掠去,黃河之水才得以複原。

三日後,天降大雨,連下了三天三夜。久旱逢甘露,天下百姓無不稱手歡慶。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