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奈卜涉收拾起魯必阿的武器,帶著手下人返回了自己的家園。
魯必阿的母親、妹妹和妻子平安回到凱納奈部族家園,而魯必阿喪命的消息已經在村中傳開。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上上下下聽到魯必阿戰死的消息,無不悲痛欲絕。旋即,一百名愁雲纏心的騎士飛身上馬,趕至交戰之地,發現魯必阿躺在地上,已無一絲生息。他們把魯必阿的屍體托上駝背,運回村裏。那一天是全村的淒楚哀痛之日,人哭馬嘶,驚天動地。人們把魯必阿的屍體用白布裹起來,然後抬往一塊高地,挖了一個墳坑,將他葬埋,繼之在墳上假造了一個巨大圓頂式塔墳,粉成白色,打老遠就能看到,一眼望去便知那是英雄魯必阿的墳墓。
母親和妹妹常為魯必阿哭泣落淚。母親曾吟詩祭悼兒子:
何故淚迷眼,夜下不得眠?
我為騎士哭,別後苦相伴。
願以父母命,贖得壯士還。
死神奪其魂,遠近無救援。
英雄安拉賜,僅一無二現。
母與鄰哭兒,思念永不斷。
凱納奈部族人聽過魯必阿母親吟誦的詩句,無不淚水潸然下落,個個傷心,人人哭泣,一時嚎啕聲彼伏此起,驚天動地。
幸德站起來,走到墳墓前,哭喊道:
“阿拉伯雄獅,族人的衛士,你死得好慘哪!”
幸德邊哭邊吟詩悼念夫君:
幸德淚如雨,今日哭英雄。
痛失奇勇士,去時似流星。
策馬製群敵,如獅動猛攻。
若入不毛地,焉能畏妖精。
旦夕禍福至,難拒死神請。
人們聽過幸德吟誦的詩句,無不心煩意亂,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幸德悲痛萬分,難以自已,接著吟誦祭悼亡夫:
時運不濟日,大難降臨時。
訣別安拉定,我輩怎曉知!
喪夫苦怎表,心若火上炙。
人們聽過幸德的詩句,無不心亂神傷,與幸德一樣悲痛難以表述。他們痛哭失聲,久久不能平靜。
母親和妹妹穿起孝服,村上人依舊沉浸在哭聲之中。為祭悼魯必阿,他們邊號啕大哭,邊撕扯自己的衣服。但是,幸德沒有像他們一樣,因而受到村人們的責備。他們對她說:
“我們沒想到你會這樣。”
幸德對他們說:
“憑安拉起誓,我既不會為我的丈夫傷心,也不會為他而撕破自己的衣服,而是要為我的夫君報仇雪恥。”
說罷,幸德繼續邊吟詩邊落淚,然後穿上騎士的征衣,帶上武器,飛身躍上馬背,就要回返故鄉,並吩咐仆傭們把行囊裝上駝背,隨即帶著人馬上路,邊行邊哭,直至回到親人們那裏。母親和父親出帳迎接,見幸德情緒異常,問她出了什麼事情,幸德沒有答話,而是拔劍出鞘,痛苦悲憤不堪,手起劍落,將帳篷的繩索斬斷,把帳篷丟在丘山間,然後撕扯自己的頭發,割斷胸前的項鏈,抓破自己的臉麵,難過得幾乎要將自己的手腕咬斷。之後,幸德放聲呼喊道:
“多麼哀傷,多麼悲慘!堂堂英雄,孤立無援!堂兄弟們,你們要為我報仇雪恥,以伸我冤!”
喊罷,幸德把魯必阿被殺以及他遇到的種種麻煩向鄉親們講了一遍。
鄉親們聽過幸德的講述,無不痛苦難言,繼之哭聲一片。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及所有舍伊巴部族人,全都沉湎於極度悲傷之中,整整一個月時間,那裏聽不到談笑聲傳出。之後,幸德求哥哥拜斯塔姆與她同行,決心出征一戰。隨即,她帶領人馬向著達黑耶部族居住的大地進發了,以求報仇雪恨,消除心頭的愁雲。
魯必阿的母親守在自己的村中,日夜哭泣落淚不止,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一直持續了四十天。她不時地吟詩悼念自己的兒子,期待騎士之王安塔拉為兒子報仇。她吟誦道:
安塔拉之母,我求騎士王:
憑借雄獅力,報仇雪冤枉。
請告安塔拉,魯必阿命喪。
求其為兄弟,將正義伸張。
魯母吟罷,即令家仆米夫塔哈韝駝轎,掛上孝帶,準備明晨上路。
米夫塔哈遵命將一切籌備妥當,次日一早,魯母登上駝轎,不顧一切地向著阿卜斯部族家園走去。
魯母接近阿卜斯部族家園時,離開駝轎,將自己的臉抓破,弄得周身血跡斑斑,哭喊著:
“我好可憐的兒子,無端遭到敵人的殺害!魯必阿啊,你遭受的災難多麼沉重啊!”
老太太邊走邊哭喊,一直行至騎士之王安塔拉的家門前,許多人緊緊跟在她的身後邊,無不感到驚詫,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